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玲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学科教育中贯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础内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想分析政治课程的教育本质,促使学生通过政治学习优化自己的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从以政治课程内容组织思想教育、以时事热点新闻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生活资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角度分析将思想政治贯穿于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政治学科是文综的基本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一学科性质,导致部分教师、学生都产生了功利性认识,即政治教育直接指向了高考,只关注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记忆效果,忽视了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所产生的思想与情感,限制了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新课改将学生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且认为政治课程应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中心任务,要求教师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灵变化与道德情操。所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下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借此实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教学。
一、充分利用政治课程内容组织思想教育
政治课程本就是高中阶段实施德育的基本媒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知识与道德理念。高中政治教育应尝试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显性的文字表述总结出深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就如在“消费及其类型”一课中,笔者便鼓励学生自由阐述个人的购买经历,发现本班学生的消费类型与教材所介绍的三种类型基本吻合,即冲动型、谨慎型与节约型。有的学生的生长环境经济条件很好,家长几乎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物质要求,所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不懂节约的坏习惯;有的学生则在家长与个人性格的影响下,习惯在购物时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的物品;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小气、节约,除了基本的生活物品与学习用具,几乎不会购买其他物品。根据学生的消费表现,笔者对其进行了理性消费教育,使其意识到个人消费习惯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批判了部分学生的攀比心理,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了金钱。
二、借助时事热点引入思想政治教育
时事热点资料是指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以时事热点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便于学生以批判性眼光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在高考政治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都是以时事政治案例作为问题背景的,这就说明人们越来越看重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因此,教师应以时事热点案例引入政治教育,鼓励学生以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就如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课中,笔者便借助我国传统文化流失,与青少年片面追求外来文化这一热点新闻组织了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这些热点新闻总结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所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笔者还以现在各个国家都在研究中国文化,刮起了“汉语潮”这一新闻资料让学生学会珍惜与热爱本土文化,希望学生能够为自己身为一名优秀的中华民族继承人感到骄傲与自豪,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可。
三、联系现实生活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聯系现实生活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促使高中政治课程回归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取思想政治认识。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与自身的生活经历紧密相连,也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反思个人行为处事的问题与改正方式,降低政治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其形成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意识。
就如在“综合探究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一课中,笔者便要求本班学生自主调查我国自加入WTO之后所发生的经济变革以及我国主要的外交政策。在本轮调查中,学生可先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以及由此发生的具体变化,进而再以本地的经济发展特征与产业结构分析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关系,就我国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改革浪潮中实现民族复兴提出合理建议。虽然本班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但是他们却能够通过实践调查与生活感受了解到近些年来本地的经济问题,这就便于学生见微知著,根据自己的生活与家乡经济发展趋势总结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此一来,便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改革开放政策的具体意义,降低经济知识的理解难度。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课程本身就是实施德育,优化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基本科目,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情感取向与道德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学举措,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优良品质,提升高中生的道德水平,为使其成长为有道德、有素质、有文化、有礼貌的四有青年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覃英志.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7):5.
[2]张宇.高中政治关键词教学的“一以贯之”: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①)一课为例[J].福建教育,2014(Z8):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