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麒
摘 要:“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时空观念”的培养有助于高中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呢?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浅谈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提升策略
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时空觀念”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中历史学科中的“时空观念”素养,就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或事物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观察、思考、分析、综合,形成相应历史认识的素养。
目前,普通高中使用的大都是专题体例的历史教科书,这种历史教书内容跨度比较大,难以体现时空的连续性,所以这种专题体例的教科书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牢记特定历史事件的特定时空,以此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教学重大历史事件时,学生要牢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对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和地点,大部分学生总是难记易忘。事实上,让学生牢记这些特定历史事件的特定时空,正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熟记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夏、商、西周的历史地图,使学生熟记夏、商、西周的建立时间,都城,统治区域。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历史填充图册》关于“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初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最初建都毫(今河南郑州),前期屡次迁都,中期迁都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公元前1046年建立,建都镐(今陕西西安),统治区域西到甘肃东部,东达大海,北到辽宁,南达长江”的练习。经过教学,学生掌握了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时间,都城在今地名,统治区域。这样学生对夏、商、西周的“时空观念”在不知不觉之中就逐渐建立起来了,也提升了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的“时空观念”素养。
二、深谙划分历史时空的多种标准,以此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历史时间空间的划分有多种方式与标准。为了建构明确、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学生必须要深谙各种历史时空的划分标准。如果学生仅仅使用单一的标准对历史时空进行划分,那么,学生形成的历史“时空观念”也就是平面的、单板的。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让学生深谙划分历史时空的多种标准,以此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以“三国”这段历史为例,在对这段历史时空进行划分的时候,不仅可以纵向划分,还可以横向划分。如,按照横向划分,魏、蜀和吴三个国家同属于三国时期,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但是,从纵向来划分,魏、蜀和吴三个国家又有着各自的发展时空。
学生熟知了划分历史时空的多种标准,他们就能够将各种历史事件置于相应的历史时空之中,进而准确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升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
三、准确编制历史事件的过程图表,以此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思维导图被誉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图文并茂、言简意赅,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面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大量的重大历史事件,学生要牢记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但学生很难找到这些历史事件在时空方面的各种联系,所以这些历史事件让他们眼花缭乱、混淆不清。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准确编制历史事件过程图表,这其实就是思维导图的一种形式。通过编制这些历史事件的过程图表,学生就能够将大量的历史事件“放置”到相应的时空位置。编制思维导图也是提升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过程。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为例,在系统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可布置复习作业,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理本单元知识要点。通过完成上述复习作业,学生熟记了历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提升了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牢记特定历史事件的特定的时间空间,深谙划分历史时间空间的多种标准,准确编制历史事件的过程图表,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程燕.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