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171)
本文所说的“宏观环境”是指校外环境,研究重点为除学校、家庭外的其它环境因素。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学校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学校教育具有其固有的特点和局限性,没有社会合力立德树人目标难以达成。
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重要转型期,变革和发展带来困惑与迷失。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社会高速运转,可谓日新月异。变迁时期,新问题不断出现,但新的与之配套的制度规范体系尚待完善,表现为政治领域,贪污腐化现象频发;经济领域,钻制度空子的事件时有曝光;社会领域,各种不文明行为不道德事件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理想状态与现实间的较大差距给学生带来选择上的困惑。
第二,新媒体时代到来,某些传媒的负向功能凸显,冲击着学生对于道德和成才的追求。
第三,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多元化的同时带来价值观侵蚀。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学生如若缺乏辨别力易受消极影响。
行动的动力来自于个体大脑中意志的动机,而行为是心理和思想的延续和外化,是具体的外在的客观表现形式。只有“知道”和“行为”相统一,教育的目的才可以说真正实现了。由此,判断教育是否成功,一方面是观察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想,同时也需要观察其行为,且个体持续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更能反应其真实的内心所想。因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影响思想、塑造价值,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影响受教育者,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实际行为与之相符。目前,学校教育受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教育方法虽有多样化,但总体而言,仍以理念宣讲、知识学习为主,导致德育与实践割裂,因而教育成果难以巩固、持久。
另一方面,对“德”与“才”关系认识上的片面性也影响“知行合一”效果的实现。“立德树人”意在强调德同样重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道德的教化和培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可以说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际教育环节上,德和才的教育是割裂的,常见的作法是单独拿出时间分别培养“德”和“才”,这是效果不佳的。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家庭、社会是不可缺少的外部环节。目前,各方有一定“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意识,但实际中,过于依赖学校,将其全部视为学校责任的情况非常严重。家庭的辅助较为乏力,社会的作用更是微弱。因而,时间空间上存在空档,完全的社会合力没有形成,这将使“立德树人”的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部分学生成长于单亲家庭及家庭教育问题的存在,使家庭没有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持,这个问题需要另外系统探讨,在这里集中探讨社会的支持。社会力量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社会环境,而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近年来,教育部门重视产教融合,大力倡导校企合作,但更多的是针对知识应用和技能教育,没有将德育有效融入其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固然应该全面推进个人道德体系完善,但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实际难度较大,高职院校不妨以工匠精神、职业责任感提升作为抓手,以职业道德的塑造推进全面道德品行的提升。
《13海塘调查资料》中划设了长期的圈围规划方案线,方案线距离省际分界线300m左右,总体圈围规划完成时间尚早。因此,建议积极探索北堡、北四滧等中北部水闸先行外移改建的可行性研究,两侧支堤向北延伸,配套做好相关河道疏浚,先行发挥外移水闸排水作用,再逐步促淤造地。
“立德树人”还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展开,高职学生有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共性,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两种类型的高等院校无高下之分。当然也应该看到,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在考试平均成绩上是相对偏低的,文化基础薄弱。这说明至少知识的传统传授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对于这一学生群体是低效的,看书本学理论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在一线教学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也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厌烦情绪。而在自主开展兴趣小组、动手实践、组织学生活动、协助学校处理相关事务的过程中热情较高且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因此,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强制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立德树人”有必要以实践作为实现途径之一。
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因此,专业设置趋近当前的市场人才需求,职业指向性较强。《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2.1%,平均月收入3860元。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的群体占4.9%。其中平均月收入低于2017届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4317元(《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高职学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有社会大环境对于高职生的偏见,有学校专业设置、育人机制的缺陷,有个体忽视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提高质量、提升内涵、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抓住职业教育特点,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必由之路。
伴随网络发展成长起来的这一批学生,网络是其不可割裂的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88亿人。根据调查结果,从年龄上看,我国网民主要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我国网民主要为中等教育水平为主。可见,处于高职学习年龄段的学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高职院校在校生基本为“00后”,他们个性张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思维活跃、有主见、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虚拟世界是他们的重要精神寄托。但是由于心态不稳定、缺乏足够的辨识力、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在网络时代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影响,极有可能导致道德标准弱化,价值观偏向。因此,警惕网络的消极影响,重视新媒体平台在传播正能量中的作用,对于“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学校培养目标、现有问题及学生特点,“立德树人”宏观环境构建应着眼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重视实践的力量,通过企业、行业成为重要的社会支撑,以职业道德培育为突破口,使育人外部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共识,同样也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立德”、如何“树人”,单纯依靠传统的以灌输和考试为主要特点的学校教育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强调整体社会氛围的浸染与熏陶,注重其中蕴含着的强烈教化色彩。
1. 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完善顶层设计
要在全社会构建“立德树人”环境支撑,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德尚德的舆论氛围,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的完善,优化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渠道。要面向未来,立足长效,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机制层面进行科学设计,使“立德树人”工作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德育和整个育人工作统一考虑,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有效机制。
2.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应用新媒体平台,推动网上引导与网下联动相结合
要做好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互联网传播内容的监管力度,需要与相关的互联网管理部门建立协同机制,信息互通、工作互动,共同建设积极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消减网络的负面信息。另一方面需要适应网络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助力思想道德教育。新媒体就实质而言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并无区别,都是精神产品的物质化、载体化、社会化。它的特点在于信息形式的丰富性、传播的高效便捷、与受众的交互性、受众话语权和自主权的扩大。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完全突破了原有的基本通讯功能而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新媒体。
因此,身处数字化新媒体环境,要立足长远、深入思考、迎接挑战。教育工作者尤其需要主动学习研究,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和文化建设的规律,找到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点,真正把网络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
要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应积极探索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思想、增强育人实效。通过支持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等形式,以有效解决德育流于形式,与实际脱线的问题,培养学生将自身成长成才的梦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其中,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以职业技能提升为主要目的的实习实践是非常有效的载体。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将学校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在实践中切实体会“敬业”、“诚信”等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立业”建立“立德”与“立人”之间有效连接的桥梁。具体而言,联结社会资源,引入社会力量,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联合共建,弥补校内资源相对封闭、匮乏的缺陷,创造创新发展、资源联动、校企联合的有效途径。
“立德树人”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协同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空间一致性和时间连续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循环。因此,构建育人环境共同体是必要且重要的,共同体应包含学校、家庭、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大环境。在共同体的建立过程中,探索更和谐高效的互动模式是重点和难点。以目前现状而言,如何发挥行业协会、企业的作用,实现良好的校企互动充满挑战。
“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和现代企业来说蕴含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一模式的巨大潜能在实际推行中并未显现。这一模式潜力的发挥,需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使双方实现共赢,需要学校公益性和企业盈利性的共同实现。在推进的过程中,学校应时刻关注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改变教学模式,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满足企业需求,企业也需承担一定的教育培训成本,比如在提供实习机会时,不再仅仅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的载体进一步多元化,传统意义上需要提供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学习方式被打破,教育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成为持续的、终身的行为。教育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信息、知识等的获得、加工与内化,对于人持续一生的学习完善而言,大众传媒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使主动学习、自我完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使“德才兼备”成为个体内心主动的选择、不懈的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环境构建的并不是说明学校教育成效甚微,而是强调两者都有其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事关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形态,是如何实现新形势下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个体成才与追求德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还必须改变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的评价,提升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影响力,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有重视“德”的更为坚实的坚实基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