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军
摘 要
研学旅行是一种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来得到广泛的重视,但总体实施效果却不够理想,面临重“旅”轻“学”、研学基地不足、费用安全制约等困境。文章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认识,加强机制、基地、课程建设,立足学校、多方齐抓共管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
研学旅行 游学 问题 对策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强调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1]。在此倡导下,近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已陆续行动起来,校外相关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然而,热闹之余冷静观察分析便不难发现,其开展仍然困难重重,效果也丝毫不容乐观。
一、研学旅行的困境
1.“重旅轻学”现象严重
《意见》中提到,要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这些担心并非多余,当前不少活动偏重于旅行,研学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学校为节省时间、交通、食宿等成本,往往采用“一刀切”“大波轰”“短平快”的方式,短时间内安排尽可能多的参观考察。这种重“量”轻“质”的做法,表面“学得多”,其实“记不住”“忘得快”,汲取的“营养”极其有限,离主动学习、探究发现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
导致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与学校课程关联不够。《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课程改革也给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权力和空间,但很多学校还缺乏课程意识,没有将其与教学安排进行关联。(2)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研学的主题通常涉及很多人文、科学等跨学科的知识,一方面,能胜任单科教学的教师知识储备显得不足;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还缺少指导研究性学习的经验。(3)学生学习动机调动不够。虽然学生对走出校门格外兴奋,但首先想到的是:这可是个放松的机会!缺乏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学习主动性、目的性不够。有对小学4~6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近2/3的学生期望活动能够让其尽情玩乐[2]。(4)对“旅”“学”关系认识不够。人们通常只看到旅游能增长知识、促进学习的一面,却看不到两者的矛盾对立关系。旅游的目的通常在于休闲、放松、开眼界,目的性和计划性相对较弱。研学则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通过相对规范的程序完成。在出发点、目的及实施上,它们都存在错位和偏差。
2.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当前,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支持,也没有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分担的筹措机制,研学旅行费用主要由家长负担,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低收入家庭,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如果组织不够周密,没有可信赖的专业机构支持,交通、饮食、财物、活动等方面的安全都会令家长担心。一些学校领导顾虑于安全风险,对活动并不热心,即便开展,也采取自愿的做法,不能覆盖全体学生。很多家长对活动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研学旅行就是变相的旅游和玩”[3],投入的经济、时间、精力成本与要承担的风险、取得的收获不相称,因此并不积极支持孩子参加。
3.“外包”做法比较普遍
不少学校将活动整体“外包”,由校外研学机构组织和实施。学校安排班主任等人员,跟团参与一定的管理,同时发挥监督作用。学校这种省心省力的做法,必然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第一,可以减轻学校的责任压力。第二,学校组织经验不足。第三,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足。
4.研学基地相对缺乏
在一般人看来,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尽可用来开展研学实践。这种认识未免简单:学生学习不同于大众休闲旅游,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相应资源既要与学生培养目标相吻合,还应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学习喜好。一些旅游景点夹杂着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如宗教文化、封建礼教、迷信等。而一些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等,如果超出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他们也难有真正的收获。由此不难看出,一般的旅游景点如同未经雕琢的玉石,还不能充分彰显其教育价值。为此,近年来教育部大力倡导要加強规范化的研学基地建设,这无疑是当务之急。
二、研学旅行的出路
1.认识育人价值,突显教育功能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为游历和读书同样重要。的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终将步入社会,多到“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才能实现知行合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遍及大江南北,需要学生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发现、领略、品评、吸纳。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需要让学生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明,通过情感的激荡,将爱国之情加以强化和升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旅行的过程中,离开父母的青少年需要独自面对很多挑战,包括:收拾行李,搞好个人卫生,服从组织管理,适应各种吃住行条件,承担小组长、记录、摄影等职责分工,与导游、司机、工作人员等社会人群打交道。在“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等方面,学生都能得到有益的锻炼和促进,这些体验和经历对他们的成长极其宝贵。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经过研学旅行之后,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变得更勤快、更能吃苦、更会与人交流、更有集体观念。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研学旅行无疑是对生活教育的践行。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研学旅行难以替代的育人价值,才会认真组织和积极参与,努力突显其教育功能。
2.把握概念内涵,遵循活动原则
