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汝灿
摘 要: 电影《喜福会》聚焦于华人女性,通过两代人、四个华裔家庭的故事呈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冲突和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的“他者”形象。借用跨文化交际和后殖民杂交性身份理论,文章得以解释这一“他者”形象源于交际者对强势文化价值观的不正确认知、单一文化身份构建和定向思维模式下的种族偏见,进而提出在多种文化的交汇、流动与联合中,交际双方应该构建多元文化身份,树立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合理认知与自信。
关键词: 《喜福会》;跨文化;他者;文化身份
《喜福会》改编自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覃恩美的成名作The Joy Club,1993年9月在美国上映。影片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在一起,共享晚餐这一其乐融融的场景,将观众引入到女儿们到对四位母亲的回忆当中。母亲们都是中国旧社会封建主义的受害者,带着对美国新世界的向往与希望远渡重洋,但是生活并不如意。她们终日聚在一起打麻将,称之为Joy Club。旅居美国多年也无法剔除中华传统文化对她们的影响。随着女儿们长大,两代人在生活习性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愈加明显。一方面,女儿和母亲之间争执不断,另一方面,女儿和白人女婿的婚姻濒临破灭。影片似乎有意放大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但不置可否,在20世纪90年代移民热潮下,这一夸张的视觉化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将跨文化交际诸多问题引入大众视野。
华裔群体虽已定居美国多年,但依然是美国社会中的“他者”。根据萨义德,“他者”指“一种文化为确立自身为中心的价值于权力秩序并认同自身,而塑造的一个与自身对立的,或高语或低于自身的文化影响”(周4)。在电影中体现为三个方面:默默忍受的沉默者;单一文化身份认知下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屈从者;无法进入美国社会中心的边缘人。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揭示跨文化交际中“他者化”背后不对等的单向对话模式,探讨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或群体在面对本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时,该如何构建对话模式和意识,这对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全球化时代,构建和谐共享未来具有启示作用。
1 沉默者:强势文化价值观下的失声
作為美国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自由平等在其社会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美国平等的历史》一书的序言中,波尔教授指出平等观念是美国历史上的核心主题,从政治、法律、宗教、机会、性别和尊重这六个方面将其分类。但是随着移民浪潮和反移民思潮的兴起,面对弱势异文化的冲击和文化多元主义带来的文化不安全感,对所谓自由平等的追求或走向个人中心主义和白人文化霸权论的极端,导致异质文化处于失声状态。
“我过去指明,在平等的年代,每个人是怎样依靠自己确定其信念的。现在,我要说明,在这样的年代,每个人是怎样使其一切感情以自己为中心的。”(托克维尔625)影片中,处于主流文化中心的白人丈夫对平等的追求实则已经变质,走向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托克维尔进一步解释,“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625)丈夫将平等奉为人生信条,提出婚姻里“爱情要,错误的依赖不要”,并自觉享有一切决策权,提出所有开销AA制。虽然李娜的晚餐只有沙拉,但必须分摊丈夫吃甜点和牛排的费用。这一切于丈夫看来合情合理。在母亲的疏导下,李娜小心翼翼地同丈夫商谈。然而,丈夫坚称平等没有错,自己无须改变。李娜陷入沉默。玛丽·科利尔指出,主流社会在与非主流社会的文化交流中存在构建和使用特权功能现象,“通常使用如下方式使他者 (Others) 实现文化归属:控制,并提炼观念,把‘他们视作负面的,而把‘我们或‘我的经历视作正面的。这些做法具有体现主流社会的特权功能。(Gudykunst 251)”丈夫再次行使自己的白人“特权功能”和美国社会奉行的平等信条将妻子完全控制在自己的话语体系之下。
