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 要
课程统整思潮经历了成型期、回落期、异化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当前我国课程统整中存在诸多问题:范畴误区;价值偏向;课程统整实施缺乏保障;课程统整流于形式。因此,须要超越范畴误区,正确理解“课程统整”与“学科课程”;纠正价值偏向;建立健全国家政策体系,加强课程统整支持系统构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保证课程统整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课程统整 专业素质 “纯粹主义” 课程结构
“课程统整”是采用有机结合与重新组织的方式,将若干个学习内容或经验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课程的过程。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很多相同的知识可以在不同的学科中学到。在制定课程纲要时,要充分考虑各科目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加强课程纲要知识结构的统整性,注重各科目学习内容的呈现次序,引导教材中知识的统整。
一、课程统整思潮发展历程及价值
1.课程统整思潮的历史进程
从已有演变来看,课程统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课程统整思潮的成型期。这一时期,传统的学科课程遭受质疑,分科教学所造成的经验与学科知识、学科内部缺乏联通及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等问题受到猛烈抨击。对此,一些进步主义教育家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创新,注重儿童自主活动对课程发展的意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及儿童兴趣与经验在课程中的地位等,由此产生早期的“课程统整”思想。二是课程统整思潮的回落期。这一时期,因不能全面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致使国家竞争力降低、人才培养标准下降,课程统整遭受“广泛”质疑。受分科课程的影响,进步主义课程统整思潮呈现回落状态,设计教学法、中心教学法等课程观点处于边际地带,课程统整陷入低潮期。三是课程统整思潮的异化期。这一时期,成为一种技术手段,课程统整不仅强调学科教学的优化,注重教学效率的提高,還强调课程要素重叠与交叉的减少[1]。
2.课程统整的价值
首先,“课程统整”是在一定的价值依据或逻辑基础之上,将分化的课程结合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针对的是课程要素过分割裂所导致的经验与知识、应用与学习、社会与个体相脱离及学科封闭化、孤立化等问题。就价值层面而言,“统整课程”与“分科课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课程设计的两个方面,共同完成核心素养的有效转化。就发生时机而言,“分化”与“统整”是相互运行、彼此交织在一起的,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只有一方而没有另一方。在核心素养发展中,“分化”与“统整”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始终对立统一的。其次,课程统整不仅指课程内容的统整,它还包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一系列变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作为课程目标“元目标”的核心素养,在转向过程中,即从“知识本位”转到“素养本位”。核心素养的转化,很难由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分科课程独立完成,因为它的有效转化要求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弱化科目边界,构建张弛有节、分合有度的统整化课程体系[2]。
二、课程统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统整”与“学科聚合”的混同
课程统整的设计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注重师生共同设计,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或议题,这种设计理念与学科课程分科教学、注重学科内容的设计理念存在巨大差异。从课程设计理论来看,课程统整具有“统整性”,学科课程具有“学科性”,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巨大差别。从课程目标来看,课程统整注重当下个人生活的认知和体验以及社会重要议题对社会、个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而学科课程重视为个人未来更好的生活做准备,重视对人类积传下来的“精英文化”的研习。从课程内容来看,课程统整发生的基本载体是情境化、脉络化的社会议题和个人关注,而学科课程实现的基本内容是“精细化”的学科知识;从课程实施来看,课程统整以学生发展最优化为着眼点,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探究;而学科课程注重学科知识传递效率的最大化,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结构化;从课程评价来看,课程统整用人的标准来衡量人,而学科课程用学科的尺度来评价人。然而,当前的课程统整中存在忽略课程统整与学科课程范式的区别,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3]。
2.重视“知识”,轻视“个体”与“社会”
将课程统整的基本价值取向划分为经验、知识、社会三个维度,是为了强调社会与经验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并以课程统整的方式来实现个体、社会与课程之间的有机统一。然而,现实中,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课程统整价值的“经验”与“社会”取向,更多偏重于“知识”取向。当前,很多学校在开展课程统整实践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师交给学生什么知识、学生习得什么知识,将知识窄化为具体的学科知识,从而导致课程统整成为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这种课程统整因缺乏对“社会”“经验”等实质价值的追求,使“课程设计”走向形式化。比如,很多学校在课程统整中对同一门课程变换着各种不同的名字,有的取名“智力开发课程”,有的取名“小天才培养课程”,其实质都是某一门具体的学科课程,如数学课、科学课、社会课等等。还有学校在进行课程统整时,通常会到博物馆、科技馆、郊外、利用网络授课等不同的授课形式,这些看上去“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其实质还是在变着花样教授学科课程,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统整。
3.外部支持系统不健全,课程统整实施缺乏保障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个体很难独立完成课程统整,这就须要从政策、技术、资源等多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而事实上,当前很多教师对怎样进行课程统整普遍缺乏自信,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课程统整,也没有得到相关专家、学校等方面的技术支持。首先,课程统整资源支持不到位,在课程统整资源建设中,分科教学与课程统整的时间配置问题,在课程统整实践中比较突出,如不同学科教师工作时间的协调、教师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考核、教学时间长短等问题。另外,教师的工作任务、奖励情况、惩罚状况及考核与“课时”紧密相关,再加上课程统整的内容与一般课时不同,管理上缺乏科学性,特别是在追求绩效的情况下,极易造成课程管理的混乱。其次,课程统整的制度支持不力。课程统整既需要学校层面的支持,也需要来自区域层面的支持。事实上,课程统整实践中虽然有专门的制度建设,但因缺乏相应的专业支持,许多制度建设流于形式,没能发挥出对课程统整的监督、协同和支持功能[4]。
