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同向互动

2019-02-11 23:01杨育智安步赢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主体社区农村

杨育智,安步赢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新时代推进农村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基层民主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认识和文化水平推进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增加对基层社会和政府部门的了解和认可,能够进而化解农村社会治理中的诸多矛盾、问题和困难。因此,以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同向互动为出发点,探讨推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方法路径。

一、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内涵与现状

(一)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与现状

社会治理,是指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政府、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等社会多元要素相互协调,合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追求最大化的治理效能,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之目的。[1]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就是通过规范基层行政力量的治理理念,改革不合理的治理模式和方法,使得农村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多元化、参与方式多样化,实现由行政主导向多元共治的转变,进而更加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相比,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不仅是管理形式和方式的变化、更是治理理念、基层政府角色、政府与社会、农民关系的深刻变化。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旨在改革单一的管理主体为多元的治理主体,改革单向度、强制性的管理模式为协商对话、双向互动的运作模式,改革自上而下的线性化关系为相互协商、共同参与的网络化关系。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农村表现更为突出。农村社会面临着治理理念落后、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机制不完善、农民参与度低、信息化应用能力差等问题,行政管理思维仍占主导,其他参与主体的话语表达受限,无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2]为缓解农村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实现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和现代化,应积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理念,改革社会治理模式,使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中。

(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内涵与现状

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这一特定区域内,开发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对社区全体成员的身心健康施加积极影响,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并促进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综合活动。[3]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就是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组织领导、拓宽经费渠道、强化督查机制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投入和发展,进而促进农村居民的文化提升、素质提高和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服务改善等。在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应从学校教育的“补位状态”转向社会教育的“正位状态”,从简单的社区服务转向全面的利益共享,实现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我国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存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公共服务设施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经费短缺、教育内容缺乏且流于形式、居民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且参与度低等问题。[4]这与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存在不小差距,需要从政策引导、经费保障、制度规范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二、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同向互动的内在逻辑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都以推进基层社会民主、增加农村社会活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为目的。同时,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之间是同向互动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能够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持久动力。所以,应当以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两者的同向互动与共同发展。

(一)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学的农村治理机制、良好的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的农村生活环境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民主的农村治理机制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不同农村社会管理模式下的社区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单一的行政式农村社会管理,权利较为集中,基层农民不能很好地参与社会治理,也无法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个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受到压制,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文化进步和受教育权利等核心利益也相对没有保障。民主的农村治理机制鼓励农村居民充分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合理表达诉求、保护自身权益,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推进农村社会民主公平和有序发展,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是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中心,发挥农村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改善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过程。良好的农村社会秩序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社会的良好秩序和和谐发展表现为农村居民的团结互助与共同进步,社会矛盾的有效表达和合理解决,民生福利的不断完善和充分保障等,这些对于农村各类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得以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社区教育旨在促进农村居民的文化提升、观念转变、思想进步、素质提高和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活富足、服务改善等。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在社区居民的观念转变和文化进步等核心利益方面,在农村社区的规范治理和和谐发展等方面,离不开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实施和保障。

(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是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农村基层由于人口比例和地域面积占比最大,其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量级,是推进国家治理,保障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要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正是社会治理创新得以在广大农村基层全面实施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首先,不论是农村基层治理体系重建中对各主体责任的明确和治理水平的培训,还是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中对不同个体诉求的满足和不同服务职能的实现,还是农村公共价值体系重建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主流价值的倡导,都是借助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通过健全的社区教育网络、开放的社区教育资源和丰富的社区教育内容,得以直接或间接的实现和完成。

其次,当前的农村社会治理没有建立起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相适应的现代理念,农村社会治理的组织者囿于传统管理的思维定势,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方式得不到实施,对其他治理主体不认同、不重视或不信赖;农民的参与意识不强,法治、自治、共治的理念薄弱;农村社会组织松散无序,成员数量少,缺乏稳定的专职和专业人才,组织内部发展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因此,现代社会治理理念在农村社会的传播和实施离不开农村社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三、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同向互动的实践路径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有着同向互动的逻辑关系,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能够促进农村社会公平、有序、和谐,保障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有效实施;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以及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持续动力。因此,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双向互动,更好地激活农村社会活力,进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以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为了构建良好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将更多的公共权力分配给农民个人及其他组织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方式共治的开放式治理模式。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包括规定基层政府行为、拓宽主体参与渠道、完善农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的自治能力等。这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活动有助于激发农民和基层组织参与公共生活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农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公共意识等,对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当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建立多元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通过治理创新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首先,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农村社区教育学习者的积极性。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是维护和发展农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解决好农民的合理诉求和重要关切,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群众满意度。基于此,农民才能够物质生活有保障,精神生活有期望,无后顾之忧地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的学习中。也正是这样,才能大大缓解当前农村社会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消极状态和片面想法,“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社区请人参加活动。不少‘被活动者’甚至向社区提出误工经济补偿”。[5]

其次,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保障农村社会教育师资的多元化。农村社区教育创新摈弃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树立相互合作、协同共治的治理理念,将行政型管理转变为合作型治理,引导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业、个人等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中,也必然在多元互动、共治共享的治理方式中开展教育活动。他们也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积极发挥社会各界、学校、家庭、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等一切可利用力量,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方位辅导、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农村社区教育的主体全员化、育人全程化、教育全面化。

(二)以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新时代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满足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以更新先进的治理理念,改变传统的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就是以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促进终身学习为目标,充分发挥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区农民全面发展、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价值。

首先,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公平和多元。农村社区教育利于转变传统的权力本位观念,将社会、市场、公益组织、社区和个人等主体置于平等合作、共同参与的关系中。通过各主体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整体规划、管理监督、课程建设、资源整合等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充分体现农村社区教育的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进而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农村社区教育的激励、督查、约束和评估机制,促进其基本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统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使不同主体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形成有效的相互依存与合作关系。

其次,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能够培养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农村社区教育一方面通过公民意识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式培养农民的权利意识、公共精神和责任观念;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教育事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新型教育载体和社会治理技术,创新教育方式与学习形式,构建便捷的网络数字学习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创造更多样、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社区学习能力,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提高社区和社会治理能力。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是将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理念转化吸收和外化于行的过程。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强调以人为本和多元合作的治理方式,通过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协调的基本原则,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促进个人发展和社区进步。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依靠多元行为主体的互动合作,改进社会运行方式,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通过共享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和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之间是同向互动的逻辑关系,农村社会治理创新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动力。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只有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同向互动,立足农村实际,强调以人为本,坚持多元合作,才能激发民众情感共鸣,推进农村社会进步,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主体社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