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课堂的激趣在现阶段由于缺乏“新的营养”,已渐渐失去往日蓬勃的生机,以“三性”为理论依据,为“激趣”溯源固本显得非常必要,激趣的植入点——人本性;激趣的根本点——生活性;激趣的生长点——实践性。这些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重视。
关键词:激趣;溯源固本;人本性;生活性;实践性
如果把“激趣”比作一棵老树,那是因为这棵老树作为历经十多年课改,被广为熟识和培育,尤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的运用占有尤为重要的位置而盘根错节。但时至今日,“老树”由于缺乏“新的营养”,已渐渐失去往日蓬勃的生机。
下面是我对我校本部六个年级的男女学生各随机抽取15人进行数学课堂调查的情况:喜欢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学习的学生85人,占47.2%,一般喜欢程度的有95人,占52.8%;喜欢做游戏的学生122人(女同学和低年级学生占多数),占67.7%,不喜欢的58人,占32.3%;喜欢运用直观教具学习的学生116人,占64.4%,一般喜欢程度的64人,占35.6%;喜欢有实用性的学习的学生173人(男同学多于女同学),占96.1%,喜欢娱乐性的学习的学生135人(女同学多于男同学),占75%……
从以上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几年前受喜欢程度占90%以上的传统的激趣手段已风光不再,且在逐渐失去吸引力;是长期以来赖以数学教学的激趣手段不灵光吗?细而想之……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了包括小学生在内的人群之见识,更高的求知欲望日益增长,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已渐失新、奇、趣的魅力;流于形式的无新意游戏、功能有限的直观教具等在司空见惯中褪色;定势的教学语言经不住岁月的洗礼而习以为常……所有的这一切变化,无不说明小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要求已悄悄发生了改变,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例和符合学生本性的教学手段得到了青睐。这种“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并对客观具有能动作用”现象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重视。近几年的数学课堂激趣的摸索和探究,我以“三性”为理论依据,体会到了为“激趣”溯源固本的必要性。
一、 激趣的植入点——人本性
激趣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除了数学学科特点带来的必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激趣的目的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其面向的是小学生的主体,围绕着小学生各方面人本性特点设计一切激趣方法的植入点。小学生的活泼好奇、好动好问、喜欢模仿、乐于动手实践等都是年龄特征,而且每一个学龄段又有每个学龄段的性格差异。在诸多数学公开课、示范课上,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发现执教者为了展示教学手段多样性以迎合听课教师的口味,往往脱离学生实际需要、不加选择或一味模仿地进行激趣,其激趣效果可想而知:要么展示的多媒体课件无新奇趣的吸引力,要么一成不变的举手抬脚简单游戏,不是逼鸭子上架式的情景活动,就是枯燥的摆摆、画画实践活动……整个激趣场面看似热闹非凡,课后调查学习效果——一塌糊涂。因此,坚持激趣以人本性为植入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多媒体激趣:内容要新颖、有趣、独特、现实、有启发性和逻辑性;演示形式要多样、以动画、视频为主。
情景游戏激趣:要符合学生兴趣和教学内容的实际;要充分考虑学龄段的性格、性别差异。
直观教具激趣:以直观为主、启发为辅;学生动手制作为主、现成教具为辅。
教学语言激趣:大力提倡鼓励性评价语言,注意语言的精、巧与启发性。
我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我截取人民币10元的背面“三峡”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然后提问学生:“这幅气势雄伟的山水图是每位同学家里都有的、常见的,谁能说说这幅图在你家的什么地方呢?”一听是“每个人的家里都有的、常见的”,学生的再现思维和求知欲望高涨。接着学生思无头绪的情况下,多媒体慢慢展开了10元人民币背面的全部图案,学生在恍然大悟中就体会到了认识人民币的趣味,从而也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的积极性。这应该归功于导入的独特、新颖、有趣;在教具的使用和制作上,我本节课的课前布置用薄纸蒙住人民币正反面,利用人民币的凹凸感用铅笔横扫出币值不一的人民币的图案,涂出栩栩如生的黑白“人民币”。这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人民币和热爱人民币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情景游戏中,设置让学生演“售货员”与“顾客”,利用手中的黑白“人民币”进行交钱与找钱的活动,学生在耳熟能详场景初步学会了分角元之间的换算,学得快,学的真,学得趣;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护着学生的好奇、好胜的心理,诸如:“他也不差”“想到点子上了,再……会更好”“你的新看法真不错”……可以说这节课之所以被称为激趣的典范课,与密切植入人本性息息相关。
二、 激趣的根本点——生活性
从某种意义来讲,知识是生活经验总结,它源于生活实践,也服务于生活。人类作为认知意识的载体,其最终目的、动机是用于认识和改造生活世界。而对在校获取知识小学生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活实际,加上学生年龄特征、数学学科特点和无更新换代式激趣手段的影响,数学课堂的激趣如一潭死水。值得庆幸的是十多年的课改已从花俏中走向理性,广大教师、甚至是社会大众都认识到教育的生活本质;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学生在熟识用惯了的激趣手段后,兴趣的眼光也悄然转变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和物,近几年来,我常在学校数学教研会上多次提出“要善于运用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一切事物,创造性地设置激趣手段与方法,解决激趣之根本”。经过几年的尝试,证实自己的说法。如:教学下面这道解答题时,我尝试把“甲乙两地”改成“龙海市的程溪镇和隆教乡”;把“甲地开往乙地”改成“程溪开往隆教”;把“乙地开往甲地”改成“隆教开往程溪”。(“龙海市的程溪镇和隆教乡相距80千米,一辆客车从程溪开往隆教,每小时行60千米;一辆货车从隆教开往程溪,每小时行50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多久相遇?”)结果学生纷纷急于解答并且争先抢答。分析成功之处:学生学习生活于龙海市,程溪镇和隆教乡是相邻的乡镇,程溪镇是水果之乡,隆教乡是水产之乡,两者都是学生慕名向往的旅游胜地,一方面是乡情的亲切感,一方面是有前往的预知欲望,问题的生活性也就成了解答推动力。
又如这道题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是咱班一位同学每天早上起床的时間安排:
问:“这位同学如果要准时到校上课,至少要在几点起床?”设置这道题的亮点是:
1. “咱班的一位同学”用于激发亲切感;
2. 这是寓数学于生活常识,学生觉得与同学、自己密切相关,有急于了解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愿望;
3. 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 激趣的生长点——实践性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是强调数学的实践性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的好动好问的天性也为激趣提供了实践的必要性。无数数学课堂实践证明,一切合乎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实践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可动手实践、验证的机会,把抽象转变为直观,把理论与运用有效融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设置这样的问题:“老师想给自家的菜地围上篱笆,下面( )的围法更牢固。”
这样的设置目的在于: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几根小棒和橡皮泥便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三角形稳定性”的魅力,这种便于实践操作的问题设计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动手习惯的养成,这道题的激趣无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培养学生预估能力的教学中,我运用了实物再现法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右图中这块橡皮大约有3cm长,估计下图中铅笔的长度大约有 cm。
A. 18cm
B. 15cm
C. 12cm
D. 9cm
教学效果表现出来的是:学生不但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而且培养了学生比较与观察、记忆与运算等能力。
此外,类似于问题的开放性设计、学生设计问题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手段,总之,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寻找学生之所需,设计学生之所好,才是为“激趣”溯源股本之所在。
作者简介:周玉珠,福建省龙海市,紫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