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还未能充分经历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因此,对教材,对教法,对学生进行深度研究,指向的是学生的数学发展。具体方法有:解读文本之线,打通教材编写的脉络;寻求教者之线,推敲适合学生的教法;基于学生之线,循着思维的发展前行。
【关键词】解读文本 寻求教法 基于学生 三线相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基于这一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或部分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不管是类似于揭示“规定”的教学,还是后续内容提前来教,都应该让学生经历深刻的学习体验,感受其数学本质,使之在学习冲突中不断地向数学“规律”迈进,从多样复杂的现象中看清其本质,感受到数学的简单,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理性的学习态度。
那么,如何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呢?
一、解读文本之线,打通教材编写的脉络
教材的文本内容都是静态的,浓缩的,作为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细细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在联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1.理解教材编写结构,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需认真钻研教材,既要熟悉本课内容,又要熟悉本册内容,还要熟悉相邻年级的内容,甚至要熟悉整个小学阶段的内容,整体把握各部分内容,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及教材编排意图。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图》。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会从情境图中找动物,并且把这些动物分类排成一排,然后我们可以把各个小动物的个数统计在这样的表中(如图1),这就是我们最初学习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板书:统计)。到了二年级,统计表中的小动物变成了动物的名称,添了“合计”栏,而统计图中的小动物变成了一个个小方块(如图2)。把这些小方块垒起来,旁边标上数值,这就变成了三年级学习的条形统计图(如图3),再把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变一变,压缩一下,把最顶上的点连成线(如图4),这就是折线统计图,四年级学习的内容。四年时间,我们学了很多统计知识了,统计图变了好多了,那咱五年级又准备变什么呢?
教学本课时,正是利用了教材间的联系,在原有基础上变一变,使学生获得新知。为很好地展示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前,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掘教材之间的联系,把已经学过的一至四年级的统计知识理一理,变一变,串成一条线,使学生清楚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变化,对学习下一部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对比不同版本教材,沟通知识呈现方式
教师能否整体把握教材,不但体现在能否纵向把握知识脉络上,还体现在能否横向沟通知识联系上。教师要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不同版本的对比等方式,科学解读教材的变化。
如,解读新旧教材的变化: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中的“解方程”,原先的教材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变形求解的,新教材的解方程的变形依据是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即等式的性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改动呢?通过对比初中教材和小学教材,发现了改编的原因:原先小学教学简易方程,其实是用算术的思路求解,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重新学习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又如,不同版本教材的变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个单元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以及小数的近似数几个部分,与苏教版不同的是加了小数与单位换算这节内容(如图5和图6)。
而苏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下册开始,以“长度单位”为例认识了一位小数后,接着编排了例题“1元2角,3元5角可以写成多少元”,并在习题中安排了单位改写(如图7)。在五年级上册安排了试一试(如图8),苏教版教材虽然并没有用专门的章节来教学单位换算,但是却分散在不同的单元,以习题、试一试等形式穿插进去。如果教师能经常阅读并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那么,处理这些习题和试一试的时候,完全可以借鉴人教版的方法。
二、寻求教者之线,推敲适合学生的教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课的内容,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解读。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找寻适合学生的教學方法。
以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课为例,不同的教师就有不同的教学:
【教师A】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师:46÷2=?你想怎么算?
生1:每班先分得2筒,是20个,再分得3个,合起来是23。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先把( )平均分成2份,每份( ),再把( )平均分成2份,每份( ),最后,把( )和( )合起来,就是( )。(如图9)
师:46÷2=?可以用竖式计算。请你试一试。
师:你们觉得哪种写法更能清楚地表示出分两次的过程?(如图10)
师:我们在分小棒的过程中,是分两次来分小棒的,为了体现这个过程,数学中规定,我们写竖式的时候也要分两步来写。(如图11)
教师A教学中结合分小棒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分两步除,然后通过对比学生的竖式,强调竖式书写也要分两步。
【教师B】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师:1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生:把一捆小棒拆开来,和6根合起来是16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8根。(如图12)
师:4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生:先分4捆,再分6根,最后把他们合起来。
教师板书竖式,强调分两次。(如图13)
师:5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你准备分几次?
生:先把4捆小棒分成2份,每份两捆,再把剩下的1捆拆开来跟剩下的6根一起分成2份,每份8根。(如图14)
师:56÷2=?也是分两次除,竖式分“两层楼”写,那么再回过去想想,46÷2=?的竖式怎么写比较好?(如图15)
师:同学们写出了两种不同的竖式,那么,哪种写法更合理、更规范呢?我们先放一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56÷2=?该怎么除?竖式又是如何写呢?
