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红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更加突出了语文的功能和人文教育价值,要求教师根据语言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掌握语言规则。而“语文味”的提出,正好抓住了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精心朗读课文,品味课文语言,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表达,努力让语文课堂凸显“语文味”,让语文课更有教育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味;课堂教学;朗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078-03
“语文味”这一理念最早是由著名语文教育家程少堂先生正式提出的,他认为“语文味”主要体现在“文体美”“文字美”“语体美”“情感美”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去体味作品、感悟作品、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让学生的身上洋溢着浓厚的“语文味”。
一、在朗读中凸显“语文味”,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知识领悟、理解、积累和学习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核心。语感敏锐的学生,能快速地捕捉文本的内涵,体会文本的情感和主旨。因此,要让语文课凸显“语文味”,首先要以积淀语感为教学目标。特级教师陈金龙认为:“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受,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可见,语感的形成,来源于诵读吟咏的积累。
例如,一年级下册中《长虹》是一篇具有童趣与想象力的短文,在教学时,笔者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然后抓住重要语段,充分借助标点、动作、语气等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逐步走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体会文章的韵味。
这篇课文比较显著的特点是第二、三和四自然段是由三个问句组成,但三个问句的内涵及语气却各不相同。比如在第二自然段中,“爸爸,你那把浇水用的水壶呢?”很明显是一种疑惑、着急的语气,“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表达的则是一种反问的语气。“你高兴吗?”则表达的是一种期盼获得爸爸肯定的语气。因此,在朗读这段时:
针对第一句,我紧紧抓住这段“语气”的转变,指定学生进行朗读,并让班级其他学生仔细聆听,通过寻找不同的学生进行朗读,学生逐渐感受小女孩焦急寻找的心情。尤其是读到最后一个“呢”,语调自然的上扬,这样学生也就越来越能读出第二自然段中小女孩的形象了。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的情绪。
针对第二句,由于这句话句子比较长,而面对这种动词比较密集的课文,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也随之动起来。因此,我采取了动作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加上适当的动作演一演,很多学生都开始手舞足蹈,课文的节奏感、韵律感和丰富感也在学生的动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的理解与体会也就更加深刻。
在这篇课文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外,整篇课文学习都是在“朗读”中进行的,沒有深入仔细的分析,只有反复地读,让学生朗读这篇童心四溢的课文中形成语感,学生自然学的轻松、快乐,充分体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教学思想,而且在学生的快乐读书中,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十足。
二、在“品味”中凸显“语文味”,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著名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最本质性的东西是文字表达形式,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应为言语形式。”不同的文章时作者各自心声的吐露,是作者独有的情感表达和人生体验,因而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应体现在嚼文嚼字的“品味”上,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文章内容、情感和字词,这样学生才能产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才会在“品味”中获得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和知识积累。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中《漏》一课时,这是一篇民间故事,因为一个“漏”字,将凶猛的老虎吓得如此之惨,不禁让人感慨误打误撞的一些语言运用,竟然能够起到化险为夷的作用。一个简单的“漏”字,虽然在课文中只占很少的笔墨,却让文章奇趣生辉。这正是课文语言的魅力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凸显语言特点,抛弃了情节分析,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通过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和品味人物语言,
比如,在讲到贼与老虎听到老婆婆说“漏”后的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内容时:
“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
在这两段中,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刻画老虎与贼的内心,他们都认为“漏”是比自己还要厉害的东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句式的特点,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将原文中的句子换成以下形式是否可行:“漏”真厉害,粘住我了;“漏”真厉害,停都不停。学生通过分析发现原文中运用比喻,能让描写的对象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且容易引发读者想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课堂小练笔,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在巩固学生对比喻的掌握与运用时,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魅力:
(1)闪闪的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红的枫叶,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的叶子,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教学模式既简单地突破品味“语中有话”的难点,而且站在语言的角度把握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在品味中感悟,真正地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让学生在学课文中真正学语文、体验语文乐趣。
三、在“说话”中凸现“语文味”,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地注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认为学生能读、能写,语文教学目标就能顺利完成了。
可细细想,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中还缺了点什么,那就是“说”的训练。在回答问题时,经常会遇到部分学生不敢开口或词不达意、表达不清的情况。而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要学会运用语言与人进行交际。因此,如何将“说”的训练不露痕迹地融合到教学中,并让“语文味”从学生的“说话”中体现出来了呢?
(一)巧用“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在部编版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配有相應的插图,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咏柳》一课时,在引领学生正确、流畅朗读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那幅插图,并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结果,很多学生在描写时,加入了更多的想象与联想,让整幅画面变得更加完整、丰满,而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与语言的领悟也就蕴含在其中。这种训练,让学生在“说话”的训练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走入故事的意境中,深刻感受画面美、情趣美和动态美。
(二)巧用“复述”,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复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既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巩固,也能让学生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强化。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中《蜘蛛开店》一课时,笔者结合思维导图设计了这样的复述环节:
在复述环节中,将学生分组,并每个小组准备一张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提示学生将整个故事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述:
第一部分,蜘蛛为什么开店;第二部分,蜘蛛卖口罩;第三部分,蜘蛛卖围巾;第四部分,蜘蛛卖袜子。针对故事后面三个部分,引导学生按照“卖什么、如何写招牌、顾客是谁”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复述。小组中每个学生分别扮演故事的角色,在小组互动结束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中“听的要求”对展示学生小组进行评点。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在进行课文复述时,大都直接使用课文中的原句,针对这一点,我们只能要求学生尽可能详细地复述课文,要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话,且有条理、有组织、连贯地进行口述。学生在口述中所掌握的词汇与语句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都能得到极大程度的运用,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有利基础,充分彰显了语文教学的味道。
四、结束语
“语文味”是语文课的基本特征之一,正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相生的体现。在教学中,只有抓住了“语文味”,才能抓住语文课的精髓所在。让“语文味”回归课堂,是针对当前变味现状提出的一条有效解决途径,是为学生练好语言基本功、运用语言而服务的,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均衡且富有个性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芙蓉.让阅读课堂彰显“语文味”[J].语文天地, 2019,(15).
[2]朱晓霞.让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溢满课堂——浅析小学语文“三味”教学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