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基本要求一是调动学生的主動性;二是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是自主学习。
关键词:启发式;参与式;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启发式学习,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参与解决的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自由表达,敢于质疑,主动参与。参与式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实现了教学由单纯的结果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让启发式、参与式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就是教给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迁移规律,巧妙地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的问题,缩短学生已知与未知的距离,给学生架起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降低了教学难度。
一、情景的有效创设,积极营造参与的氛围
课一开始,如何让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呢?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新颖、独特的导入方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生活问题情景的有效创设,能收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同时把数学的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了“玩陀螺的情景”,这一生活情景的创设把同学们带到了游戏的快乐之中,同时也把同学们带进了“圆锥的认识”中,接着我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了生活中“圆锥”图片,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圆锥体就在生活中,圆锥体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情趣与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之中。
二、面向全体师生,让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
小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给学生进行数学参与带来很大的便利。例如五年级下册的《粉刷围墙》就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切勿将自己“置身事外”,而是以一名“学生”的视角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后,以小组的形式对“粉刷围墙”的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如“人工费怎么支付最合理、材料费如何计算得出、什么样的方案才是最佳方案”等等。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培养数学思维、表达能力,进而学会比较和权衡,使数学的参与活动能够深入开展下去。
三、发展个性思维,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发展个性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为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思维方法、技能和技巧的认知结构。首先,教师要预留给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为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形式参与参与,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使参与不断走向深入。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类数学妙题,是前人参与出来的知识成果,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好题材。
在揭示课题之后,我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挖掘隐含条件,然后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互相交流,把自己的解决办法与同学们分享。学生在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汇报,一方面拓宽了思路,加深了理解,另一方面也促使个性化的解题策略得到完善与修正,教师有选择地呈现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以及适当的点拨和补充,通过对几种典型解法的梳理分析,使学生在掌握不同解法的同时,能懂得这些解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形成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构题特征与解法思路的规律性的认识。
孩子的认知方式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孩子探索中出现的多样化的算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促进算法的多样化,在反馈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注重思考策略的反馈。并引导学生将各种思考策略进行沟通,尤其是将画图法与算术解的沟通,使学生非常形象直观的理解算术解的道理,这一过程中将“数型结合”作为帮助学生建模的重要策略。通过“鸡兔”“龟鹤”“车轮”“门票”等不同变式的呈现,使学生初步感知鸡兔同笼问题只是一个“模型”,虽然问题情景在变化,但问题的本质——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内省、自悟中得到提升,自主构建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也就水到渠成了。经过这样的参与方式,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应用意识。这节课多种解题方法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总结提升,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
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然而教师也不能充当“旁观者”。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要随时给予学生思维点拔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提出的问题不能带有明显的暗示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动手实践,大胆猜想,小组交流等。
教师还应紧扣教材,抓纲务本,使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归纳,对于数学定理,公式的引出,要给学生更多尝试“发现、总结”的机会,重视其推导过程,通过实验引导、作图引导、亲身验证等形式进行参与性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金平.让启发式、参与式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