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医用胶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2019-02-20 09:12,*,,,,,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胸膜胸腔镜医用

,*, ,, , ,, ,

(1.绍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2.心胸外科,3.病理科,浙江 绍兴 312000;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浙江 杭州 310000)

随着CT在胸部体检中的广泛应用,临床肺小结节(最大径≤30mm)检出率逐年增高。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是肺小结节的主要治疗手段[1],术前定位肺小结节方法多样,其中Hook-wire是目前最常用的定位方法,但定位钩脱钩造成定位失败是其最主要的不足[2-3]。近年来,医用胶定位方法逐渐应用于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本研究对比医用胶与Hook-wire在肺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其并发症相关的风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6月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的107例肺小结节患者,男49例,女58例,年龄23~80岁,平均 (57.7±11.4)岁。纳入标准:①肺小结节最大径≤30 mm;②无明显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③拟穿刺路径中无明显大血管、肺大疱及其他重要组织结构;④凝血功能基本正常,全身情况可耐受胸腔镜手术;⑤获得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根据术前定位方法不同分为医用胶组(88例)及Hook-wire组(19例)。医用胶组男36例,女52例,年龄29~80岁,平均(59.0±10.3)岁;6例既往有吸烟史;86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2个结节,共90个结节。Hook-wire组男13例,女6例,年龄23~75岁,平均(52.0±14.4)岁,其中8例既往有吸烟史;均为单发病灶,共19个结节。

1.2 术前定位 采用Siemens Emotion duo双排CT引导穿刺,根据胸部增强CT图像选择穿刺点并设计穿刺路径。对医用胶组采用Chiba Biopsy Needle 22G穿刺针(COOK公司),将针尖置于结节旁,距结节边缘5~10 mm范围内,经CT扫描确认针尖位置后退出针芯,以1 ml注射器经套管针注入医用胶(α-氰基丙烯酸正辛脂胶,广州白云医用胶有限公司)约 0.25~0.30 ml,注射完毕后立即拔出套管针,穿刺点敷贴包扎。对Hook-wire组采用Dualok LWO107 20G乳腺穿刺针(BARD公司),将针尖置于结节内或结节边缘,经CT扫描证实后退出套管针,使定位导丝的锚针充分展开并勾挂住结节,对导丝体外部分进行敷贴固定。定位完毕后再次复查CT,确认医用胶形成的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硬化结节)与肺小结节的空间关系(图1)及Hook-wire锚针与结节的空间关系(图2)。

1.3 胸腔镜手术及病理检查 定位后将2组患者送至手术室,均行全身麻醉,健侧单肺通气,于患侧腋前线间第4或5肋间进行长约3 cm切口作为操作孔,通过卵圆钳和/或手指进行探查,于患侧腋中线第8肋间戳孔置入胸腔镜。对医用胶组患者通过视觉或器械触诊找到医用胶水结节,再根据术前胸部增强CT图像显示的空间位置关系,对相应肺组织进行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对Hook-wire组患者通过轻微提拉引导钢丝来明确病灶位置,再行肺组织楔形切除;如结节位置较深或不便进行楔形切除,则进行肺段切除。对组织标本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如病理切片提示浸润性腺癌且病灶较大(结节实性成分>50%,最大径>20 mm),则进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

1.4 观察指标 术前记录病灶位置、结节最大径、结节与胸膜的距离;术中评价术前定位是否成功(定位成功指胸腔镜术中能够准确找到病灶);术后记录病理结果(结节良恶性);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气胸、肺出血、局部疼痛及咳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并发症及各个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灶位置、结节最大径、结节与胸膜的距离及定位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年龄(t=-2.020,P=0.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χ2=4.765,P=0.029)、吸烟史(χ2=5.112,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位置、结节大小、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结节良恶性及胸腔镜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组术前定位成功率均为100%。医用胶组中37例(37/88,42.05%)、Hook-wire组中15例(15/19,78.95%)发生一种或同时存在多种并发症,见表2。医用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肺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ook-wire组(χ2=8.518、34.870,P均<0.01)。

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并发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位置、结节最大径、吸烟史无明显相关(P均>0.05);定位方法为总体并发症(P<0.01)、肺出血(P<0.01)、局部疼痛(P=0.033)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节到胸膜的距离(P=0.022)为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子,见表3~7。

医用胶组患者胸腔镜术前定位区域硬化结节处术后病理表现见图3、4。

3 讨论

随着临床对肺小结节检出率的增高,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术前准确定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亚甲蓝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定位方法,其缺点是易弥散,导致术中定位困难[4]。金属弹簧圈定位效果较好,但气胸、肺出血、定位弹簧圈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7.78%~41.67%[5-6],且弹簧圈价格较为昂贵。Hook-wire定位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定位方法[7],其主要不足为定位后需尽快手术(一般在3 h内),且约4%患者可能发生定位针脱钩,导致需转为开胸手术;此外,Hook-wire定位钢丝固定于患者体表皮肤,造成患者不适且活动不便,还会增加并发症风险,气胸、肺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5.8%~45.6%和6.0%~36.0%[8-10]。

