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晓勇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时,新时代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改变了人的生存状态,重构了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形成了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网络空间、网络身份,乃至虚拟网络社会已初见端倪。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来说,网络时代的来临,必然要求革新教学理念,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网络思政新课题。
许多高校顺应网络时代发展潮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的不同层次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各级、各类精品课程体系建设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现代网络技术,智慧课题建设取得相当成绩。部分高科技企业也将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出现了一些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成功案例,如超星尔雅、爱课程、网易云课堂、慕课网等等。同时,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从教学实践来看,高校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并没有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潮流;思政课教师队伍对现代网络教学的认识不充分,不能很好地使用网络教学平台、驾驭现代网络教学过程;部分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走出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自主性学习,对高校网络教学的获得感不强;此外,理论界将现代网络技术融于思政课教学的研究还不充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
第一,海量信息是网络时代的显著特征,思政课教学资源在现代网络技术支持下获得极大丰富。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增加,央视以及各地方电视媒体专门拍摄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节目,如央视的系列专题片:《辉煌中国》《巡视利剑》《永远在路上》《复兴之路》《大国工匠》《信仰的力量》《必由之路》等,还有一些特色栏目,如《开讲啦》《朗读者》等。这些专题片和特色栏目在电视上播放的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中随时下载浏览。部分新媒体视频网站投入不少精力制作“讲好中国故事”的系列作品,手机APP等应用学习平台纷纷建立,如学习强国等。一些传统报纸的网络版部门也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显著贡献。
网络空间中可以及时获取各种动态信息,比如全球新闻热点、国内社会发展话题、高校周边焦点等,以此作为思政课的教学资源,设置教学过程中的讨论话题,将单调的理论阐述转变成灵活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讨论,让理论变得鲜活起来。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让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网络时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其开放、共享特征使得思政课教学资源更加便捷、高效地传播,同时避免了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的重复与浪费。一方面,网络资源共享特征推动知识共享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对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加大投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通过项目资助、成果推广、各类竞赛等多种方式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开放、整合、共建、共享是高等教育协同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一些传统远程教育机构向现代网络开放大学转型正是这一诉求的体现。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恰恰提供了这种及时、便捷、有效的教学资源共享技术支持。
思政课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网络共享教学平台,如最新的教学大纲与构思、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网络精品公开视频教学资料等思政课教学素材,结合自身所在学校的特点,嵌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此外,通过自由浏览、学习其他学校网络共享教学平台的教学实践情况,教师可以熟悉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给所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更好地驾驭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前期教学准备工作,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微博、QQ等现代网络技术工具第一时间获得课程学习所需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持续丰富和易于获得,提升了学习效率。
第三,网络时代可以跨越时空,突破时空限制,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资源的自主性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习惯和喜好,自由地安排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众所周知,每学期初,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张课表,明确这个学期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教学和学习的信息,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特征,网络时代则提供了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实现教与学的过程。
此外,网络时代飞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这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不断涌现的各类社会现象和思潮加以阐述,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很难充分展开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使得理论讲授容易变成单调、苍白的说教。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打破了上述限制,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编辑上传课程教学的相关辅导资料,如课前知识、专题辅导、案例分析、时事讲坛、延伸阅读、练习题、模拟测试等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延伸学习,从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四,网络时代提供了丰富的交互手段,为思政课课内、课外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提高师生互动环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在传统课堂之外联系便捷,及时进行教学互动和协作学习,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学生既可以通过网络教学交互平台获得需要的教学资源、学习指导,实现独立学习,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话题讨论,实现协作学习。