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 274100)
肘关节是常见的儿童骨折位置,是因肘关节存在复杂的结构,平片上存在较多骨质重叠现象[1],不容易检测出隐匿性骨折,进而导致漏诊。本次纳入目标是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因肘外伤行X线检查未发生骨折患儿,报道X线诊断小儿肘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效果。
此次数据统计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因肘外伤行X线首次检查未发生骨折患儿,经再次诊断之后50例得到明确诊断,以是否发生隐匿性骨折进行分组研究,将有隐匿性骨折患儿作为实验组,将无隐匿性骨折作为参照组,一组纳入25例,参照组,女性患儿12例,男性13例,最大年龄16岁,最小年龄1岁,中位年龄(8.21±1.32)岁;实验组,女性患儿 13 例,男性 12例,最大年龄15岁,最小年龄2岁,中位年龄(7.54±1.33)岁。比较验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无分析意义存在。
本次研究诊断中应用philip DigitalDiagnost65EN型号DR进行处理,选取患儿肘关节正侧位进行检查,诊断骨折:X线诊断首次外伤肘关节患儿的正侧位上的骨折线比较明显,此时显示出骨折。将诊断明确的骨外肘关节外伤患儿作为分析目标。判断隐匿性骨折标准为:对患儿首次开展X线检查未存在明确骨折的需要在2至3周后开展X线平片复查,此时存在骨膜反应,因此显示为隐匿性骨折。判断脂肪垫征的标准,如标准肘关节侧位片诊断患儿时肘前脂肪垫厚度超过4.81mm,限制关节屈伸活动,肘关节腔内存在积液或者血液,此时显示为脂肪垫征阳性。
观察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肘关节损伤患儿的隐匿性骨折情况,分析骨质结构、脂肪垫改变等状态,对肘关节隐匿性骨折经X线诊断征象进行分析。
本次涉及研究的48例肘关节损伤患儿所有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对肘外伤患儿骨皮质丘状突起率、肱骨前线阳性率、皮质凹陷征象率、骨小梁中断率、脂肪垫征阳性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 X2检验,P<0.05,统计学展现数据参比意义。
数据研究发现,实验组肘外伤患儿骨皮质丘状突起率、肱骨前线阳性率、皮质凹陷征象率、骨小梁中断率、脂肪垫征阳性率对比参照组各项数值对比,P<0.05,统计学展现数据参比意义。
表1 实验组和参照组肘外伤患儿X线征象对比
儿童各项骨骼发育还不是十分成熟,且儿童处于活泼好动时期,如不注意可能损伤肘关节,严重的可能引发骨折[2,3]。发生骨折之后需要予以患儿进行处理,确保骨折迅速愈合,但如不能合理处理隐匿骨折,可能耽误骨折愈合时间,严重的可能发生急性骨折或者功能障碍。患儿发生肘关节外伤经X线检查脂肪垫翘起属于隐匿性骨折的主要征象。正常前脂肪垫一般处于冠状突窝上[4,5],并且鹰嘴窝中隐藏后脂肪垫,脂肪组织为其主要成分,属于肘关节囊的一种内组织。在患儿关节内出现骨折之后,因关节渗出或者出血引发脂肪垫翘起,脂肪垫征阳性为主要表现。在诊断中脂肪垫征阳性是肘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唯一的表现[6-8]。
研究发现,实验组和参照组肘关节隐匿性骨折患儿在骨皮质丘状突起率、肱骨前线阳性率、皮质凹陷征象率、骨小梁中断率、脂肪垫征阳性率方面具有显著分析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X线诊断小儿肘关节隐匿性骨折存在明显的征象,值得临床医师深入分析,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