表1 2组肺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注:病灶位置、结节大小、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病理结果比较,医用胶组n=90,Hook-wire组n=19;胸腔镜手术方式比较,医用胶组n=88,Hook-wire组n=19

图1 患者女,63岁,右上肺结节,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医用胶定位,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高分化腺癌 A.术前CT平扫示右肺上叶小结节(箭),最大径约5 mm; B.于CT引导下将穿刺针头端置于肺小结节旁5 mm(箭); C.注射医用胶后,CT显示肺小结节旁医用胶形成直径约9 mm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箭)

图2 患者女,47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结节,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Hook-wire定位,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高分化原位腺癌 A.术前CT平扫示右肺上叶小结节(箭),最大径约6 mm; B.于CT引导下将穿刺针置于肺小结节旁2 cm(箭); C.Hook-wire双钩展开后,CT平扫证实Hook-wire导丝钩挂住结节(箭)

组别气胸肺出血局部疼痛咳嗽医用胶组(n=88)28(31.82)8(9.09)3(3.41) 3(3.41)Hook-wire组(n=19) 5(26.32)13(68.42)3(15.79)0χ2值0.22234.8702.4880.003P值0.638<0.010.1150.960

表3 总体并发症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4 并发气胸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5 并发肺出血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用胶主要以α-氰基丙烯酸正辛脂为主体,结合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成分,遇阴离子物质(如血液、体液、组织液等)可迅速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固化物,临床主要用于黏合切口、防止出血,生物安全性良好。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定位肺小结节时,将医用胶注射于结节周边5~10 mm范围内,胶体固化形成硬化结节,便于术中医师通过手指或器械触及结节,且不易移位。

医用胶定位的并发症主要为气胸、肺出血、局部疼痛及咳嗽。本研究中,医用胶定位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ook-wire定位,且肺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主要原因包括:①医用胶定位穿刺针管径(22G)较Hook-wire定位穿刺针管径(20G)更细,对肺组织及小血管损伤小;②Hook-wire定位后,其定位钢丝固定于胸壁,随患者呼吸运动发生位移,增加对针道内小血管的损伤,易导致出血;③医用胶对针道具有黏合作用,可防止渗血。本研究定位相关并发症中气胸、局部疼痛、咳嗽的发生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医用胶常用剂量为0.5~1.0 ml[11]。本研究使用剂量为0.25~0.30 ml,亦取得较好定位效果,定位肺小结节成功率为100%。注射后医用胶即刻填充于肺泡及周围间隙中,虽然生物安全性良好,但随时间延长,其周边肺组织可发生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炎性反应。增加医用胶用量时,由于其聚合时挥发气体,可导致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发生率约63.0%[12]。本研究中,医用胶组咳嗽发生率仅为3.41%(3/88),可能与用量较少有关。对距离胸膜较近的病灶,用量过大时医用胶可能反流入胸腔,刺激胸膜产生疼痛症状,还可影响病理取材。对距离胸膜<30 mm的病灶,医用胶用量0.25 ml,距胸膜较远 (≥30 mm)病灶用量为0.30 ml,即可满足定位需要。

表6 并发局部疼痛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7 并发咳嗽相关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图3 患者男,49岁,右肺下叶小结节,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医用胶定位,并发少量肺出血,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癌 定位区域病理检查见肺泡扩张、融合,内见出血灶,并见淡红染蛋白渗出液,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HE,×200) 图4 患者女,56岁,右肺下叶小结节,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医用胶定位,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 病理检查显示定位区域扩张肺泡腔内炎症细胞聚集,炎性渗出、坏死灶形成,周围肺泡组织间水肿,间隔增宽,成纤维细胞增生(HE,×200)

相对于Hook-wire定位,医用胶定位的另一优势为可明显延长手术等候时间。临床应用Hook-wire定位后,一般要求在3 h内手术,以减少定位针滑脱概率;而采用医用胶则可在手术前一天甚至前数日进行定位注射。

本研究的不足:①未进行随机分组;②Hook-wire组样本量偏小,主要由于前期进行小样本研究之后,临床医师偏向使用医用胶定位,造成组间样本量偏差较大。

总之,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通过CT引导医用胶定位肺小结节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安全经济的优点,且相对于Hook-wire定位在术前等候时间、并发症、患者舒适度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猜你喜欢
胸膜胸腔镜医用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开窗式胸膜活检的临床价值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