同时,由于网络交流具有隐匿性、平等性,教与学的主客体关系不再泾渭分明,学生可以成为解惑者,如一些著名的科普网站(科界、果壳网等)中有一些志愿学生一直从事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科普宣传活动。在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交流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朋友和指路人。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者,学生成为了教学资源建设的参与者。网络时代提供的丰富、便捷的交流手段,助力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网络技术支撑教育、教学已经显现强大的优势和潜力,但网络时代去中心化的趋势给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发挥提出了新课题。要实施思政课网络教学,必然要解决好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者融合问题,无论从高校的顶层制度设计,还是从网络教学管理来看都要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出发,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系统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
融入网络思政理念,合理修订思政课教学大纲,加强智慧课堂建设,提升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首先,传统课堂教学要渗透网络教学元素。思政课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讲授的同时,利用手机APP等移动终端随时插入问题讨论、练习题、简单问卷调查等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加传统课堂吸引力。
其次,网络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按照课程为单位统一组织思政课网络教学,设置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对应的网络教学班,引导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在网络教学班中同步设置与传统课堂教学进度相一致的教学内容,规定学生必须要阅读的电子文字材料、观看的视频资源、参与的专题讨论,以及完成的作业和练习,同时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出延伸阅读指导,并在网络教学资源库中提供索引帮助。
再次,实践教学在构建多层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创新网络虚拟实践教学模式。在完善思政课社会体验式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专业实践教学等实践教学体系上,探索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方法。比如组织学生带着实践任务浏览各类革命教育基地网站、中国传统文化名镇网站、中国现代著名企业(工程)网站等。作为虚拟实践教学活动成果,学生实践报告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示,也可以在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公共平台公开。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链接当下火爆的抖音、快手等App,对思想政治理论虚拟实践教学内容加以精心设计,吸引学生加入到虚拟实践教学活动中。
过程化考核体系强调学生学习的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同时关注学生自我评价和即时评价。但该考核体系极大地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师资队伍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传统的过程化考核体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落实,很难实现以目标导向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用网络技术全面改造过程化考核体系,提升思政课过程化考核的效率和针对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首先,将现代网络技术接入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建设性使用手机APP,建立传统课堂教学大数据。教师进行专题讲授的同时,在手机APP上设置练习题、抢答题、讨论题,以及问卷调查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不需要站起来面对全体同学表达自己的思想,产生思想负担;课堂中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和发言效率。在网络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宽松、平等,能够让学生敢“说”、愿“说”、乐“说”,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同时,接入网络技术的传统课堂,不仅仅只有教师解答学生的疑惑,其他同学也可以利用手机,在网络平台上及时答疑解惑,既帮助了其他同学,又能达到实现自我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传统课堂氛围。此外,网络技术的使用,易于获得传统课堂学生学习情况的大数据也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工作量,真正构造出思政课过程化课程考核新体系。
其次,加强思政课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思想引领效果。目前各类网络教学平台已经相当成熟,但这些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往往自成体系,虽然在持续改进,但依然近似于单向度的远程教育,直接接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还有很多困难。同时,网络时代去中心化、去主体性愈演愈烈,各类社会思潮通过新媒体不断涌现,要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同时需要教师及时学习网络传播新手段,甚至成为微博“大V”,抖音网红,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转变成易于新媒体传播的叙述方式,并结合分析最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精心雕琢,主导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
再次,建设多层次思政课数字化试题库,切实改革一卷定终身的期末考试模式。数字化试题库是完善思政课过程化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分类教学的重要支撑。数字化试题库不但要实现网络无纸化考试,减轻教师期末改卷工作量,还要建设多层次、分类试题库。比如:传统课堂中的随堂练习题库、章节单元测试题库、学生自主测试题库、期末考试题库等,通过合理利用不同层次的数字化试题库,融入整个思政课教学过程,形成过程化考核的量化成绩单。在此基础上,既实现了思政课过程化考核目标,教师又可以根据这些量化成绩单对教学内容进行持续改进,学生也可以及时进行自主学习总结。更进一步,将试题库每道题目进行难度评估和标注,增加试题库的主动选择性,让思政课分类教学和分类考核齐头并进。
