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以江西师范大学等三所师范类院校为例

2019-03-08 09:10邹显林陈雅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业本科调查结果幼儿教师

邹显林,陈雅丽

(1.南昌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2.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起始阶段,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学前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收获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受传统思想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源一直不太理想,在这些非自愿选择本专业的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中,大部分学生毕业时面临着较为艰难的矛盾选择。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选取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三所师范院校中的200名2018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200名调查对象中,男生6人,女生194人。

本研究坚持质和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笔者根据研究内容设计了效度和信度较高的调查问卷,整个问卷共16道题,里面涉及到毕业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就业意向以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此问卷从2017年12月份开始发放,对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三所师范院校中的200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完成了问卷调查工作。截至2018年4月,收回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收回率为90%。访谈法是笔者按照访谈提纲对部分学生和任课老师开展的开放式谈话,其中一些谈话内容是笔者利用课后时间与部分同学的随意谈心聊天中获得的信息。文献资料法主要是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最后对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访谈内容和调查结果进行梳理、整理和分析,作为本研究的重要数据。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结果

笔者根据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南昌市某三所师范院校中的200名2018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专业情感、就业准备、就业意愿、就业地点和择业标准五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专业情感方面

表1 关于专业选择的调查结果

表2 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招生生源并不理想,200名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是被调剂进这个专业的,出于个人自愿选择该专业的毕业生仅占13.19%。由此可以得出,当初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当初对学前教育专业不了解,专业的选择不是学生主动选择的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问到毕业生这四年下来你是否喜欢学前教育专业这个问题时,回答满意的毕业生有83.11%;选择“不满意,不喜欢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占10.31%。由此可以得出,虽然当初大部分毕业生的专业选择并不是学生主动选择的结果,但是通过大学四年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绝大部分同学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并且具有了较为强烈的专业认同感。

(二)就业准备方面

表3 何时开始就业问题的调查结果

表4 为就业做了哪些准备的调查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在就业准备方面,大部分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处于茫然无知状态,并未考虑就业问题;而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开始着手为就业做准备。由此可以得出,我们的学生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就业准备意识较弱。从表4可以看出,有83.6%的学生是通过提高成绩和获得相应证书来为就业做准备,而仅有16.4%的学生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就业做准备,学生比较注重理论学习,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三)就业意愿方面

表5 毕业后的去向调查结果

表6 就业渠道的调查结果

从表5中可以看出,考研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选择;回答“求职去幼儿园”的毕业生仅仅占20.9%;转行选择“小初中教师”有19.2%。不管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或是其他方向,这和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收入、个人兴趣爱好有很大关系。但由此发现一个问题,经过4年学习下来,毕业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到了提升,很多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但是愿意从事幼儿教师的学生却很少。从表6可以看出,就业渠道方面,选择学校推荐和家人帮助的学生占了76.3%,说明学生在就业渠道中对学校的期望值较高,对学校和家长有加强的依赖心理,同时也反应出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

(四)就业地点方面

表7 就业地点选择的调查结果

从表7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户籍所在地或中小城市,仅仅只有9.7%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去沿海一线城市。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选择留在户籍所在地或者是中小城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毕业生的自信心不足,缺乏拼搏、闯荡的创业勇气,走进大城市的动力不足,就业观念相对传统陈旧。

(五)择业标准方面

表8 就业单位性质调查结果

表9 薪酬期望的调查结果

从表8可以看出,毕业生对于就业单位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公立幼儿园,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进幼儿园工作都希望能进有编制的公立幼儿园,少部分的毕业生能接受留在私立幼儿园。而且部分毕业生表示,之所以选择公立幼儿园原因是有较好的社会地位,能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尊重,而且社会福利较好。

表9调查统计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待遇的期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很小部分的毕业生能够接受每月1000-2000元的薪酬待遇。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问题梳理

通过对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并对调查结果和访谈内容进行精心整理、总结,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就业准备不足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缺乏正确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迷茫状态,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动力不足。大三、大四时,同学们渐渐体会到了就业压力,开始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学习。然而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大部分同学希望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获得相应荣誉证书,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忽视了技能技巧的训练。所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钢琴、美工、绘画、舞蹈等技能略显偏弱。

(二)就业观念狭隘

在回答“你会选择在哪里工作”问题时,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的是在家乡或者临近的中小城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愿意到一线城市或者是沿海城市去发展,这说明多数毕业生渴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所以大部分毕业生趋向于在家或者是与家较近的中小城市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毕业生身上存在严重的传统意义上的求稳心态,缺乏拼搏、敢于闯荡的精神,就业观念较为保守。

(三)择业标准太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同学们对薪酬期望值集中在4000元左右,而这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说,在学前教育行业期望4000元左右的薪资是不太切合实际。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毕业生对薪资十分看重,对职业的选择具有功利性,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现实,许多毕业生只是按照自己的期望值,没有根据职业特点和社会要求作出合理的薪酬期望。另外,大部分毕业生希望能进入公立幼儿园工作,享受社会福利待遇,追求安稳工作状态,而不愿意进入私立幼儿园等其他性质的幼儿园,就业期望较高。

