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丰,陈志超
(1.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306;2.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高校思政课实效的提升在于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而情感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是理论认同。目前思政课实效提升的困境,是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的分离。思政课理论的深刻性、彻底性、革命性,及其现实的实践能力,学生要理解和领悟这一点,需要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的较少到知的较多,从不会用到会用,再到运用自如的学习过程,即理论认同是一个理论认知由浅入深的过程。当教师用浅显的、生动的方式导入理论,用极具情感感染力的感性案例启发、引导学生,想通过激发情感认同的方式,促使学生既具有将理论运用于现实的价值判断能力,又有相应的行动能力时,往往不但没有把学生引入到深刻的理论学习和运用中,反倒可能使浅显变成了肤浅,生动变成了娱乐,感性变成了浅薄,甚至庸俗。如何找到科学的由浅入深的路径,在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大学生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辩证统一?
课题组在实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了破解该困境,尝试建构“基于情感认同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于2014年提出的本土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过程界分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称为PAD Class。其中,讲授和讨论在课堂上进行,内化吸收在课外进行。“对分”的含义是教师和学生各占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师生对分课堂。当然,“对分”主要是一个理念,具体一堂课的课程总时间,师生如何分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1]。目前,该模式不仅在思政课中广泛运用,在大学本科各专业学科课程中都有运用,而且,也已经覆盖了大中小学各学段。课题组根据融合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的实际需要,突出对分课堂“内化吸收”中的“独学”元素、“讨论”中的“分享”元素,形成“讲授-独学-分享”的教学环节,在内在机制上突出“反思-批判-确认-超越”,形成“基于情感认同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和同行分享,期待能够抛砖引玉。
重视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荀子《正名篇》认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小戴礼》提出,中华文明是“情深文明”。我国古代关于情感的理论很多,如情性说、情欲说、情波说、脏腑说、六情说、动力说、损益说、利害说、节导说等。李泽厚将这种优秀传统概括为“情本体”思想,他认为情感是生活的本根所在。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的感性生活和感性存在出发,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这里的“现实”,指的是作为感性活动的现实,对象化的现实。感性活动不仅包括理性,也必然包括情感和意志。所以,欧阳康和熊治东老师指出,情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基本构成要素,马克思从“理性存在”和“情感存在”两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规定,人的本质兼具社会本体和情本体属性。他们还指出,马克思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同样蕴含情感维度,情感解放和健康情感培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就是人的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解放的实现,体现为人的需要成为合乎人性的需要,人的自然的行为成为合乎人性的,“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需要,他作为最具有个体性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2]185。而这样的一个作为总和的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解放的过程,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是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的异化的过程。情感作为马克思人的本质的重要内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沦为最廉价的商品,工人的劳动异化了,情感也就异化了。所以,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解放的过程,内在地是“现实的个人”解除异化劳动对人的情感操控,从异化情感中解放和健康的、人之为人的情感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是情感的质量和丰富性逐渐提升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情感对于认知和行为的贯穿性作用。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类的感情,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探求。”毛泽东特别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众的情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理顺情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的方法之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情感认同理论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情感是人性的潜能,具有无限分化发展的可能。如果我们注意呵护它,在不断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分化、整合,循环往复,就会积淀为饱满的,具有生产性的精神情感。反之,就会产生负面的、破坏性的情感。所以,在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尽量挖掘和利用积极因素,促进生产性情感的产生,消解和避免负面情感出现。同时,情感是整个生命活动的基质和底色,朱小蔓老师称之为“基模性质料”[4],卢家楣老师明确提出“以情优教”理念和“情感教学原则体系”,包括乐情原则、冶情原则和融情原则[5]。也就是说,在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情感认同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或者环节,而应该把情感认同内蕴到理论教学的全过程,在情感与理论的交互过程中,使情感成为大学生内心持续、内发、内控地生长、壮大着品性。
