堵晓英
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无锡 214174
子宫肌瘤主要由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成,是育龄期女性常见且多发的良性肿瘤疾病,疾病若早期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引起月经失调、经期疼痛等临床症状,更甚者可引发不孕,对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1]。目前主要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手段包括传统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传统的开腹手术因对患者带来的伤害较大,术后患者极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因此目前多为患者施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属于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2]。然而子宫肌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其卵巢功能是否受到影响,为患者使用哪种手术可将对其卵巢功能的损伤降到最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作如下对比分析。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4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A组,同期医院确诊并符合全子宫切除指征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B组,同期确诊并符合次全子宫切除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C组。A组患者年龄29~48岁,平均(38.14±5.77)岁;体质量45~75 kg,平均(56.14±4.57) kg。B组患者年龄30~49岁,平均(39.01±5.89)岁;体质量46~76 kg,平均(57.05±4.67) kg;C组患者年龄30~50岁,平均(39.14±5.96)岁;体质量45~76 kg,平均(57.22±4.71) kg。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证实确诊为子宫肌瘤者;(2)术前12个月内未使用甾体激素类用药治疗。排除标准:(1)有明显出汗、失眠等围绝经期相关症状;(2)术前检查发现合并子宫内膜、宫颈等恶性病变者;(3)合并严重内分泌疾病及代谢疾病者;(4)双侧卵巢经查存在明显异常需施以手术切除者。
1.3.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A组)
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臀高位,将膀胱经导尿排空,消毒铺巾后将举宫器放置于阴道,作约1 cm切口于脐孔上缘,常规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腹压调整为:12~13 mmHg,将TROCA穿入,将腹腔镜置入。于患者左右下腹部作约0.5 cm切口,并作约1 cm切口于左侧腹,将TROCA置入后置入器械;于子宫肌瘤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根据肌瘤情况确定切口及方向,将肌瘤包膜切开,牵引钝性分离肌瘤,后电凝止血缝合。
1.3.2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B组)
麻醉及切口步骤同A组,对患者输卵管峡部、双侧圆韧带、阔韧带及卵巢固有韧带切断;将膀胱反折腹膜切开并下推;将双侧主骶韧带、子宫血管切断,沿着举宫器边缘单极电凝切断阴道壁,将子宫体取出;使用纱布垫置于阴道内,避免气体外泄;使用1号可吸收线对阴道残端施以连续缝合,对盆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若无出血则退出操作器械。
1.3.3 腹腔镜次子宫全切除术(C组)
麻醉、切口所作方式、韧带及血管等切除方式同B组;后于患者子宫峡部与子宫靠近处施以双极电凝,将子宫动静脉剪断,使用1号微荞线对子宫峡部结扎,将举宫器退出,对微荞线扎紧后再次对子宫峡部施以套扎;于套扎线上缘约0.5 cm处对宫体施以单极电钩切断,使用子宫旋切器将宫体及肌瘤切碎并取出;创面双极电凝止血并对套结以上子宫内膜施以电灼,若无出血则将盆底腹膜反折缝合,后撤出操作器械。
(1)卵巢功能:术前、术后6个月检测并比较3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窦卵泡数(AFC)等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使用罗氏公司提供试剂盒,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对LH、FSH、E2水平进行检测;经阴道超声检测患者AFC水平;(2)性功能:术前、术后6个月,使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3]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润滑、性高潮、性交痛、性生活满意度6个方面,总分越低说明性功能越差。
术前,三组患者FSH、LH、E2、AF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患者FSH、LH、E2、FAC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及C组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E2及AF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与C组间术后6个月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术前,三组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性功能评分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各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三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性功能比较(分,
目前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最为有效且直接的手段,主要包括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子宫肌瘤复发,因此诸多患者在治疗时多选择子宫切除。子宫切除术根据其手术范围可分为全子宫切除及次全子宫切除,然而子宫切除术的实施也有一定局限性,如术后极易导致女性出现卵巢早衰、性功能衰减等情况,且施以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可能因切除不彻底导致宫颈癌发生风险增加[4-5]。
近年来随着女性对自身生殖器的了解度加深,在对子宫及卵巢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后,保护卵巢正常功能及保留子宫完整性已成为临床重视的问题,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在实施子宫切除后患者的卵巢功能是否受到影响、围绝经时间是否会提前、性功能是否受到影响等均是手术方式选择时首要考虑因素[6]。毛静月等[7]研究指出,子宫切除术实施后残留的卵巢将维持其功能,但较健康女性而言,患者术后的卵巢功能衰弱情况较明显。在本研究中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而B组及C组则分别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A组术后卵巢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而B组及C组卵巢功能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说明子宫切除术的实施极易对子宫与卵巢之间存在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产生破坏,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内分泌紊乱及卵巢储备功能衰退。这是因为子宫切除后同时也将卵巢支的营养动脉切除,而导致患者术后卵巢衰竭较子宫未切除患者早,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出现异常及障碍,从而导致孕激素及雌激素紊乱,水平显著降低,引起黄体功能不全甚至无排卵等情况发生[8]。因此针对诸多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临床医师应给予患者必要的激素替代治疗,并给予积极的随访,避免出现卵巢功能早衰的情况,帮助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9]。而在性功能方面,本研究结果指出,A组患者术后性功能较术前有改善,而B组及C组性功能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说明子宫切除术的实施将对患者术后性功能有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子宫切除术的实施将盆底功能维持的子宫动脉及韧带均切断,并将部分阴道切断,患者术后阴道总长度缩短,对其生理功能有严重影响;而盆底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后将导致患者在术后性生活中不适感增加,则快感减少,此外患者因子宫切除后心理方面产生的自卑、悲观等自身主观情绪因素也会导致其术后性功能发生变化[10]。因此要维护患者术后性功能,还应针对患者及其配偶在术前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适当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对疾病及手术了解,将患者术后性功能所受影响降到最低,以促进其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11-12]。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施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帮助患者性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在患者各手术指征明确的前提下,可作为子宫肌瘤治疗首选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