4.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课程统整流于形式
因学校没有作出系统、完善的课程统整规划,课程统整主题的选定、目标的确立以及模式的选择等都没有详细的规定,使得课程统整基本由教师来完成,但因教师的课程统整能力不足,导致课程统整流于形式。黄译莹是从一般意义上研究课程统整的,她认为:“当前我国课程统整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其主题不仅杂多还越统越乱,课程统整实现减负增效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达到,仅仅为统整而统整。”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课程统整能力不足,缺乏课程统整技术,在课程实践中对课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课程资源的整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等无法准确把握,再加上分科教学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使教师对课程统整缺乏认同感,导致教师无法满足课程统整实践的需求[5]。
三、应对课程统整的有效策略
1.正确理解“课程统整”与“学科课程”
“统整性”与“学科性”分别指向不同的课程范式,“统整性”指向课程统整,学科性属于学科课程。从学科课程来看,课程结构、形式、功能等诸因素的变化以“学科”为中心,其课程基础依归是“学科”。但在现实中进行课程统整实践时,有许多学校直接从数学、语文等学科中抽离出一部分内容,将其硬拼成一门课程。有些学校对这种课程“拼盘”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处理,对测试题的内容与题目等做了相应的改变,为课程取了更好听的名字,如“小记者课程”等,其基本内容与语文考试内容的区别不大。很显然,这种做法仅将“课程统整”视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学科课程”的范式,在有意或无意中忽略了技术背后的核心价值——统整性。因此,须要正确把握课程统整的基本属性,不能将“课程统整”视为一种纯粹的技巧和程序知识,而要将其作为一种课程范式,更重要的是要将“课程统整”与“学科课程”看成课程整体结构的两个方面,不能认为是谁可以取代谁的,通过对两者的协同互动来发挥课程的整体效益。
2.轉变“知识”价值偏向,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课程统整过程中,要转变以“知识”为价值取向的现状,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课程、个体、社会间的有机统一。课程统整关注的是世界面临的、社会发生的、个人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带动相关知识、经验、技能的发展,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学科课程强调人类已有的知识,以习得知识为实现课程的归宿,其知识与个体经验、社会生活等是相脱离的,课程的发生实际上就是精细化、抽象化知识不断集聚的过程,课程的中心要素“人”被“知识”所取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纯粹以知识与技能为取向的课程受到质疑,新课程设计范式——课程统整诞生,将“化人”的知识转化为“人化”的过程,将与课程相脱离的“人”与“社会”纳入课程之中。但在实践应用中,许多学校将课程统整变成了一种知识与技能的清单,没能将社会生活、个体经验等纳入课程统整之中,使课程统整与学科课程陷入混乱之中。这就须要深入认识课程统整中“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正确把握课程统整[6]。
3.建立健全国家政策体系,加强课程统整支持系统构建
一要健全国家课程统整政策。一方面,关涉国家课程统整的相关政策相对比较滞后,有效的政策说明不足,实践发展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课程统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缺乏系统、完整的国家课程统整方案,与课程统整相关的政策基本都嵌在课程改革方案之中,并没有对统整方式、内容、主体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因此,要健全国家课程统整政策,明确各级教育主体权责,形成有效的课程统整运行机制。二要完善学校课程统整支持系统。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之下,课程统整很难由教师个体单独来完成,它既需要有完整的课程统整方案,还须要协调团队关系、开发课程资源、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因此,对课程统整来说,建立健全一个含有技术、资源、文化、制度多方面支持的健康有序的支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如提供危机干预、课程开发的技术支持;提供场地、人力、资金的资源支持;创建自主探究、民主平等、合作共享氛围的文化支持;构建绩效考核、课程开发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支持等[7]。
4.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保证课程统整的有效实施
课程统整建设要从教师着手。首先,培养教师课程统整意识,提升教师对课程统整的认同感。在社会急剧变化的背景之下,要不断更新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为教师提供深入了解课程统整概念与方法的机会,使其掌握课程统整的应用程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够进行课程统整。其次,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方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搭建课程统整教师交流平台,建立相关实践经验输入机制,为教师学习和掌握课程统整相关理论知识提供机会,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其课程统整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开展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实施课程统整的中坚力量,教师在课程统整中要积极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再次,加大教师间的合作力度。课程统整需要教师间的合作来完成,这就需要在学校、行政部门共同的配合下构建教师共同体,尤其要构建基于课程统整的教师团队,扩大教师间的合作范围,加大其合作力度,使其进行良性互动,为有效实施课程统整打下坚实基础[8]。
参考文献
[1] 潘希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整体依据与方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8(09).
[2] 刘登珲.促进核心素养有效转化的课程统整策略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18(03).
[3] 许甜.从“乱”与“洁”看教育中的隔离与统整——伯恩斯坦视角下的国际学校课程与教育形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6).
[4] 刘登珲,李凯.美国学校课程统整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17(10).
[5] 穆岚,齐春林.教师课程统整: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6(02).
[6] 徐洁,姜春美,单如一.课程整合的特征、内容与现实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5).
[7] 万伟.学校课程建设视野中的课程统整[J].课程·教材·教法,2017(07).
[8] 唐晓勇.我国中小学课程统整实践的形态解析[J].中小学管理,2016(10).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