思政课情感认同理论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从人的本质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充分肯定了情感发展,即情感质量提升对于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个人”,只有在感性生活中通过现实的“生命活动”,理论才能对象化为他们的情感需要,成为他们处理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的准则。这是一个从无到有、渐进生长的过程,所以,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需要将情感认同内蕴藏到理论认同之中。
高校思政课情感认同教育,既是关注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感性和理性、情感激发与逻辑思维如何相互作用,在情感自身获得丰富性和质量提升的同时,促进认知发展和行为实践。那么,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完成情感认同教育的任务呢?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为例,进行说明。
基于对分课堂的三个过程:讲授、内化吸收、讨论,“原理”课将之重构为“讲授-独学-分享”,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情感认同,促使大学生学以致用、行为真知。
讲授是教师只讲授重点难点和理论框架,把细节留白给学生。独学是学生在课后消化教师讲授,并以作业的形式完成留白。分享是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作业。讲授和分享在课堂上进行,独学安排在课后。时间分配上,讲授和讨论大致各占单元课程时间的一半。
“基于情感认同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之处,主要是思政课特别注重实践。因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就是实践性,实践性也是革命性,正是因为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才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实践性才能把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融贯起来,因为只有实践性才能将理论代入大学生的对象性活动中。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讲授、独学和分享三个环节都抓住“践行”,突出“感性”和“对象性”,把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融合在一起。
以往的思政课教学,理论认同没有进入到情感认同,理论不能自然地成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标准,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课程教学没有深入到践行。一旦深入到践行,践行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必然倒逼学生思考如何行为,如何行为必然涉及到行为过程和结果形成的大学生与自身、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这个理论思考过程同时是一个个体情感卷入的过程。这个“现实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后出现的,对于教师来说,却是先于课堂教学的,用马克思的语言来表述,是“先验的结构”,是教师引导下,大学生对个体情感逐渐提升,直至践行的过程,是从“头脑的激情”升华到“激情的头脑”的过程。
教师在讲授理论的时候,不仅要把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贯通起来,用感性案例把学生和理论沟通起来,促使学生能够理解,还必须用直接关涉到大学生的感性案例,把理论引入到他们能够实实在在自主地践行的层面。这里,感性是激发学生情感迸发的始发点,使学生在理解理论时,具有情感投入的可能。而能否诱发“激情的头脑”[2]6,感性案例还必须满足对象性,也就是感性案例必须直接涉及到学生自身,把学生投入到鲜活的涉己的现实生活场景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儒家重理性认知的道德情感,还是道家重感性体验的审美情感,都凸显了情感源于个体与环境的交往。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阐明了“现实的个人”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Unwesen]”[2]210。没有对象性,人就不存在,马克思始终只讨论处于对象性关系中的人与对象的关系。情感产生和提升于“现实的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强调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211。所以,教师讲授之后,需要安排一个独学的过程,学生以独学的形式完成课后作业。独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如何运用和体现理论的,给学生一个机会,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释放出来。比如学习导论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案例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指引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他们已经怎样做了?他们将怎样做?学生会自主地卷入对象性的情感交往,在情感交往中理解理论,践行理论,而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体验、认知理论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分享又分为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发言和教师答疑总结四个过程。小组讨论是小组成员分享彼此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可以怎样改进。教师抽查是教师挑选3-5个小组,请他们向全班分享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和践行,以及他们这样做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自由发言是给其他愿意分享的小组或者个人一个表达的机会。答疑总结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将理论嵌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把理论的认知和践行代入课堂,也拓展到课外。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还体现在每次作业批阅中,注意把涉理论指导生活实际的作业挑选出来,在评分上给予较高分数,在作业点评的时候,向全班明示。这些教学行为都能够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理论对于自己的意义,自己的行为对于理论现实力量实现的意义,因为按照马克思的思想,人只有把自己对象化为对象,他才存在,而没有人的主体性活动,对象也就不存在,人与对象互为对象性存在。
