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2019-01-30 08:18贺艳斌王金胜杨金香许学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课堂

贺艳斌,王金胜,杨金香,许学华,高 慧

(长治医学院药学系,山西 长治 046000)

自2012年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元年以来,我国慕课建设已呈燎原之势,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有多达460余所高校参与建设了3200余门慕课,数量上已居世界第一[1],这还不包括数量更多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育部为更好地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促建良好的政策环境,2018年初认定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计划到2020年将这一数量增加到3000门[2]。面对这一潮流,广大教师如何应对值得深思。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里“三传播”“三塑造”恰恰正是“教”和“育”的最好诠释。在当今慕课教育背景下,教师怎样避免只有“教”没有“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新人,培育什么样的人,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慕课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早在本世纪初,时任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的康宁就曾在“网络化与大学教育”一文中提到:“网络化下的未来大学将趋于大学的地域性消失、高深性趋弱、综合性丧失”[3]。十余年后蓬勃发展的慕课正是这一趋势最好的体现。当前,各类慕课平台已成为学习化社会的服务站和主导全球知识传播、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巨型开放机构。在这里以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为最高理想,从而实现人的多样化发展和个性的全面解放。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非能力培养,大学教学也更侧重于教导[4]。

对于学生而言,慕课背景下可从各种在线课程,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从书本之中、课堂之上。因此,相应的课堂教学不能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满堂灌,更不应是一份PPT一成不变,如此的课堂教学免不了死气沉沉缺乏生气,更谈不上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迫切需要从以往的注重知识传授、注重记忆模式的教学,向拓展视野、增强能力、强化创新的教学转变,这是时代给予的冲击,也是机遇。为此,需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战略性重构,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多样化能力。

二、慕课及移动互联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都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变革。比如“互联网+零售业”催生了淘宝、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催生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慕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纵观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概括起来就是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格局,跨越了时空界限,竭尽所能地透明一切信息,进而对这些行业或产业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使得效率最大化。“互联网+教育”行业亦是如此。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甚至一块多媒体屏幕都不足以应对当前的高校教学。在新媒体联盟2018年初发布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提到,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目前已渐趋普及[5],测量学习的重视、学习空间的重新设计将是高校教学新的趋势。如何构建一个师生共同维系的平等互动但又相对紧密的开放课程平台;如何开展多向选择、无时空限制、以个性化为主、学生为中心的协作型教学模式;如何将单一的以成绩为主导的教育转变为对学生学习大数据的全面挖掘,为他们进行个性化发展以及长远规划,成为高校课堂教学需要面对的挑战。

三、慕课对教师角色定位的影响

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空间,以单纯的讲授为手段,只需将自己准备的内容讲清楚即可,教学之外与学生交流甚少,这种情况常常导致教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很难认全,更谈不上因材施教。这样的课堂,学生以静默或最多回答提问的低效状态来学习,兴趣越来越淡,热情越来越低。因此,应运而生的慕课以及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对大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产生了深刻颠覆,李贵安[4]等人也对教师角色重定位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现代课堂教学场所从传统教室变为了广义的学习场所(如智慧教室、演播大厅等),教师需要从传统教学的“独角戏”转变为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或主持人,而学生由观众变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这样的转变对学生的培养是非常积极的;提升到了讨论或辩论的高效课堂,一定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然而,可以看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求熟悉所涉及的课程知识,更需要广阔的专业视野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另外,《地平线报告》中也提到——教师应提高“数字素养”以应对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虽然挑战重重,但这也给了扮演多重角色的教师许多机会,充分展现他们不同的教学智慧和教育艺术。

四、慕课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

目前,我国多数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根据学校层次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四类,即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和应用服务型人才[6]。因而,各个学校需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产出导向理念来系统设计自己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面对各种优质慕课资源,地方高校不宜全盘接受高水平院校的优质课程,也不可视而不见,而是充分借鉴、吸收,然后融合于自身教学。因而,许多地方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层次探索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贵州理工学院引入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慕课资源,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协同发展的共赢之道[7];西南石油大学王玲等人引入“MOOC+SPOC+翻转课堂”,探索了混合教学新模式[8]等等。这些实践都是慕课背景下地方高校为满足各自人才培养定位进行的有益探索。

五、总结与思考

慕课构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课程,极大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然而,对于地方高校的课堂教学,如果程式化地引进慕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面对面情感交流的缺失、学习互动体验的不够、授课形式适应性的不足以及大规模教学中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分析和教育难以保障的问题[9]。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和方式都在不断发生着变革,犹如多媒体时代对纯板书教学的影响,移动互联时代必将使现代教育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变革。面对慕课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变革,应该做到以下三个坚持:(1)突出主旨,不忘初心。教育的初心即是做好“三传播”“三塑造”,这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应遵循的主旨和根本。(2)突出移动互联,重构教学。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学大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及分析,则会更好地实现教学监控以及个性化教学。(3)突出能力导向,设计教学。地方院校针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能力培养的要求,课堂教学需要进行精心的、针对性的设计,以便因材施教、因需而教。

因此,广大教师投身慕课,并不是为了追赶潮流。百舸争流,只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新时代的力量来实现高校教学的涅槃,更好地塑造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