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培育:意义、挑战与路径

2019-02-22 14:34江,赵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亲和力新工科工科

鲍 江,赵 强

(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08)

一、“新工科”视域下培育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意义

在经过“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之后,201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新工科”相较于传统工科而言,它是以新经济和新产业为背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和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调共享为途径,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多元化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1]。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在“专”与“通”等能力要求优于传统工科,更要注重对“新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工程伦理意识、生态意识、法治意识、全球视野等综合素养的强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他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论断,既有目标指向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就目标指向性而言,一堂“入耳、入脑、入心”的思政课应富含着思想与温度。有着思想魅力与情感温度的思政课自然就具有了亲和力,容易被学生所吸纳与接受,也更容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现实针对性而言,强调不断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直击当下高校思政课现实困境。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就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4]只有营养的思想素材而缺少美味技巧的烹饪使得思政课成为学生认为的“水课”,出现了“选了不来、来了不听、听了不信”的现象。所以,培育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主要着力点,是确保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抓手。

教育的目的不应是培养工具化的“人”,而应在任何时候都关注“人”的主体价值。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引导处于“拔节孕穗期”青年大学生培养价值理性“人”的灵魂课程。“新工科”之“新”,在于人才培养理念新、要求新、途径新,在守正与创新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将家国情怀、工程伦理意识、绿色意识、全球视野等价值理性内容融入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新工科”人才必备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整合思维。推进“新工科”的内涵建设,必须切实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以推动思政课亲和力建设为着力点,使思政课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为“新工科”协同育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工科”视域下思政课亲和力培育的挑战

富有亲和力的课堂应是通过教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对象等基本教学元素协调有序地体现出来的。在“新工科”的视域下,思政课亲和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于思政课教学与“新工科”卓越工程人才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相脱节,进而弱化了思政课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设计缺乏亲和力

“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着重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新创业、沟通协调等核心素养,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势应对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的新发展,在以工程技术改造世界的同时,主动肩负起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将卓越工程人才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但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却背离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导致思政课堂上学生获得感不足,没有“增值”喜悦感,思政课教学缺乏亲和力。有的教师忽视“新工科”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忽视对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培养,没有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的有机统一,用“说教”代替“思考”,过于强调结果的目的性而忽视了过程的学思性,弱化了学生对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有的教师违背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以所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旗号不顾教学实际而盲目照搬照抄新的教学方法,甚至沉迷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而忽视教学内容,本末倒置,走向另一种极端,以“迎合”来代替“亲和”,过于看重形式的创新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精神实质、时代价值等轻描淡写,使得思政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解不够深入,教学偏离教学大纲,在“守正”与“创新”中出现偏差。这些状况的出现都是对思政课正向强化“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缺乏深入理解,使得思政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出现“满堂灌”、教学过程“泛娱乐化”,忽视了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丢失了马克思主义真理魅力,学生获得感自然较低,思政课堂也就缺乏亲和力。

(二)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

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加速进行,知识更迭迅猛发展。依据“新工科”卓越工程人才核心素养,交叉与融合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与着力点。我们需要围绕知识结构的交叉与融合,推动教学多元化发展,构建“工程能力+人文素养”的核心素养体系。

思政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的重要一点表现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陈旧,与“新工科”内涵建设不协调。“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既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做大做强,锻炼扎实的工程能力,又必须注重对世界政治格局、工程伦理道德、法治意识、生态意识、绿色意识、经济常识等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重构“新工科”通识课程体系。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限制,在新知识方面裹足不前,对如信息化、智能化、新经济、新产业等与“新工科”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愿去深入了解,用单一知识结构进行课堂教学,满足不了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需求。有的老师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没能做到有的放矢,不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无视不同专业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渴望差异度,导致了学生自认为与自身关联不大的教学内容讲授时出现“思想抛锚”现象,使得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热情,“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三)教学手段简单,教学过程缺乏亲和力

“新工科”在新理念的思想统领下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性等特点。围绕“新工科”特点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思政课也要合理设计,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教学手段的简单化与学生对教学形式新颖化要求形成了现实矛盾。伴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大学生对于信息化、智能化的理解更为深刻,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更多的是碎片化学习。而思政教学更大程度的还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没能合理把握好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线上线下教学依然没有有效的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的参与式、探究式、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受用面不够宽广,影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实践教学也难以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多的是以参观红色景点、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等形式开展。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不彻底,忽视了跨行业的创业孵化基地等专业化的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批判性思维、多元知识整合等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思政课理论教学手段的单一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封闭,不仅制约了“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使得思政课教学丧失活力,使有意义的思政课变得“没意思”,整个教学过程缺乏亲和力。

