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升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 洛阳47100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也被称为“室上速、阵发性室上速”。钟传军等[1]研究报道称,每年有36/100 000人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病率为2.29/1 000,该病既会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生,也会在健康人群中发病。韩玉萍等[2]研究报道称,药物复律、射频消融术和物理疗法等是治疗PSTV的常用方法,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率高达96.9%,但药物复律依然是首选抢救方式。普罗帕酮为临床常用治疗PSVT的药物,有大量资料对其效果进行了证实。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PS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了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9.87±5.74)岁;发病时间 30 min~48 h,平均发病时间(6.92±1.85)h;预激综合征者22例,器质性心脏病者1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2例。观察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0.15±5.82)岁;发病时间 30 min~48 h,平均发病时间(7.15±1.74)h;预激综合征者20例,器质性心脏病者1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因心悸、胸闷等症状就诊。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经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PSCT者;认知清晰,对研究相关制度及风险性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者;治疗前2个月,未接受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资料完整,未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束支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合并严重低血压者;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者;对药物过敏者;酒精依赖者或用药上瘾者;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时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开阔,常规吸氧,心电图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积极预防感染,监测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等。
1.4.2 对照组 给予维拉帕米治疗。取维拉帕米(国药准字H44020719)5 mg+5%葡萄糖溶液20 ml,静脉推注,5~10 min推完;若无效,20 min后重复给药1次。
1.4.3 观察组 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取普罗帕酮(国药准字H13021370)35 mg+10%葡萄糖溶液30 ml,静脉推注,10 min推完;若无效,取普罗帕酮70 mg+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30滴/min;若患者复律成功(除器质性心脏病外),停用普罗帕酮。
1.5 观察指标及复律成功标准 (1)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律时间和复律成功率;(2)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24 h监测患者心电图,记录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射血分数(LVEF);(4)复律成功标准:PVST停止,窦性节律维持3 min以上,用药45 min内,转为窦性心律[3]。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复律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的复律成功率为 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 79.17%(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0.05。
2.2 两组复律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复律时间为(11.69±2.58)min,短于对照组的(18.74±3.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6,P=0.000<0.05。
2.3 两组患者的心室负荷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LVESV、LVEDV和LVEF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均有所增加,LVESV和LVEDV均有所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室负荷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室负荷指标比较(±s)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短暂性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胸闷2例,心脏颤动2例,短暂房室传导阻滞1例,一过窦性心动过缓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0,P=0.019<0.0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RT)。王婷等[4]通过有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单中心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PSVT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外,女性AVNRT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而男性AVRT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但国内的报道中,两者并无明显差异,且PSVT会发生在器质性疾病患者中,也会发生在无器质性疾病患者中。一般PSVT患者的临床表位心律规则,第一心音强弱相同,心动过速突然发生或突然终止[5],若未及时处理,则会引起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有关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脏电生理学研究[6]发现,大部分患者的发病机制为折返激动,因同时或单独存在解剖上及功能上的折返环,在窦房结与邻近心房肌间、心房内及房室结内,均可见冲动折返。
目前,药物复律依然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案,药物包括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洋地黄等,转复率为60%~70%。维拉帕米为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Ca2+通道阻滞剂,可通过对心肌收缩和窦房结与房室传导的抑制,促使心律转复。普罗帕酮为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作用广泛,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普罗帕酮药理作用为:(1)对动作电位相的速度和幅度进行抑制,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增加动作电位幅度,终止心动过速,促使心律转复;(2)阻断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抑制钠离子内流,减缓传导,终止折返激动;(3)抑制旁路传导,降低前向传导,延长前向传导的不应期,终止心动过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复律成功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普罗帕酮较维拉帕米起效快,可提高心律转复成功率,缩短复律时间,促使患者尽快恢复,与陈见红等[7]报道一致。在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LVEF均有所增加,LVESV和LVEDV有所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无论是普罗帕酮,还是维拉帕米,均不会影响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而且普罗帕酮起效快,负性肌力作用显著,适用于心功能正常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药物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普罗帕酮的安全性高,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综上所述,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优于维拉帕米,且不良反应更少。而临床治疗期间,应明确疾病的发生原因,掌握药物复律的作用,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选择更为有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