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兴,李 含,于世成
(1.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英国巴斯大学,英国 巴斯;3.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坚持“八个相统一”为高质量教学把脉。“八个相统一”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1]
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我国强国路线图,作为与产业联系最为密切的高职教育,必须勇担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双高”建设计划,明确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
在此形势下,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塑,研究探讨全课程协同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形成“大思政”课程体系,即“双高”计划下全课程协同“大思政”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专业全课程“大思政”协同、全方位一体化育人的创新实践,这既是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的现实要求,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具体落地落实落细,对于实现“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双高”建设计划,作为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又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和职业教育提质攻坚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赋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教育建设发展新目标和新任务。[3]至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一年来,关于“双高”计划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相关研究更多关注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内涵发展、国际化、体制机制等方面,较少有“双高”与思政结合的专项研究。
关于“大思政”的研究,可追溯到2008年,早期研究更多专注于网络思政与传统思政结合的“大思政”,或全员参与学生思政工作“协同创新”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或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或是与“三全育人”相结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自2012年开始,出现结合通识教育、创新创业、顶岗实习、校园文化、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大思政观”或“大思政转型”方面的研究,及思政教师的主体性与辅导员、团委、党建等工作相结合的“大思政”研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
随后,上海高校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进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6]自2016年底开始,关于“课程思政”“课程育人”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2017年底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要一体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7]之后,全国各地陆续有高校开始研究实践“课程思政”,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才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机统一。但总的来讲“课程思政”的研究实践,以本科高校具多,高职院校偏少,且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课程思政”的理论层面,研究其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以理论为主,实践较少;二是着眼于单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研究较多,呈现碎片化,较少有专业课程体系整体层面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考虑;三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研究,虽然更多关注思政课与其他课的“同向同行”,但对于课程之间的“育人”互补协同和课程体系的整体统筹,及思政课与专业课双向融入研究尚不够深入,对于双向融入在育人层面的分工尚不够明确;四是“双高”计划下关于高职课程思政的研究目前尚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关于课程体系整体层面的研究更少;“双高”与“课程思政”结合,或与“大思政”课程体系的结合,以及“双高”、“课程思政”与“大思政”课程体系的结合研究尚不多,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6][8][9][10][11][12][13]
“双高”建设计划,是通过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落实“立德树人”“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是其根本使命。[2]
但我国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书与育人、智育与德育、技能与品德相互分离的现象,价值引领和道德教育,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门责任,与专业的其他课程没有关系。这种错误与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了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境地。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双高”计划的基本原则就是“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在此原则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毫无疑问,“德技并修”的前提是“德技并重”,必须遵循学生思政品德形成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起全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大格局,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主要的依据。课程体系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14]
因此,结合“双高”计划下高水平专业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变化,本着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理清德育与知识的辩证关系,突出专业全课程育人特点,从多角度、多指向一体化构建专业大思政课程体系,是“双高”建设计划的必然选择。
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程体系,需要遵循“双高”计划关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本着集中与渗透相结合、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关注“体”“面”“点”三个层次。
1.“体”,即整体性、一体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社会发展”“知识发展”“学生自身发展”三个方面重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紧跟知识技能的前沿发展,还要满足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二是从专业整体着眼,系统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要坚持“德”“技”高度相关、辩证统一,坚持德育智育相结合、教书育人相渗透,把加强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培养上升到利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
2.“面”,即四大类课程。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从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衔接等方面,重新梳理高等职业教育普遍涉及的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含通识课、基础课等)、专业教育课和实践实训课(含创新创业课、顶岗实习课等)等四大类课程,从面上确定每大类课程分别承载的育人元素。
(1)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主导作用。不断改革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强化思政理论课育人主导作用和突出优势。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切实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2)增进综合素养课育人的渗透作用。充分挖掘综合素养课思政教育资源和功能,围绕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及专业特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理论和应用领域的前沿问题,打造一批品牌综合素养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3)拓展专业教育课育人的支撑作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本领,还要培养学生与其专业相应的职业道德,更要让学生明确该专业的社会意义以及学生在该领域的特定使命。
(4)延伸实践实训课育人的协同作用。通过实践实训,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和岗位锻炼,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将书本上的职业精神变成可感知、可触摸的东西,深入体会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激励创新意识、民主平等意识等企业思想文化的精髓,逐步增强学生的企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职业实践基础上了解和理解职业精神,在融入企业过程中践行职业精神,把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行动。
3.“点”,指具体的每一门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渠道,以课程思政为侧翼,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将四大类课程面上承载的育人元素进一步细化、细分到每一门课程,发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发挥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每一门课程不同角度、各具指向的育人作用,[15]各门课程育人既整体统一、同向同行、协同互补,又各具特点、互有侧重。
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因此需要从“体”着眼,然后到“面”,再到“点”,逐级细化,从多角度、多指向构建形成全课程、全方位育人、一体化协同的“大思政”课程体系框架。
课程体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标准、质量好坏和水平的高低。[14]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据课程体系来不断完善。从课程体系的单门课程这个“点”开始实践,从“点”到“面”,再到“体”,逐步推进,进行人才培养。从能力本位到全面发展的转变实践,把课程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形成可推广应用的全课程“大思政”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也不断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重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双高”计划提出,要“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2]这些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指明了方向,各专业应针对当前新时代的新要求及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的改变,从专业整体层面重新审视并重塑人才培养目标。[16]
2.梳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以“八个相统一”为遵循,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变化、新要求,“深入考察人才培养目标所蕴含的时代隐喻特征,兼顾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重视形成包括知识深度、能力宽度及认知远度三个方面”,[17]包括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等与高职关联密切的方式,系统探索专业人才培养中德育内容和途径的变化,探讨如何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3.分析专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和途径的变化
探讨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精准扶贫”“互联网+”等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对接区域或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将专业与所涉行业及当前最为深刻变革的产业领域结合,推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转型升级,提高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的对接度,赋予专业发展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有战略高度等等。
4.构建形成全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程体系
按照“立德树人”的原则,从“体”“面”“点”三个层次,构建形成全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程体系。从单门课程这个“点”开始实践,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监督反馈作用,建立体现全课程育人的课程评价体系,并适时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以监督各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情况,及时了解全课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体系方案,优化全课程育人的各环节。
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需要解决“五突出”,即:一是突出思政理论课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打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攻坚战,推进与其他课程育人元素的双向融入;二是突出专业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特点,关注每门课程育人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三是结合“双高”要求和高职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突出通识教育、选修课、职业素养教育等创新育人特点,讲好中国故事;四是突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实训实践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五是突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让全体教师明白“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13]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把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1.理念方面
坚持“八个相统一”“立德树人”,坚持全课程协同的培养理念。将“德技并修”的理念融入大思政课程体系构建之中。区别于以往对专业能力的侧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怀、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2.理论层面
创新“双高”计划下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将“双高”计划与全课程协同“大思政”课程体系结合研究,提出两多(多角度、多指向)两全(全课程、全方位)一体化协同,从“体、面、点”逐步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及按“点、面、体”逐步实践完善的思路。
3.实践层面
探索“大思政”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完善理论,提出的成熟构建模式为高职各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可资参照的样板。
“双高”计划下全课程协同“大思政”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首先应用于某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具体实践,并初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果,推动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评价体系等的进一步开发。
目前正在其他专业进一步试点推广,将惠及学生达万余人;并计划作为“三全育人”具体实践在省内外高职院校推广。形成的构建模式及案例、素材等实践成果将示范带动“双高”计划下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培养具备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个人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全面专业人才,对于推进“三全育人”实践落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