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会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教学的改革,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多媒體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传输教学的重难点,变枯燥无味的课程为趣味性课程等。因此,高中教师开始关注多媒体技术教学,并利用其优势,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生物教学;应用策略
与传统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等模式,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现阶段,教师教学中要将生物教学和多媒体技术联系起来,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怎样应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展开。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是现阶段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也不例外。创设情境伊始,可以结合问题引导,如,在讲解生命的繁殖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命的由来吗?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小羊多莉的出生。当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播放的视频吸引之后,就可以引出生命的来源的知识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化的情境渗透引导。如,在学习环境保护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走进实际生活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表演的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话剧表演。
在授课之后,教师可以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分析并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制作PPT,分享学习的心得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资源整合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部分知识点一直都比较琐碎,部分相对抽象,很难理解。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内容渗透,学生很难在短短的课堂几十分钟掌握好知识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形象化,优化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资源整合是解决知识抽象性,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关键。
教师需要在网络中选择适合教学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筛选整合,确保资料的完整并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例如,在讲解细胞吸水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正常情况下洋葱表皮细胞的变化和在浓盐水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变化的对比视频,然后结合实验情况进行讲解。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中,结合形象化的内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但是在讲解细胞分离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多选择集中动植物分裂的过程讲解,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看清楚细胞内部染色体及DNA的变化。
此外,在讲解中,教师还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入一些比较前沿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教学打下基础。在近些年,生物科技发展迅猛,其中包含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和教材中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生物学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中可以引入转基因食品问题,并让学生探讨这一类食品能不能长期食用的问题。当学生发现生活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之后,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想不提升教学效率都难。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创新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位,基本没有表现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在中小学学习中被消磨殆尽。在融入多媒体技术之后,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转变教学的不良现状,创新教学模式。
如,在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在学习细胞增殖部分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表演细胞中的染色体与DNA。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之后,表演的学生也要随着变化而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数目变化的理解。
此外,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涉及生物知识点的内容,并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这样的模式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图片展示,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在教师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势必会在教育领域掀起波澜。其在课堂应用也会变得越来与广泛。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可以全面认识多媒体技术的内容,不仅要了解其弊端,还需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更加高效地传递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助力。同时,教师还应该秉持学习意识,在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全面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鼓励学生多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利于其自身成长的知识点,从而实现高效引导教学。
参考文献:
[1]高翠贤.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6):119-120.
[2]张广余,赵卓.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7(2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