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莲,李龙杰,巨泽亮
(临朐县辛寨中心卫生院,山东潍坊 262610)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致残性、严重性病症,近年来,通过药物治疗,虽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预后效果不太理想,临床通常选择肾素血管紧张素、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研究表明,静息心率加快,是心血管转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一般心率超过70次/min,心力衰竭预后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心率增快,降低心率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现阶段,在临床上运用β受体阻滞剂,由于患者自身禁忌证、不良反应情况,在临床上运用受到一定限制,大部分患者运用该药物后,心率仍然过快。而伊伐布雷定作为一种心率减慢药物,通过阻滞特异性,控制心脏起搏电流,减少窦房结节率,进而达到减慢心率目的。尤其是伴随下肢骨折患者,因自身长期治疗困扰,必然会加速心率。笔者选择该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伴随下肢骨折病例,其中55例病例选择伊伐布雷定治疗,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总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伴随下肢骨折病例,按照数字随机划分为对照组55例、研究组55例,研究组男性 31例,女性 24例,年龄(58.3±10.3)岁,收缩压(15.9±2.1)kPa,舒张压(10.3±1.0)kPa,静息心率(79.4±8.1)次/min,24 h 平均心率为(77.2±9.6)次/min,射血分数(34.5±5.1)%,肌酐清除率为(71.1±23.0)mL/min。对照组男性 32例,女性 23例,年龄(57.5±10.2)岁,收缩压(16.1±1.5)kPa,舒张压(10.0±1.2)kPa,静息心率(80.2±9.3)次/min,24 h 平均心率为(75.6±10.3)次/min,射血分数(35.1±5.5)%,肌酐清除率为(70.4±21.8)mL/min。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心率指标等相关资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选择ACEI药物和利尿剂,摄入硝酸脂和β受体阻滞剂。
研究组:选择伊伐布雷定治疗,最开始剂量为4 mg,2次/d,在治疗2周后,若患者静息心率每分钟超过60次,将剂量增加为8.0 mg,2次/d。若患者静息心率每分钟小于50次,或发生心率心动过缓,乏力,头晕症状,可调整剂量为2.5 mg,2次/d。在此治疗基础上,若患者心动过缓仍然持续,或心率每分钟小于50 min,则停止治疗。
该次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病例心率指标比较:在治疗前,对照组静息心率为(79.4±8.1)次/min,24 h 平均心率为(77.2±9.6)次/min,研究组静息心率为(80.3±9.6)f/min,24 h 平均心率为(76.3±10.4)次/min,经过 3个月时间治疗,对照组静息心率为(72.4±12.0)次/min,24 h 平均心率为(73.4±10.5)次/min,研究组静息心率为(64.4±9.3)次/min,24 h平均心率为(66.4±9.2)次/min,经过治疗,研究组心率指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经过焦虑评定:(1.3±0.1)分,对照组经过焦虑评定:(1.8±0.8)分,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研究组经过抑郁评定:(2.0±0.2)分,对照组经过抑郁评定:(2.9±0.9)分,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心血管疾病而言,心率障碍是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是人类常见性、多发性病症之一,主要在高龄人群中发生,心理书衰竭疾病治疗需要接受长期性服药,对于伴随下肢骨折患者,在入院之前,因缺乏疾病预后认识,对治疗效果具有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开展针对性治疗十分重要,合理运用药物,掌握治疗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知识和不良状况处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病发生理机制研究日益深入,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已从扩血管、强心和利尿治疗,逐渐发展为激活内分泌和神经治疗,主要通过醛固酮、β受体阻滞剂以及ACEI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不仅为了改善临床症状,而是促进心室重构,提高预后效果。在上述药物治疗中,均属于心力衰竭的标准性药物,可明显减少患者死亡率。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心理衰竭患者经过之后,再入院概率与寿命相关,心率减慢3次/min,则寿命可能延长3年。
在药物选上,β受体阻滞剂的运用,可减少肾上腺素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促进心肌氧供平衡,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钙离子拮抗剂同样也是心率控制的有效药物,但存在诸多用药禁忌、不良副作用,在临床运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伊伐布雷定作为一种心率疾病治疗的新型药物,属于IF受体抑制剂,通过依赖性方式,对IF电流进行控制,减少心肌耗氧量,在降低心率基础上,不影响心肌收缩、心室复苏以及房室传导,在临床应用上选择较为适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运用伊伐布雷定进行治疗,可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有利于重建冠状动脉血运。针对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病例,伊伐布雷定药物的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良好。同时,伊伐布雷定的运用,不只是控制心率,促进左心室舒张改善,还利于减少血管内的紧张素II值水平。在该组实验中,55例研究组病例并未明显增加心动过缓情况。
另外,在临床上,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例,病发速度极快,病情十分严重,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加上下肢骨折,如果发生急性症状,得不到他人帮助,h内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极易发生凝固性坏死,因为抢救时间十分短暂,如果病发是由他人护送至医院,在运送途中,可能发生错误体温,或缺乏抢救材料,使得病情治疗延误,甚至会加重病情,在心力衰竭触发下,致死率极高,在患者入院后,使用伊伐布雷定,可快速稳定患者心率,为患者抢救创造有利时机。
在该组实验中,两组病例通过治疗,研究组治疗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少,两组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更好,这说明,针对心力衰竭伴随下肢骨折病例,采取伊伐布雷定治疗,可有效改善心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