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地理作为地理科目中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整个地理学习中重要的一环,“万丈高楼平地起”,初中地理作为万丈高楼的基石,学习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还关系到学生以后的中考成绩。所以,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地理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努力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的学习水平。因此,本文以初中七年级地理为例,从课堂氛围、学生差异、知识梳理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所以,在初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識运用能力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为学生着想,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全面理解,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的知识重点和学习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注重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一直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思想,课堂氛围严肃、枯燥、死板,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活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效率低下。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进行《海陆变迁》这一节的学习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单调地进行重点知识讲解,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就会感觉自己没有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这一节所讲的知识兴趣不足,印象不深,需要课下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多媒体来对几万年的海陆变迁做一个动画的演示,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地球神奇的转变所吸引,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对于这一节的知识点记忆深刻,就会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 采用因材施教,弥补学生短板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我们针对的是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来进行教学,这是一种适合班级教学的方法,但是,也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对理解力比较高的学生在上课时可能会因为重复讲解已经理解的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第二个问题:对理解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讲解过于简练,不容易听懂,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弥补学生短板,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节时,首先我们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一下课文,在课堂上时,我们可以快速地对这节课的知识和重点进行讲解梳理,让学生自由提问,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和不懂的地方,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对已经理解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习题的练习来巩固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和提升,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成绩。
三、 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框架
初中的地理知识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新的知识需要运用到以前的知识来作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和总结,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将以往的知识关联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成绩。
例如:在学习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下梳理,把本节的考点梳理出来:1.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2. 七大洲的分界线;3. 主要的海峡;4. 世界之最等等。用小标题式的进行知识总结,那么当我们在以后学习地理知识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小标题式的提问来引导学生对这一部分进行复习,比如: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呀?学生通过对小标题的联想,就会回答:“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知识梳理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地理作为初中课程中参加中考的科目,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地理学科本身,更关系着每一个学子的未来,作为初中地理的任课老师,我们每一个人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在新时代大环境的要求下,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如何强化教学重点,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尽心研究探讨的课题。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唐俊锋.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高考,2017(30):149.
[2]张敏.新课改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4).
作者简介:
郭蓉,云南省临沧市,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青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