三、 “新工科”视域下培育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

(一)适应“新工科”协同育人新需要,加强师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新工科”强调“交叉与协调”。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在“新工科”背景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首先是从完善教师综合素质做起,推进思政课教师的多元知识融合,以适应“新工科”协同育人的新要求。

一是聘请相关专业优秀专家担任思政课特聘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视阈下,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与相关人文素养的结合。事实上,聘请一些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优秀专家承担思政课相关内容的教学,同样也是加强“新工科”与思政课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相关领域专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经历,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鲜活的案例更具体“可触可感”的成就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引作用。二是加强专职教师对“新工科”核心知识的学习。思政课教师在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之外,也要围绕“新工科”加强核心知识如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方面的学习,构建与新工科相协调的多元知识体系。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探寻思政课立德树人与“新工科”核心知识的契合点,提升学生在思政课中对“新工科”知识的获得感,拉近学生与思政课的心理距离,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二)适应“新工科”学科专业新结构,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的标准与新的要求下,“新工科”更为强调协调与创新,强调基于未来卓越工程人才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构建交叉知识结构。因此,思政课教学要想适应“新工科”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针对性对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显得极为重要。

一是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培养“新工科”人才价值理性。工程教育的目的异化为培养工具理性的人,即教育鼓励学生通过“理性计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甚至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日益弱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诉求、价值关怀、道德规范[5]。“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既要具有扎实工程技术,又要注重塑造工程伦理意识与提升人文素养,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对涉及工程伦理道德、创新创业、家国情怀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如“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创新驱动发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城市群”建设等内容时,应特别强调“新工科”人才秉承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要的使命与责任,服务国家、关心民生,将家国情怀内化在具体实践行动中。二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增强思政课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同专业的专业特质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应有意识地找寻不同专业在卓越工程人才核心素养上的侧重点,使不同专业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找到教材内容与学生思想诉求的结合点:如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将工程伦理道德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环境专业的学生针对目前的环保形势,分析国家发展理念,让学生感悟自身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责任,树立严谨求实的工程设计理念;化工专业的学生可以重点聚焦“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工程教育;建筑专业学生在海绵城市、森林城市的设计中加深对“创新”“协调”的理解。诸如此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也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将“新工程”人才核心素养理念在思政课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守正”与“创新”中增强对思政课的亲和感。

(三)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新工科”新理念,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着重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批判性思维、信息整合、沟通协调等核心能力。强化“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能力为中心”培养,必须实现教学方法上的转变,立足学生中心主体地位,在多样化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推动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未来的工作》报告指出:到2020年,对工程人才“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需求(36%)将远远超过对“认知能力”的需求(15%)[6]。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抓住“新工科”对学生教学地位和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大胆采用依托信息技术的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握教学过程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原则,给予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角色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协调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让有意义的思政课也“有意思”,实现教学过程的亲和力。二是构建“线上+线下”思政教学模式。“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推动新工科视域下的思政课亲和力建设,离不开对于“互联网+”的充分利用。作为网络“原住民”,当代青年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日常生活、思想交流的重要场域,因此,我们应占领互联网场域,突破传统教学空间,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交融,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根据青年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特点,大力推动MOOC、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形成网络学习社区,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更便捷的交流互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字素养的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蕴含时代气息,凸显思政课的亲和力。

(四)适应“新工科”实践教学新范式,拓展实践平台

“新工科”具有创新性、开放式等特点,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破除制约“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壁垒来强化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在“新工科”实践教学新范式要求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应立足于构建“大思政”格局,以共享模式为理念,拓展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搭建专业实践基地共享平台。“新工科”的建设搭建了各种创业实习基地、跨行业的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服务中心等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开辟了新的空间,在协同育人理念下,应从“大思政”格局出发,既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的重要性,又要摒弃对这些实践基地“单一专业技能实践平台”的狭隘认识,将其作为相关“新工科”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做到实践平台共享。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机制改革,在具体工程实践操作中提升品格素养,使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工程伦理道德”“生态意识”“法治意识”等“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与自身成长成才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二是重视实践创新创业平台。作为“新工科”核心素养之一,创新创业能力也是新工科建设与思政课教学内涵交汇点之一。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形成联动机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深化创新创业内容,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问题意识,形成科学严谨的学识态度与温暖深邃的人文关怀,保证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知识传递中传递价值引领。

猜你喜欢
亲和力新工科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