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英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医院CT/MRI室,内蒙古 024005)
肝癌是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具有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的特点。而经动脉入路的介入化疗栓塞术是当前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而介入手术治疗中肿瘤病灶的定位引导十分重要[1]。本文选择CT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型(DSA)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引导,对不同方式下检查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共84例,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且经穿刺、手术或病理学检查确诊。排除弥漫型肝癌者、恶液质患者、术前AFP检测阴性者、术前化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癌门脉侵犯者以及碘剂过敏者。所有患者中男51例,女 33 例;年龄 42-76 岁,平均年龄(55.23±7.46)岁;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58例、转移性肝癌22例、肝硬化4例;肝功能分级:Child-A级73例,Child-B级11例。
采用SOMATOM Sprit SIEMENS多层螺旋CT对所有患者行CT扫描。具体扫描参数:管电流为580mA,管电压为120kV,层厚为5mm,螺距为1.375,矩阵为512×512。常规CT平扫,自肘部静脉将80-100ml的碘海醇(对比剂)以4ml/s的速度注入。注入完成约25-30秒后可行动脉期增强扫描,50-55秒后,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扫描工作结束后对获取的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在介入治疗中对所有患者均行DSA检查,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在DSA下将穿刺导管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并进行化疗药物灌注。同时,注入碘海醇(对比剂)20ml,注射速度为5ml/s,并将导管置入腹腔动脉,行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碘海醇注入0.8秒后行图像采集,采集过程持续20秒,观察并记录肝动脉期的图像特点。
统计并记录患者术前2种检查方法发现的病灶数量以及尺寸,同时对病灶供血血管数量以及肿瘤实质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术后不同方法检查的碘油沉积图像以及范围进行分级,1级为清晰,2级为比较清晰,3级为模糊。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X2检验,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以t检验,等级资料选择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方式,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84例患者中CT检查共发现病灶136个、供血血管215条;DSA检查发现病灶121个,供血血管143条;CT检查病灶与血管发现率明显高于DSA检查(P<0.05)。见表 1。CT检查统计肿瘤平均最大径为(2.79±0.31)cm,DSA 检查肿瘤平均最大径为(2.85±0.26)cm,两种检查方法的肿瘤大小不存在明显差异(t=1.670,P=0.096>0.05)。 CT 检查能够对肝肿瘤实质性进行分析,而DSA检查方式无法完成。
表1 两种检查方式下发现的肝脏肿瘤病灶以及血管情况比较(n)
介入治疗后CT检查136个病灶全部显示,DSA显示病灶为131个。CT检查碘油沉积图像显示效果明显优于 DSA 检查(P<0.05),见表 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下术后碘油沉积显示情况的比较(n)
肝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疾病早期不存在明显的典型症状,在中晚期则表现为明显的腹胀、肝部疼痛、低热、消瘦等。在临床治疗中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较多,而介入方式则为常见的治疗方式[2]。但是肝癌病灶的血液供应情况较为复杂,在介入治疗中DSA常规影像学检查无法提供准确有效的图像,也无法显示肿瘤实质。所以选择更为有效、清晰的介入治疗影像学辅助方式,对于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CT检查方式的病灶发现为136个,供血血管215条,相比DSA检查的121个与143条明显增加,表明CT检查肝癌病灶更加准确有效,同时还可以反应供血血管的情况,对于肝癌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前的资料参考有更高的价值,同时CT检查在小病灶检查方面还具有明显的优势。两种检查方式统计的肿瘤平均最大径无显著性差异,可能由于DSA图像中小病灶在大病灶附近存在图像重叠,或者肿瘤范围较为模糊的情况,导致肿瘤大小检查无明显差异。而同时CT影像学检查在清晰度较高的优势之外,还能够显示肝脏肿瘤的实质性情况。在介入治疗术后的碘油沉积显示结果中,CT检查的肝脏肿瘤病灶图像模糊仅4个,较为清晰45个,清晰87个,相比DSA检查图像质量更高。表明CT检查介入术后碘油沉积的情况相比DSA优势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CT影像学检查方式能够有效明确肝癌的肿瘤情况,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可以显示较小的肿瘤病灶以及病灶供血血管,同时对于介入术后碘油沉积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可以作为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辅助影像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