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湘君
摘 要: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是抽象的,它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内容,抽象出本质特征;数学是严谨的,体现在它的符号体系、公式结构、图像语言、数量关系等。因为数学的本质和特性,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往往觉得枯燥,难以理解,缺乏一定的“温度”和“趣味”,教师就要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教师的人文关怀,数学课添加数学史、数学故事,设计数学游戏,完成趣味作业,等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滋养数学情感,亲近数学,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数学。
关键词:数学本质;情感体验;提升乐趣
什么是数学?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具有自己独特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数学语言体系和数学发展的动力体系,所以数学的学习过程要求严谨,结果要求精确。学数学不像读文学读物那样充满情感,不像学美术、音乐那样充满想象力,而使小学生“望而却步”。有的学生低年级时,数学成绩尚可,中年级开始下滑,到了高年级往往“举步不前”。造成学生偏科或两极分化,究其原因,是缺乏学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觉得枯燥、难懂,时间久了,循环往复,数学的学习慢慢越拉越远。如何促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亲近数学?作为数学教师的笔者,打开思维的束缚,开放学生的眼界,增加实践的环节,用“四模”方法给学习不断“加味”,来滋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数学学习变成美好的享受。
一、教师的人文关怀,给数学学习加点“人情味”
学生喜欢数学教师充满亲和力,具有个人魅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就要不断地改变自己,去实现这个目标。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这么想的,而不是老师“硬塞”给自己的,数学规律是自己探索出来的。比如,学习“倒数”知识时,先让学生猜想:什么是倒数?学生就开始讨论了……有的说出和是倒数,笔者就顺势让学生把两个数相乘,得到乘积为1,得出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然后在“互为”上做文章,请学生造句:( )和( )互为倒数。学生此时争先恐后造句,但是几乎说出的都是分数。这时,笔者出题了:4的倒数是( )?学生很快说出了。追问:为什么?有的说,4没有分子啊,所以肯定不是了;有的说,4其实是,的倒数就是。笔者进行了肯定,然后继续举例造句。这时笔者又抛出了一个问题:0.5的倒数是( )?这时学生又开始讨论了……有的说是5,有的说是50,有的说是,有的说是2,然后每一个都说出了理由,在说理中明白了0.5=,的倒数是2,最后验证2×0.5=1,这时大家说:小数的倒数是一个整数啊!笔者问到:是不是包括所有的小数呢?大家再举例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抛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再追问,学生再验证……经过这个过程,学生自己构建了认知结构,并且认知结构不断地在完善,在完整。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笔者的课堂,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隔阂,只有平等参与,学生学习状态比较放松,思维火花不断闪现,教师就是观察、提示和调整,课堂的主角是被尊重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谁说学习不是快乐的?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效化解“学困生”的“学困点”。“学困生”的产生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分析一下有以下三个原因:教材编排产生的负面迁移,生活经验对数学本质理解的干扰,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分不清。针对以上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优化沟通,化解困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学习“假分数”的意义就是个难点,因为前面学习的分数都是小于或等于1的,光理解“假分数”文字含义“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显然不能产生正迁移。理解的意义就是“学困生”的一个难点。笔者是这样教学的:把1个饼、2个饼……9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说说每人分到多少个饼?从、、……学生依次回答分1个饼至9个饼相应分得的结果和算式。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分母不变,分子每次大1,就是增加一个,是5个累加产生的,结果也从小于1,趋向等于1,到大于1。继续累加,n个就是,结果也越来越大。学生通过体验分数单位的累加,充分感知了假分数的产生。因为教师厘清了不同学段数学知识之间的脉络,分子大于分母的类别得到突破,并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了沟通、印证,对教材进行了优化,化解了困惑,突破了“学困生”的难点。
二、添加数学史、数学故事,给数学学习加点“智慧美”
数学知识的由来,是世界变化的结果,是人类探索的智慧结晶,数学课上如果教师能“信手拈来”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世界变化的神奇,感受数学中蕴含的奇妙和人文价值,进而亲近数学。
