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梅
摘 要:整本书阅读需突出阅读的整体性,在实施的过程中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序列化、梯度化的阅读材料,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探究
一、探究缘起
“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所做的说明。而在语文教学中,很少有老师展开整本书阅读,也很少有学生主动进行整本书阅读。那么如何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每个高中语文老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如何选择阅读材料,如何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怎么展开,阅读成果怎么检测和评价。明确的阅读任务和科学的阅读策略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前提条件。
二、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整本书阅读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有合理的规划、科学引导,这是整本书阅读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
(一)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所以我们要抓住“牛鼻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明义激趣——奠定阅读的坚实基础
其一,以名家之言引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通过名句告诉学生课外阅读不仅是培养人文素養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人生路上成功的功臣。其二,以经典故事入境。比如《三国演义》就可以借经典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妙设空城,尽显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智设疑兵、智取瓦口隘勾勒了勇猛有余的张飞也能运筹帷幄;还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一场场气势恢弘的战斗场面,引人入胜。
2.事半功倍——良好的阅读习惯促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爱上阅读,促进整本书阅读。首先,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教师借助阅读课和学校图书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情不自禁地看书。其次,用喜欢的书籍诱惑他们读书。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书籍面前,自然迫不及待地去读,情不自禁地爱上阅读。最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通过快读、精读、研读等多种阅读活动,学生利用点滴时间就可以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学生自然就会爱上阅读。
(二)合理规划,科学引导
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成千上万,语文教师教不完天下的好文章,学生读不完天下经典名著。所以如何选择阅读材料,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迫切需要教师的合理规划和科学引导。
1.选材有规划、有梯度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序列化过程,教师要对三年整本书阅读材料精心选择、合理安排,让学生有序、有梯度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对整个高中阶段的阅读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和有效的执行检测与评价,这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把高中生推荐阅读篇目与我校实践情况相结合,设计了一个序列化阅读参考书目,拟定相应阅读目标和完成形式。比如高一上我推荐了《如何有效读一本书》《苏东坡传》《活着》《平凡的世界》《基督山伯爵》《追风筝的人》等中外小说,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书本,准确地概括情节,正确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本的精髓,并运用读书笔记、读书交流会、读书征文等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高一下则推荐了《史记》《雷雨》《泰戈尔诗选》《围城》《文化苦旅》《沉思录》《自私的基因》等不同类型的书籍,意在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会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领略文学的独特魅力,引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教材的选择上、时间的分配上教师顾及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要求,有序、有梯度地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2.自主、合作、探究品美文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即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领。整本书的阅读内容繁多、复杂,我们不能像平时上课那样开展教学,而应将“教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教师给学生明确阅读的篇目和阅读的具体目标,学生通过粗读、精读、细读,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自主、创造性阅读,争取阅读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以“五步法”指导阅读。五步法即“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的阅读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明确自己的阅读任务后,开始自读。学生初探文本内容,比如小说从故事、人物等方面入手,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把握,生发出思维点。然后在初探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等等。最后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等活动把握文章内涵,最后把自己的心得、感悟形成文字,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在“五步法”的指导下,我们既可以采用“同读一本书”的共性阅读,也可以用“百花齐放、博采众长”的个性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一,“同读一本书”模式。①推荐书目。比如在高一,我推荐了情节曲折、人物形象大众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②布置阅读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自读。比如《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主要人物有哪几个,他们的人生轨迹是什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他身上最感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哪个情节最精彩,作者如何写的?”“什么颠覆了你的思想和认识?”③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结合教师自身的阅读体验,设计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读出书籍的精华。比如,兰花为什么嫁给王满银这个常人眼里不着调的人;王满银那么不着调,兰花居然不和王满银离婚;兰花一直“守望爱情、婚姻”,她在王满银带着“南洋”女人回来时,居然选择了“自杀”等,学生对此有所质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兰花为什么嫁给了王满银?如果你是兰花,你会不会和王满银离婚,为什么?兰花一直“守望爱情、婚姻”,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展深度阅读,用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课堂上集中的交流与分享。通过“深读”和“共议”使学生对书籍的认知得到深化。④落笔成文,美文共享。学生领略文学的独特魅力,在对社会、人生思考的基础上用书评、文评、读后感记录阅读成果。教师开展读书会、读后感评比等活动来有效执行检测与评价。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既有学生自主、个性化的阅读,也有班级的合作、探究式深度阅读;既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创造性阅读,又实现了阅读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其二,百花齐放、博采众长式阅读。①推荐书目,制订计划。学生自主形成阅读小组,制订阅读计划。②给学生明确任务。针对不同的题材,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小说就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和成书过程,理清文本中人物关系,把握小说主题,明确小说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点评精彩片段;比如诗歌则要求学生知人论世,读出诗歌的韵味与情感。③举行“班级读书会”,给学生创建一个个性化展示和交流平台。学生撰写“推荐词”,以PPT的方式展现阅读的内容,让同学介绍文本内容,展示自己的精彩阅读,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成果,获得成就感。“班级读书会”既检查了同学读书的深度,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激发了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促进了阅读,可谓是一箭三雕。
3.精彩活动促阅读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也就是整本書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还可以写作、朗诵,甚至用表演的形式再现精彩场景。因而我们可以开展精彩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阅读《泰戈尔诗选》时,可以来一场“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出诗歌的“韵味”;《围城》《三国演义》开展以书为媒的“班级读书会”,通过“班级读书会”,回顾文本,展示精彩片段,分享阅读体验和阅读成果,建构新的阅读体验,形成新的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演一演,来一台精彩的“舞台剧表演”,比如读完《雷雨》,我就让学生改编《雷雨》,排练《雷雨》,不但加深了对文本本身的研读,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研读,还提高了学生“听、说、写、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阅读与写作并飞
“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阅读不但提高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笔者尝试从三个方面把阅读与写作结合。首先,用阅读心得和批注深化学生的思维。阅读时,学生针对文本中自己喜欢和质疑的地方写批注和心得,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进而引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从而深化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刻。其次,用读后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针对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读书征文活动,通过读后感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对社会、人生的思考,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升自己的文字表现能力。读后感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还在征文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后,改编文本提高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改编或仿写文本的某一具体内容,比如通过对小说某一情节的改写,对文本结尾的改写、诗歌的仿写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我相信通过有序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质疑、思辨,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深化他们的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阅读与写作并飞的目标。
三、反思
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通过有序开展由浅入深的梯度阅读,选择小说、散文到诗歌的各种体裁的整本书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操作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整本书阅读如何与高考更好地衔接,整本书阅读任务、目标如何更好地确立,课程教学策略如何更好地选择,学生学习方式如何更加多样化,适合校情的多元评价体系如何更好地建立,这些都还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加以探索。
参考文献:
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J].语文建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