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科
[摘 要] 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如下路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优化:通过精当设问,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恰当之处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捷径;使用学生易于掌握的“口头禅”,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参与“一起学习”,留意学生的学习动态.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思维;优化路径
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伸展,促进有效思维的形成,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之“核”. 就初中数学学科而言,教师结合学情找到最佳的实施路径,能让学生增强学科兴趣,积极地融入合作学习中,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精当设问,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真实想法
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当然,问题的内容也要有所讲究——要提学生能回答对的问题,当然这里不是指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 提问也要有技巧性,不能挑学生答不上来的问题,同时,提问的语气要带有好奇性,最好让学生抢着回答. 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敢于探索新知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比如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时,学生刚开始接触负数,还没有形成普遍认知,对负数加减法的认识还不深,有的甚至混乱,于是教学前可以这样提问学生:“你们喜欢正数呢还是负数?”这个问题看似与课堂内容毫无关系,但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铺垫. 不问理由,但是学生会不自觉地猜想笔者为什么喜欢正数. 这会引起他们对负数的高度重视. 借助数轴,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数与负数的区别——关于原点处于两个相互“对立”的“地盘”. 说到“地盘”,学生可能会联想到“打架”“抢地盘”,说到打架,就会想到一方是好人,另一方就是坏人. “那么你们希望谁做好人?”对于这一问题,由于学生对正数认识多,所以肯定会选择正数. “当好人、坏人打架时,你会帮谁‘抢地盘呢?”这一问题提出后,接下来就要引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了. 特别要注意,当“坏人(负数)”来的时候,要格外当心,因为学生往往在计算有负数的式子时出现符号错误. 在一堂“刀光剑影”的课堂中,学生会注意与“坏人”的相处过程,在计算中格外注意符号问题.
在教师的精当提问和有效激励下,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主动融入问题情境. 对于勇敢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也要适度鼓励,绝不能简单地以“很好”“你真棒”等词语简单点评,而应结合题目的难易度、实际情境等采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肯定,如“哎呀,跟我想的一样”“哇,这就是标准答案啊”.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回答,如“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啊”“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吧”. 有时学生口答未必能全面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板演.
恰当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化解问题的捷径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恰当引导,可以逐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
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时,对于图形较复杂的综合性试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一时也找不到突破点,不知从何处下手. 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只动眼睛,不动脑”. 只是“猜”,学生一定乐于参与. 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判定两个看似全等的图形全等. 接下来,教师让他们再“试试看”能不能证明,看看谁“猜得对”. 当教师对学生的猜测给予肯定时,他们便会对正确的解答过程产生兴趣,看看正确的解答过程是否跟自己的猜测一致. 当全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探索的趣味便变得很浓,接下来便可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证明——先看已知条件,并标注在图形上;證明全等只需要“集齐”三组条件,就可以“召唤神龙”了,那谁来“召唤”神龙呢?此时学生会仔细观察,看缺的条件怎么进行转换. 同时,教师进行引导——怎么得到“边相等”或“角相等”?此时学生便会“七嘴八舌”地进行抢答,如果结论不能直接得到,那么继续引导——证明全等之后你可以得到什么,推理着推理着结论就出来了. 每一步都让学生自己“走”,“征服”这一难题后,成就感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一定还想“征服”更多难题.
一旦学生发现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均是自己一步步参与其中获得的,便会激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强烈的兴趣影响下,他们会摸索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在今后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时顺利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善用“口头禅”,促使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
从学习内容特点出发,可帮助学生总结一些“口头禅”,促使他们建立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型.
如因式分解是与整式乘法相反的两种运算,学生很容易混淆,因式分解是“积化乘”,整式乘法是“乘化积”. 要让学生认识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可用简单的六字进行概括,了解区别,但难点在于因式分解. 目前我们学习的因式分解方法并不多,只要求掌握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偶尔会有其他组合情况,例如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混合练习中,为了让学生快速找到适合的分解方法,笔者教学生熟记“一提二套三组四分”,即拿到题目,先看有没有公因式,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常规的就是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如果都不是,那就考虑第三种情况——十字相乘法. 但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最后一步,即“四分”,这个“分”就是“分解”,学生的错误往往是不能分解完全,所以第四步是提醒学生检查是否可以再分解,一定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 这既是做题过程,也是检验过程.
运用一些口头禅,会让学生拿到试题便有思路,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也可以减少错误. 例如错误频频的有理数加减法,注意“同号相加最简单,异号相加大减小”,这里的“大”与“小”,指的是绝对值的大小. 通过口诀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能帮助学生减少错误.
参与“一起学习”,重视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态
教师在教学时,可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预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预估难点、易错点等,从而进行教案研究. 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教师负责提供学案,其他的都由学生来负责. 通过预习,询问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仔细阅读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试着解释,并请学生分析一下典型例题,尝试着做题,基础内容都由学生来“掌控”. 教师则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一起学习”更注重的是学习过程.
例如,教学“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时,题目很长,学生也没有耐心读完,那么由教师读题,选择重要的语句、一些情境简单概括,对于表示等量关系的词句,则语气适当加重或停顿. 例如下面这道题:“十一”长假期间,某旅行社接待一日游和三日游的游客共2200人,收取旅游费200万元,其中一日游每人收费150元,三日游每人收费1500元,问:该旅行社接待一日游和三日游的游客各多少人?这道例题,最关键的是4个数据,这道题读起来分为两段,前面一句是一个等量关系,后面三句是一个等量关系,同时读“万元”时加重,提醒学生注意单位转换. 题目“听”懂了,读题“读”完了,学生马上就会找到等量关系,能一下子列出正确的方程组进行解答.
教师在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在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合理的教师点拨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并形成发散思维,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总之,数学是灵活的,不能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课堂要“发展”,教学要“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主线,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 好奇的“疑问”,让学生来“帮忙”解答,满足学生小小成就感的同时,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再畏惧重重. 思维的发展与培养非常重要,课后,学生会“沉迷”于思考难题,而不是看到难题就放弃,因为他们真的喜欢数学,喜欢钻研,而不是为了完成作业. 学会独立思考是成功的一半,是检验自己是否掌握知识的唯一标准. 空余时间,他们会自己寻找难题充实自己,跟教师一起讨论. 这样的兴趣,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不出来的,但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恰当地进行培养与引导. 所以,笔者选择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混”在他们之中,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从心理上寻找并发掘他们对数学的喜爱,授之以“渔”,陪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发现数学的乐趣,将数学思维发展到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