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证,是落实教学模式、过程化考核模式改革的重要支撑。教学大纲、教案、讲稿、教学计划都要进行系统化的整体设计,特别是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首先,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大纲,厘清能力、知识、情感、素质四个教学目标的落脚点。及时学习和借鉴思政课教学研究前沿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加强教学研究。明确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系统规划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式,科学设置课堂教学专题与网络教学必选、自选内容,推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形成课堂、网络、实践教学一体化实施方案。
其次,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形成网络教学资源超市。第一,建设思政课教学专门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以所在学院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发挥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快、联系范围广的优势,努力构建思政课教学信息交流、成果分享、问题讨论等独具特色且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网站。第二,搜集、整理、建设与课程相关联的网络资源,包括课程学习延伸资料,如:背景知识、理论导读、名家讲坛、专题报告、时事分析等;还包括课程学习直接资料,如:大纲、教案、课件等文档、影像资料,重点制作、上传思政课网络专题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录制专题微课或微视频;还包括各类练习题、思考题、模拟试卷等内容。第三,建立师生动态交互系统(网络教学班),以每学期每位教师所带班级为单位,根据课堂专题教学内容设置网络学习具体内容,突出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强化与拓展;组织建设网络课堂讨论题、练习题、试题库和课程调查方案、调查问卷等教学资源,为思政课网络教学提供资源支撑。
最后,建设思政课课程教学团队,探索建立教学团队内部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提升教学水平的整体合力。一方面,教师必须树立团队化和专业化发展意识,比如思政课网络精品公开视频的制作往往是由具有教学经验丰富、镜头感强的明星教师主讲,但其他教师在视频制作规划、内容编排、讲稿编写、视频后期制作,以及相关宣传方面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建设按照思政课课程、明星教师划分的教学团队外,更应该探索建设按照教学功能划分的专门性教学团队,比如:专题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建设团队、实践教学团队、网络课堂教学管理团队等。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助力思政课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管理、评价等教学保障方面的挑战。高校要持续更新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构建教育、教学大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切实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思政课教学步入良性、稳定、长效的运行轨道,更要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构建全面质量保障体系。
首先,网络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校园网硬件基础上的技术开发与运用,校园网络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思政课网络教学效果,特别是网络数据量几何级数增长的现实,需要高校持续高投入智慧校园建设。高校在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要突出智慧校园建设;在编制年度教育经费使用计划中,要专门列出网络教学建设的教育经费,持续升级校园网络软、硬件环境。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有顶层设计理念,紧跟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网络教学进行顶层设计创新,制定符合所在学校实际的网络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增加网络教学相关规章制度,协调和指挥高校网络教学活动。
再次,高校需要建立专业的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研究中心(或相似机构),深入研究本校学科、专业、课程等特点,购买或开发适合本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本校网络教学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在学校其他部门的支持之下,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整合全校的力量推进网络教学的改革,甚至可以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共享网络教学实践成果。
首先,探索制定思政课网络教学规范,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统一的网络教学标准,并制定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检查和考核制度。针对四门思政课的不同教学特点提出网络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意见。细化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指标,并配套奖惩措施。同时定期对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行为进行检查和考核,并以总结网络教学活动的效果,为提升网络教学管理水平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
其次,在教学任务、教学计划、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对网络教学部分要进行额外的规定,并从教学工作量上适当加以支持。如除了对传统课堂、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进行规定外,还要制定详细的网络教学计划编制规范;在教学检查过程中,要设立网络教学班的专项检查,教学督导要根据网络教学标准督查网络教学实施情况;在课程考核过程中,要纳入网络教学成绩,并对权重要进行统一规定;在设立教学研究项目时,要专门设立有关网络教学研究和推广的教学研究项目,并对相关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持续资助。
再次,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运用等方面培训。思政课教师除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素养外,还应学习现代网络传播理论,持续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熟练驾驭网络教学平台,顺畅地与学生进行在线沟通交流,熟悉录制、编辑专题教学视频等网络教学必需的技术性操作方法。
最后,探索教师队伍的分类发展机制与评价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精神,以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网络教学运用与管理方面等为主要素,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分类发展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发全体思政课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推动网络教学向深层次发展,发挥教师各自的教学特点与专业优势,形成团队合力,全面提升现代网络环境下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