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媛,罗春秋
(攀枝花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构建了完善的传统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当今社会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在对青少年群体实施教育指导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元素进行挖掘,在丰富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青少年德育效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开展德育建设工作的宝贵资源[1],新时期在全面推进教育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并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和整理,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具体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容涵盖面广,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培养青少年修养态度方面的内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道德教育与自我修养存在紧密的联系,并且共同占据着德育教育的核心。在传统文化德育思想中,高度重视“身体力行”。不论是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还是从孔子的“克己”“修己”,都表现出人的自我修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克己自省、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的思想,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才能成为君子,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深厚道德思想和哲学意蕴能够为青少年自身修养的发展提供支持[2]。
其二,培养正确价值取向方面的内容。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对正确价值取向的加强。在对传统文化中价值取向方面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后,发现正确的价值取向主要在“诚实守信、信义为上”方面得到体现。从孟子“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和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中,能够看出中国古代思想家高度重视诚信的道德品质和追求信义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一思想能够在当前市场经济不良效应影响下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做出正确的指引,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积极健康价值观的形成。
其三,培养正确人伦思想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以德为先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3],对这些内容进行挖掘,能够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重视宽厚待人和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曾提出“爱人”的思想,并且认为应该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社会人伦意识观念也相对较为浓郁,不论是耳熟能详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是从更为深刻的“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中,都能看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对人伦思想的重视,这对当代青少年德育引导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还蕴含着“克己奉公”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都对我国当代青少年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对这些元素进行挖掘,能丰富德育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综合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4]。新时期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应用组织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能进一步突出德育效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首先,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能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使青少年受到传统爱国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实现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培养。其次,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能促进青少年思想境界的提高。在青少年不断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其思想境界也会逐渐地提高,这有利于逐步构建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学习和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最后,能使青少年保持积极的态度,实现心灵的净化。在市场经济不良效应的影响下,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复杂文化的冲击。而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德育工作,能够使青少年在正确文化思想的熏陶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下端正人生态度,实现对他们心灵的净化,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真正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我国优秀文化思想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能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5]。
父母是青少年最好的老师,父母言传身教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对青少年群体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高度重视父母的作用,认为父母能够形成对青少年的感染和熏陶,维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要突出父母的重要作用,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为青少年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父母在生活中将“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作为行为准则,能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使其道德素养得到明显的提高。
社区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青少年与社会接触的重要渠道,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有机结合,提高青少年德育综合效果。如可以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感受到屈原上下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责任意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气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精神品质,进而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有效强化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想情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作用能促进青少年德育质量的提高。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将德育内容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深化青少年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为了对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强化,可以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适当的融入“西伯拘里演《周易》、屈原放逐著《离骚》、韩非囚秦论《说难》、不韦迂蜀传《吕览》”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能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同时,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引导青少年对传统孝文化的自觉传承来推进传统孝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继承与弘扬[6],彰显传统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指导活动,能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对青少年德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教育实践中,为他们的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