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2019-03-29 02:55张振江李志春杨晓哲纪国超袁本超孙富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期
关键词:网织环孢素障碍性

张振江 李志春 杨晓哲 纪国超 袁本超 孙富英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濮阳457000)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生物、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以造血组织功能障碍、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等,病情迁延不愈,临床治疗较为困难[1~2]。相关研究证实,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多伴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及免疫抑制[3]。司坦唑醇可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及蛋白质合成,缓解骨髓抑制。环孢素A为强效免疫抑制剂,可调节T细胞亚群比例,抑制造血负调控因子释放。本研究旨在探讨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女18例,男24例;年龄21~67岁,平均(39.62±7.35)岁;骨髓涂片:骨髓增生低下32例,骨髓增生极度低下10例。观察组女16例,男26例;年龄 20~69 岁,平均(40.17±7.65)岁;骨髓涂片:骨髓增生低下31例,骨髓增生极度低下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外周血涂片、骨髓病理学等检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严重肝、心、肾等功能异常者;伴意识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止血、护肝、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3.1 对照组 予司坦唑醇(国药准字H44021119)治疗,2 mg/次,口服,3 次 /d。

1.3.2 观察组 予环孢素A(国药准字H10960122)、司坦唑醇联合治疗,环孢素A 4 mg/(kg·d),分2次口服(隔12 h),14 d后监测血药浓度,谷浓度控制在200~300 ng/ml,司坦唑醇用法同对照组。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以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EGF,试剂盒购自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疗效评价标准 以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疾病复发情况及临床症状为疗效评价标准:症状消失,男性 Hb达 120 g/L,女性 Hb达 100 g/L,PLT达80×109/L,治疗后6个月未复发,为基本治愈;症状消失,男性Hb达120 g/L,女性Hb达100 g/L,PLT有所增加,治疗后3个月病情好转,为缓解;症状好转,不输血,Hb增长>30 g/L,为明显进步;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缓解+明显进步)/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PLT、WBC、血清VEGF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PLT、WBC、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WBC、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PLT、WBC、血清VEGF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PLT、WBC、血清VEGF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

2.3 两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比较(×109/L,±s)

表3 两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比较(×109/L,±s)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研究认为[4],其发生和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与减少、免疫抑制(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异常等均有关。司坦唑醇为蛋白同化类固醇类药,可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G0期干细胞进入反应期,进而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并使蛋白质合成增加,促使钙磷沉积,缓解骨髓抑制,恢复骨髓造血。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免疫机制紊乱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中起到的作用[5]。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体现在:激活T淋巴细胞,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环孢素A为新型新型T淋巴细胞调节剂,可抑制T细胞激活,进而减少造血负调因子释放,解除造血抑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有学者指出[6],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障碍可导致血细胞(PLT、WBC等)水平持续降低,而造血微环境缺陷主要体现在血清VEGF水平降低、血管密度降低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PLT、WBC、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提高PLT、WBC水平,改善造血微环境。网织红细胞即不完全成熟红细胞,可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综上所述,环孢素A、司坦唑醇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提高PLT、WBC水平,改善造血微环境、骨髓造血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临床运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网织环孢素障碍性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HPLC法测定环孢素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老年人群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区间的建立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