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兵
在《小学教学研究》编辑部提供的“创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选题下,我们将方向选在了我校的“全科教育”。
“创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领域,我校于各个课程板块(包括国家课程内部)都有其相应的分支体系,这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创意课程”,既各美其美,更共美大美,在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健全的未来国家公民——这个从起点到愿景的过程中——挥发着教育的功用和课程的魅力。
可以说,学校靠课程存在,是课程成就了我们,还有未来。
但不是一切标新立异的都是“创意”或“课程”,也不是凡是拼圖进来的都是“创意”或“课程”。这是因为在历史积淀基础上紧扣时代脉搏、站稳未来立场、赋予价值眼光的“课程”,显然需要综合统筹域情、校情、生情、师情以及校长的“辩证功利观”。此所谓南橘北枳。
另一方面,我们应有这样的经验,从“创意”也不一定能到“课程”,因为创意常常夭折。因此,我们更愿意把课程建设的心血和汗水称为“课程创生”,或“创生课程”。
那么,回到篇首:我们为什么要提供我校的“全科教育”作为“创生课程”的代表?本组理论、实践的文章可以让读者对此咀嚼回味,包括什么是全科教育、它的理论支架是怎样构建的、如何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向前迈步,等等。
读者如果读后“问中有问”,那是极好。教育者应该始终存有追问之心,追问是思辨的肇始,也是“创生”的生命。
现在,有两个问题可以让我们对教育保持优雅的追问姿态:
——小孩子该怎样长大?现在的小孩子又是怎样长大的?
如果还不够,那么,附加一个问题:
——这些年来长大的小孩究竟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