(四)职业选择偏向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被调剂进该专业的学生,一开始就缺乏专业认同,大部分学生对于学前教育的专业选择具有模糊性或者强迫性。但是毕业发现,大部分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学习收获非常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在毕业生就业意向选择方面,不少毕业生却选择了与学前教育不太相关的职业,他们大多认为幼儿教师工作辛苦,工资福利较低,不受社会大众尊重,从而选择放弃幼教行业,出现严重的职业选择偏向问题。

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意向问题应对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身上出现的种种就业意向问题,与政府部门、传统观念、职业地位和学生自身认识息息相关。下面将从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提出建议:

(一)政府方面

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发挥主体责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关注和支持。第一,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当前,学前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面临着投资少、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幼儿园优秀师资短缺、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参差不起、“入园难、入园贵”等突出问题。政府部门应将三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统一规划实施;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资金支持体系;要求各地政府认真履行学前三年义务教育职责,并视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给予奖惩。第二,实现学前教育立法。政府部门应牵头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问题与现实需要深入调研,并想方设法创造一切条件制定《学前教育法》,明确规范学前教育的责任、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办园条件、经费投入、教师责任与权利、教师待遇等重要法律关系问题,以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在法律的保障下健康发展。第三,积极推进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公立幼儿园的建设力度,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社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真正让青年一代年轻人真切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社会方面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特别是农村人对幼儿教师带有极大的职业偏向,认为幼儿教师就是一位高级保姆,是“孩子王”,负责照顾好幼儿的安全和吃喝拉撒,不需要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的专业教育,导致幼儿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如何改别这种现状呢?第一,要树立典型,加强优秀幼儿教师的形象宣传。幼儿教师工作时间长,还同时面对几十个孩子,工作压力非常大。在这种高强度和低待遇的境遇下,一些优秀的幼儿教师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培育了一批批健康、优秀的孩子。对于幼儿教师中的先进分子,要加强宣传力度,将优秀幼儿教师的真实形象全面地展示在社会大众面前,引导全社会去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深入了解幼儿教师这个群体,增加幼儿教师在社会大众心中的曝光度,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形象。第二,要正面引导,改变社会大众对幼教职业的传统认识。幼教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幼儿教师是最可爱的辛勤园丁,全社会要尊重这群“可爱的人”和这个“光辉职业”,要对这个特殊群体和特殊职业进行大力宣传和正面引导,改变社会大众对幼教职业的传统认识,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第三,要联合行动,形成“三位一体”的互动平台。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应做到互信合作、互动有序。社会应给予幼儿园足够的信任空间和支持力度,让社会舆论成为宣传幼儿园、宣传幼儿教师的重要力量;家长应信任幼儿园老师,尊重幼儿园老师,让这种信任和尊重成为幼儿教师工作的动力,成为滋养幼教事业的丰富养分。

(三)学校方面

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定向需要经历时间考问和思想博弈的过程,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为此,高校要做到:第一,做好专业认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大部分是被调剂进来的学生,进大学时专业思想不稳定,对学前教育专业缺乏了解,容易产生厌学、弃学等学习问题,高校应该及时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进行专业启蒙教育和专业认同教育,让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今后的就业有明确方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迷茫状态,促使其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第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毕业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在大一、大二处于较为迷茫状态,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学生急切希望得到教师们的帮助和指导。事实上,大部分高校生涯教育缺失或者实效性不够,迫切需要高校在生涯教育方面下真功夫,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前做”“精细做”,让每位学生带着目标学习。第三,做好就业指导教育。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式一片光明,但是怎么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值得研究的话题。对于高校而言,在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简历制作、求职技巧、面试礼仪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给予及时指导,促使学生打开求职窍门,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

(四)学生自身方面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决定了青年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职业的选择。青年学生是学习和就业的主体,找什么工作?如何才能找到好工作?这些问题与学生的自身努力密切相关。首先,需要加强专业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学生想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得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兴趣。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群体中,出于兴趣爱好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如何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除了高校加强专业教育以外,学生自身的主动适应是最根本的教育途径,学生在适应中应不断加强对专业的认识,在深刻认识中改变原有观念。其次,需要自我定位,确定职业方向。大学教育不应是仅仅为了促进学生就业的专业教育,而是为促使青年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和学会交际的通识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可以胸怀“幼师梦”,也可以憧憬着“白衣天使梦”,还可以梦想成为“宇航员”等。无论在校青年学生心中装着何种梦想,都需要根据自身专业定好方位、把好航向,为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奋力向前。最后,需要自我修炼,提升就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门类,学习内容包含了舞蹈、钢琴、美工和讲故事等技能课程,还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重要理论知识,这种“技能+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个人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和提升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本科调查结果幼儿教师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本科基础素质培养实验平台设计初探
面向机械类专业本科职业应用教育的课程建设——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今日中国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