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芬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高校作为传播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开拓新思想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和遴选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享有有利条件,也面对各种挑战。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正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的同时,国内外形势也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尤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而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必须立足社会实际、适应时代要求、解决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
为了扎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于2017年8月签发并公布了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随后,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提出了五个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途径和四个项目资助计划。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3]全国各地和高校也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制度,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为了继续打好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全面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8年,教育部实施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中又提出,要努力造就数百名政治坚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中青年理论课教师。
近年来,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中心,建立了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培养体系。每年安排多期省外实践研修和省内培训,将马克思主义学科人才纳入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实施学术带头人的“十百工程”、教学名师工作室等项目,培育了一批教学科研骨干。
2017年,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举办了江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全员培训,全力推动了广大思政理论课教师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追求真知、探索真理,勤修师德、当好“人师”,热爱事业、热爱学生,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学养深厚、学生热爱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国各高校都不断地制定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政论、时政节目也积极地推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传播的理论成果。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会上,总书记开篇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经过长期努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求真务实、精于业务、勤于育人、乐于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先进典型。在政治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都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工作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勇于担当职责使命,守土有责,具有甘为人梯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工作任务,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把奉献精神融入到工作之中,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在学习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不断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从学习中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自身的力量,切实让学习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刚需”。
何为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创新、完善过程给予充分的自信和肯定,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理论价值的认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理论自信是充分认同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自主认知,是对社会主旋律所倡导的理论持有坚韧信念、执着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思想原则。”[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理论展开的,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坚定的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少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缺失理论自信,导致他们信仰迷失、工作动力缺失,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一个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员相对稳定。近年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规模虽然不断壮大,但是人员流动较大也成为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队伍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稳定,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双重身份,例如,很多高校对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认识和制定保障措施不够,高校决策者往往认为辅导员仅仅是一名管理者,却忽视了他们的教师身份,从而在很多方面存有不畅通问题,最终使高校辅导员走向其他纯行政管理岗位。
除了思政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日常工作存在多粗放而少内涵的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不多。特别是具有理论支撑、经过实践探索和产生一定效果的教育管理经验不多。二是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对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色彩鲜明的学科,而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很多都是靠经验摸索,而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用于实践中的却不多。三是新方法欠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和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没有很好地将网络教育、创业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用于具体的工作中,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目前,虽然绝大部分高校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也有所壮大,但是这支队伍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一是队伍的职业认同感薄弱。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业认同度不高,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高校辅导员就业时,选择这个岗位,有的仅仅是把这个岗位当成了进入高校工作的“中转站”,却没有把辅导员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二是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平时主动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不主动、不深入,学习仅停留在完成学习任务,而发挥对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更是不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5]面向未来,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搭建一个可行的平台,健强工作队伍,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成果,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新时代,加强和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必须要站在立德树人这个战略高度,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队伍评价体系,健全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大力提升队伍的核心素养,推动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学校一定要群策群力,合理部署,构建理论自信教育机制。通过借助国家提出的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例如“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学习活动,探索将类似的学习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丰富教育模式和方法,构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与内容,不断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勇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规律,将理论自信与实践自信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承担了如《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灵魂课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对自我的身份有一个坚定的认同,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自信。如何增强他们的自信,除了国家层面要做好各种设计,出台各类政策以大力促进思政课教学,社会也要认同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各高校不仅要严格落实中央的有关文件要求和标准,更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文件。学校党委不仅要把这支队伍作为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来使用,也要精心培养这支队伍,合理地制定出考评机制,实事求是地提高队伍待遇,让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何为专业化?“专业化是指把工作依赖觉悟和经验上升为更加依赖科学理论,把握规律,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6]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评价体系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必须要立足科学化,用科学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大力提高有关工作的实效。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围绕科学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系统科学,所以,必须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开展。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政工作,具有教育和管理两个层面,因此,全面借鉴管理学、教育学的思维和方法去开展工作,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走进学生心里,能否让新时代的大学生真听、真信并用于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中,有一个重要层面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关系。所以,无论是辅导员,还是思政课老师,都可以利用教育学现成的理论成果,去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交流互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要的一方面,例如,学生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大量的精力,所以,工作中也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力争简化程序、规范事务工作,同时,也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拓展工作形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构建一个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是通过梳理评价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等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状况的价值判断”。[7]因此,要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以提升工作质量为中心,构建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必须是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把握新时代的正确政治方向、遵循内在规律,同时又体现人本价值取向、突出长效运行等特征。其次,制定这个评价体系,还必须要处理好即时评价与长效评价、整体评价与局部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等关系。基于上述两点,我们在工作的开展中,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才能构建诸如高校实践育人质量评价机制等评价体系,形成有标准、有方法、有反馈的一个完整评价格局,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遵循。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必须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社会竞争力,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从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出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坚定理论自信、职业自信,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队伍的理论素质、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各高校也要尽快制定出适合自身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工作评价体系,围绕提升核心素养这个主题,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长发展的职业规划,最大限度地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事业凝聚人,争取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