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图10左边的写法,教师B调整教学过程,先复习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再把首位能整除的和后一堂课“首位不能整除”的内容都放在一堂课中教学,这种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两层楼”书写竖式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数学规定”,针对这些 “规定”,教师通常采用直接告知或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以“规定”为理由而让学生强行识记。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中就会积压着越来越多的“为什么”,他们会觉得数学教师“不讲理”。其实,这些“规定”背后,也有着其合理性缘由,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就能发现其更为丰富的内涵。我们在教学时,也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或部分经历“规定”从无到有的形成的过程,揭示“数学规定”背后的奥秘,让学生领悟“数学规定”。
三、基于学生之线,循着思维的发展前行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一切皆应为学生服务。他们有太多的“为什么”,且有弄清这些“为什么”的强烈需求。我们的数学课堂须站在“学生立场”,要主动弄清学生在课堂中的所思、所想、所惑,并保护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需求。课堂上,我们要顺应思维发展的轨迹,带领他们探索,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并在他们的疑惑处进行适时启发和点拨,启发他们进行分析与推理。
1.基于学生视角探寻“原点”
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在生活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就是在已有知识基础这个“原点”上逐渐提升的过程,脱离了“原点”,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徒劳。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视角分析学习者“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并以此来设计、展开教学活动。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小数。瞧!赛跑的成绩,我们的身高、体重、体温等。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根据需要便产生了小数。一起来回顾一下,你能说说1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3分米呢?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0.5米吗?桌子上有一些材料你们可以自己选用。(如图16)
师:课桌的高比5分米多2厘米,也就是52厘米,52厘米是多少米呢?你能继续分吗?(如图17)
对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认知“原点”非常重要。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学习过程自然流淌,虽有波澜或坎坷,但学习者能主动而勇敢地学习,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真正具有生命力。
2.立于学生立场打造“圆点”
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学生的学习是真实发生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让教师感受到的。他们眼睛受智慧启迪发亮,凝神静思,神情专注,一只只手臂高高举起;他们有兴趣,喜欢做,主动获取,积极操作,合理应用。
(1)真实操作,增加学生活动经历
课堂上,学习是真正发生的,不是学生在学习上顺着教师的思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断尝试,在一次次地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很多老师都用教学课件,展示了3面涂色、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位置。(如图18)
但这样的教学,其实只是填鸭式的展示,缺乏想象力的孩子可能还是没有懂。为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老师专门制作了教具(如图19),让学生真正操作,真实体验,感受规律。
(2)适时留白,唤醒儿童内心觉悟
课堂的适时留白,能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走进课堂,体验矛盾,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最后交流体会水到渠成,在讨论交流、辩论说理中发展思维。
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你能任意写一个小数,然后在直线上写出来吗? (如图20)
在认识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抛出很多练习,而是抛出问题,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在找一个又一个数的过程中知道数的意义、位置、顺序等信息,犹如文章的布局谋篇,一气呵成。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才能去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升华到美的境界,让课堂显得更充实,更有生机。
3.朝向学生发展驶向“远点”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教师要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增设思维孵化的契机,让学生在思维演变的路上慢慢孵化、生长,向“通过数学学会思维”的方向发展。
如,教学一年级“100以内的数”一课时,“九十九添上一是多少?”通常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类推往下数,九十九,就是9捆小棒再多9根,再加1根就需要把9根合起来再捆成一捆,并且有10捆捆成一大捆,就是一個百。也可以这样教:在学生数一个十,二个十……的时候,对应的出现一个水滴,按顺序排好,直至九个十,十个十是一个百。(如图21)
这样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数的排列顺序,也隐含了数轴的雏形,渗透了物数对应以及数的大小、无限性等,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可以引导学生在享受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对数学学习产生一份积极的情感,其活动积累的体验会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建构数学思想方法的后劲。
理解文本,寻求教法,基于学生,这样“三线相融”式的教学,使教师的眼光不局限于教材,而是站在数学学科本质的高度去教学。正是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课堂,沉入课堂,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深度发展,把学生真正带到知识和思维的更高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戴俊.“约定”未必“俗”成——数学约定性知识的教学意旨[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4(12).
[3]庞舒勤.源流式教学:赋予数学知识自然生长的力量[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2(4).
[4]匡金龙.数学课堂:让知识自然生长[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3(9).
[5]包晓燕.简约至真:课堂教学就是一幅中国画[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