(1)数学课“巧妙”结合数学内容,穿插数学故事,感悟数学思想。例如,在学习有关“体积”知识时,对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求法,学生面面相觑,刚学过的“长×宽×高”的方法用不上啊,这时教师讲起了阿基米德的故事:国王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想法测定:金皇冠里掺没掺银子,工匠是否私吞了黄金。可把阿基米德难住了,他回到家里苦思苦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办法,每天像着了魔一样。有一天他在澡堂洗澡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称量皇冠的难题。突然,他注意到,当他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了出来。同时,他觉得入水愈深,则他的体重愈轻。于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叫起来:“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解决皇冠的办法找到啦!” 学生听到这里,明白了:原来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皇冠的体积啊。那么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可以借助求溢出的水的体积,这个办法太妙了!现在我们沿用的仍然是古代伟大数学家的方法啊,学生由衷地佩服数学家的钻研精神,同时感到了数学的智慧和神奇。这节数学课不同于以往的演算、讨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体会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诸如这样穿插的数学故事有不少——“数对”的来历,“黄金比”的美观和应用,“圆周率”的演算,等等,学生了解到了数学家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历代数学家身上所具备的刻苦勤奋、执着坚毅、智慧聪颖的品质,感受到了数学规律的奇妙,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结合“你知道吗”植入数学文化,体会数学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应用价值。教师不要忽视、小看、轻易放过它,而是结合“你知道吗”的内容,营造文化意境。有的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对数学历史寻踪探源,课上汇报交流,比如“数学符号的来源和写法”;有的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比如古代的计时工具、测量长度的工具、生活中的秤、指南针,等等。教师巧妙地运用和渗透“你知道吗”植入数学文化,能使数学的学习充满人文创造气息,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认识。
三、数学活动,给数学学习加点“应用性”
阿莫纳什维利曾说:儿童是活泼好动的人,对他们来说,如果没有形式多样的活动供他们选择,那么,自由和自由活动时间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设计数学游戏,积极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儿童的天性。
(1)小学生活泼好动,学习自律性较差,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促进综合能力发展,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2、3、5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数字接龙,规则是每个人按照一定的顺序报数,遇到带3和3的倍数只能击掌表示,不能说出数字,否则就要表演节目。看似简单,但是要兼顾协调,容易出错,学生一开始报3、6、9时比较容易,遇到12、13、23、24,连续击掌会瞻前顾后,常常不协调引起错误,犯错的学生在懊恼中恍然大悟。随着学习的深入,再做9的倍数游戏,规则仍然是报到9和9的倍数都要击掌表示。学生参与度高,每次从不同的学生开始,每人每次报的数字也不相同,每次都能“揪出”犯错的学生,学生乐此不疲。教师把3、9的倍数特征融入游戏,不露痕迹地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课堂犹如乐园,充满智慧,又趣味十足。
(2)在课堂上,从书本中,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往往因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不够深刻,也会因死记硬背而掌握得不够牢固。只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释现象,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即数学”的道理。苏教版的特点之一是设置“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了“比例”后,教材安排了“树高与影长”的活动,学生预先知道要去操场测量,都高兴极了,自己组合成小组。教师在教室里提好了学习要求:因为日照的原因,要在相同的时间内测量高度,所以大家要思路清楚、合作迅速。学生带齐学习、测量用具后就到操场开始活动,只见他们认真选择、测量、记录,不同的小组间互相讨论,笔者也走到他们之间,观察情况,适时指点,观察时间到了,学生回到教室,再组织学生板演、观察、讨论,很快得出:同一时间,影长与树高成正比例,比值一定,知道了影长,可以算出树高、楼高……这节课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并学会了应用,完成了数学与生活的相互渗透。
四、巧做练习,给数学学习加点“思维力”
数学的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有时需要感性,有时需要理性。在学习中,思维力的提高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1)巧设习题,巧妙沟通。老师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作业中经常犯一些错误,讲过了的仍然犯错,老师抓狂发火,可是学生还是非常茫然。分析背后的原因是在新授知识讲清原理后,学生往往记住例题中的形式,一旦改变形式后就不会做了,所以巧妙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变化中找出不变,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精髓。比如,“乘法分配律”中学生所犯错误较多,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层练习:①基础练习:64×64+36×64=( );125×(8+4)=( )。②变式练习:79×99;88×125。③辨析练习:125×8×7和125×8+7×8有什么不同?“90÷5+90÷10”可以用“分配律”简算吗?④开放练习:88×125可以怎样算?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双向应用得到了充分的理解,提升了计算的灵活性。
(2)改变评语的评价功能,提升作业品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意教师对他作业的评价的特点,有“温度”地评价作业,在低年级作业批改中,要引导学生写出思考过程,并捕捉作业中的亮点作为课堂上的資源,学生看到自己和同学的错误后会印象深刻;到了高年级,引导学生作业时要“三问”:提出真问题,追问重难点,提醒错误源。教师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有重点地复习。这样的内省加外修的双向过程,学生的思维深刻了,学习有深度了,学习成就感也会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