这样,每一单元课程教学,都是大学生情感迸发和情感认同发生和体验的过程,也是追求理论和理论的运用统一的过程,随着“思维着的头脑”的运转,随着内心价值选择的实现,他们需要不断地对自己当下的学习、当下的选择、当下的生活进行定位,这个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的内在机制,课题组将之概括为“反思-批判-确认-超越”。
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课题组认为,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辩证统一的内在机制是“反思-批判-确认-超越”。当然,这四个过程是时间连续和空间并列的,区分只是为了阐释的方便。
比如,讲解“原理”课第二章第三讲“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辩证统一”的时候,可以例举任一大国重器,将理论以感性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再给出一个与学生直接相关的案例,比如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PX词条保卫战。“清华案例”中,大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捍卫PX(对二甲苯)的低毒属性,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既弘扬了科学精神,也协助平息了一场PX项目冲突,利己利社会利国家。实践中,这个案例能够高效地激发大学生的情感投入。
讲授之后,基于大学生能够以理论为指导,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给出如下的课后作业:微博、BiLiBiLi、抖音等新媒体,既是认识世界的结果,也是改造世界的结果,请展示你们基于新媒体的交往方式,并从理论的视角进行理解和思考。要求:1.以小组的形式完成;2.主题明确,1个小组限1个主题。这次作业参与学生共176人,分成31个小组。关于新媒体方面,涉及到的主题主要有:支付宝带你走向世界、红包的前世今生、吐槽背后的文化心态、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梗、表情包现象分析、带你走进直播的世界、弹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的热词交流、小说和动漫、粉圈文化、二次元的魅力、娱乐APP大观、谈谈热搜、动漫文化、颜文字、网易热评、大学生综艺、说说宅圈、空耳文化、大学生社交软件概览、新老媒体的换代与传承,等等。
完成该次作业,首先是每位同学的独学。当每位同学用理论去梳理、去理解、去逻辑化他们的新媒体使用的时候,他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检视和考察。通过反思,他们对自己的新媒体使用情况,渐渐地由无意识变成了有意识,从自发变成自觉。通过批判,他们审视新媒体使用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影响,以及对新媒体自身的影响,比如,他们会自觉地意识到,正是受众的热爱和使用,才使特定新媒体得以流行,在流行中改造和完善。通过确证,他们提取对于自己来说最有意义的部分,也就是最有价值的部分。独学过程的内在主线和判断标准无疑是理论的提取和认知,以及理论的运用价值,这无疑也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
然后小组讨论、筛选,确定主题,搜集和梳理资料,完成作业。小组经过各成员之间的解释说明、论证说服过程,最终确定主题。这是理论的深刻认知和理论水平较大幅度提高的过程,不同个体之间的多元价值碰撞和集体价值观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最能对各成员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是和理论认同辩证统一的情感认同。同时,朋辈力量对于每位同学非常具有情感驱动力,促使每位同学积极主动地深入探究理论,用理论指导自己反思,用理论考察自己的行为,用理论批判自己的行为,确证自己的新媒体使用情况,认知的提升与情感的提升同步推进。
最后是教师引导下的全班分享,即课堂讨论、教师抽查、自由发言、教师答疑和总结。全班分享通过对各新媒体使用为什么是认识世界又改造了世界,究竟怎样改造世界,究竟为这个世界提供了什么值得说的新内容,各小组和全班同学就争先恐后地聚焦到理论究竟创造了什么价值,去寻找切入点。比如,这次作业有四个小组选择的主题都是“梗”,切入点分别是:以励志梗为主线,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和阐释;对梗进行分类,指出大学生不能只做梗的消费者,娱乐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传播和创造高质量的梗,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味,创造一个新世界;对梗的文字和图形构成进行了分析,阐释梗作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梗在美日欧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分析,阐释梗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意义。大学生可以通过反观自己、省察自己的方式规定和超越自己。这种规定和超越一方面体现在对过去和当下违背主流价值观的行为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将自己当下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与主流价值观联系起来,从现实性中捕捉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既为自己,也为他人的美好生活而行动,让行为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
所以,31个小组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他们自己进行的一次深刻的理论认知和情感上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并在小组和全班集体力量的激励下,实实在在地践行主流价值观的过程。按照马克思的思想,这种行为超越了直接的肉体需要、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按其本质来说,就是超越性的。这个超越的奥秘就在于现实性的对象性活动蕴涵着人们的目的,当个体的对象性活动能够被社会确证的时候,个体就会自觉地把社会目的融入到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简言之,个体的情感、意志和实践内蕴着社会的伦理观念、道德追求和精神超越。又因为这个践行是他们自己自愿的、在行为实践中认知和选择的,所以,这种力量具有内在的驱动力,驱动他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不断超越自己,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也就辩证统一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总之,“基于情感认同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借助理论学习,把大学生卷入到情感认同的对象性交往活动中,促使他们在学习理论、对理论进行理解、思考和吸收的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理性和感性、认知和情感始终融为一体,在鲜活的生命活动中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批判、确证和超越。随着大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情感质量也提升,二者的良性互动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