从字面理解,研学旅行这个概念包含研究、学习、旅行三部分。三者的关系:旅行是载体,研究是方式,学习是目的。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对旅行中的问题开展研究,达到学习的目的。有别于国外“教育旅游”“修学旅行”等概念,我国用“研学旅行”一词,突出了目的性、主动性、选择性、研究性、探究性等学习特点,而不只停留在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层面。与校内正式学习不同,它是一种面向“社会大课堂”的非正式学习,要求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在行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要有效开展研学旅行,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安全性原则。做好安全预案,排除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管理,有安全救援保障[4]。第二,教育性原则。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核心素养的养成。第三,实践性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自主选题、主动发现、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不把拓展知识作为首要任务。第四,关联性原则。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应经过筛选、提炼、加工,做到与学校开设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有机衔接,与学校学习、生活经验相关联。另外,在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能力,适当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并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第五,适宜性原则。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容量适度,不过多或过少;选题或问题难度适度,要有一定开放性、综合性、挑战性、趣味性,既不能过于超出学生能力水平,又需要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才能完成。
3.加强系统设计,依托课程实施
如何提升研学旅行的品质?答案是定位于课程的高度,按规范的课程建设路径,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实施。《意见》中提出应逐步建立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还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5]。
(1)制定课程目标
应综合考量研学旅行的功能价值,以及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来制定课程目标。既要有宏观、抽象的目标,又要有微观、具体的目标;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等目标;既要有相对明确的目标,又要有生成性的不确定的目标。
(2)确定课程主题
围绕不同主题开发课程,有几个好处:一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需要,二是突显该主题的教育功能,三是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加聚焦。
(3)开发课程内容
围绕课程目标和主题,从研学基地资源中精心“选材”,选取切合需要的资源,分析各自对目标的支撑作用,并进行提炼、加工成为教育的素材,再加以编排组织。这个过程,如同名厨精心挑选理想的食材,再用心烹制成美味佳肴一样。
(4)制定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是课程实施的计划和保障。呈现形式可参照教学设计,采用表格方式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学生活动应尽量多样化,如参观、调研、访谈、讨论、实验、展示等。
(5)完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的评价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组织纪律、自我管理等。结果性评价可包括学习总结、研究报告、小论文等,还可灵活采用文学创作、文艺表演、知识竞赛等形式。评价结果应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4.立足学校自身,内外形成合力
开展教学是学校的强项,组织旅行是旅行机构的专长,然而研学旅行的开展只靠学校和旅行机构显然不够:学校往往不了解校外研学资源的情况,教师也没有足够精力、能力完全承担课程开发和实施任务;旅行机构虽然能保障学生的吃、住、行,但对教学却不在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策划、组织研学旅行的机构应运而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按照学校的需求,与研学基地配合,量身定制地打造满足学校个性化需求的课程。
尽管如此,学生终究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对象,因此学校丝毫不能弱化自身的主体责任,需要“以我为主”调动各方形成合力。与研学机构对接,定目标、提要求,通过研学机构协调旅游机构、研学基地,保障吃住行,提供活动场所、活动内容,组织活动开展。合作过程中,需要厘清各自职责,精心部署各个环节,包括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学指导、出行管理、研学总结等。
未来,当政府参与的程度逐渐加大,政府、学校、企业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形成合力,将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
5.协调相关机构,打造研学基地
《意见》的发文单位除教育部外,还包括发改委、公安、财政、交通、旅游等十部委,可见研学旅行的实施具有综合性、复杂性,需要齐抓共管。文件中对各单位虽然提出了导向性要求,但不是硬性规定,责任也相对模糊。从推进落实的情况看,其他部委基本没有配套的“下文”。要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吃”,需各方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把费用、交通、安全、责任等问题尽快解决和明确,完善相关机制,规范研学市场,使学校和家长后顾无忧。
同样,研学基地的建设也需要各方共同打造,只靠教育部门唱“独角戏”显然不行。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6]。自2017年起,教育部每年向全国遴选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傳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等类别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虽然每年的数量只有三四百,还略显杯水车薪,但毕竟已经有了好的开头。明确了身份和责任,有经费保障,将有利于这些基地组织教育专家对研学资源和方案进行研发,从整体上提升其教育的专业性。相应地,各省、地、市可参照教育部的做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基地。像天津、山东、浙江、福建等很多省市,已陆续行动起来并初见成效。
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共创研学旅行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
4.html.
[2] 周璇.小学4-6年级研学旅行课程开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3] 宁志丹.湘潭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参与动机与制约因素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8.
[4] 钟林凤,谭诤.中小学研学旅行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8(18).
[5]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
[6]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8/21/content_8999.htm.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