跨文化语境下,要求交际者具有文化相对意识,既要学会悦纳异文化,也“要批判性地反思本文化”(许116)。李娜认可美国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平等,但是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是这段跨种族婚姻中主流文化下沉默的“他者”,其背后是她被控制的、被剥夺的话语权力。
2 屈从者:缺失自我的单一文化身份认知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社会文化身份影响着交际过程”(严116)。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认为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因为文化身份是主观表达与建构的流动性过程。正如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一样,个体在文化间隙中所构建的文化身份也应该是变化的。
影片中的华裔虽同时部分继承了中美主流社会文化,但在两种文化交汇间隙,她们所呈现出来的却是单一固定的文化身份建构。当维莉和君对母亲的要求和期望感到不满的时候,愤怒立即激起她们的对抗意识,不加分辨地强调自己的美籍身份,指责母亲们的中国做派。显然,美籍身份成为了女儿们眼里的保护伞。在保护伞下,她们不由分说地将异文化抵挡在外,同时也在她们和母亲之间划了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双方站在各自文化中心,彼此对立。同样,在婚姻中,她们将自己和丈夫构置于二元对立的局面当中,盲目否定和服从。和李娜一样,在美国主流文化环境中,异质文化在罗丝自我主体意识和文化身份的构建中站主导地位。她把自己单一固定地视为妻子,又或华裔妻子,否定了多种文化身份构建的可能性。单一认知和文化身份构建下,罗丝和丈夫的对话失败,婚姻濒临破裂。
跨文化交际双方需要培养多元文化杂交意识,避免构建单一固定的文化身份。影片中华裔的自我定位没有建立在多种文化杂交与融合之上,反而是单一文化认知下对自我身上承载的其他文化的排斥和移除。这种单一认知与定位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在主流文化的冲击压力和之下,对个体自身所体现的被认为是异质文化的不自信和否定;另一方面,不能成功构建可以适应本土主流文化的沟通和互动模式,最终跨文化沟通失败。
3 边缘人:种族主义对异文化的排斥
20世纪之后,虽然文化多元论已经占据了美国社会思想的主导地位,承认各民族文化并存,然而“种族的划分,在美国社会中依旧是最明显的分界线”(黄40),各民族群体之间并没有因此建立有效沟通和互动模式。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和种族偏见仍然在跨文化交际触及核心利益问题时,强势地将华裔群体排除在外。单向、不平衡的对话模式下,两种文化之间以自我为主体,陷入各说各话的僵局。
种族优越感对跨文化交际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基准文化的自然性,其他类型的文化可能被忽视。种族优越感的影响可见于美国人看待自我以及他人的方式之中。(Stewart 161) 影片中,白人群体的种族优越感主要体现在白人丈夫自私狂妄、傲慢自大的性格上和触及核心利益时,对族裔群体的轻蔑态度上。李娜和丈夫的婚姻生活中,丈夫几乎不正面回应李娜的合理诉求,但是他要求李娜遵守并执行他的重大决定。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方,丈夫独断专横的态度和言行表明其对话模式完全建立在自我中心之上,丝毫没有双向平等对话意识,促使单向对话模式下的矛盾和冲突。该单向对话模式是导致两人婚姻破裂的关键所在,体现跨文化交际中,美国个人中心主义正在演化为面对异文化时明显流露出来的种族优越感,而又继续向种族歧视转变。电影里,强烈的种族意识和种族歧视在美国上层社会精英中有明显呈现。泰德的母亲误以为罗丝是越南人,以没有纯正美国白人血统为由,试图说服她放弃和泰德的跨种族联姻,认为罗丝不能和儿子并排站在一起出入重要场合,而一旦联姻,美国社会媒体和评论家的指责和质疑便会铺天盖地而来。母亲的反应和担忧表明种族歧视普遍存在于,尤其是美国上层社会。华裔个体虽生于美国,接受和白人一样的高等教育,但他们仍然是美国主流社会的边缘人。
美国主流社会普遍存在的民族优越感和强烈的种族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国社会和其他群体之间双向平等互动。Holmes指出,“当某一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和生活方式比其他人优越得多的时候,他们会产生用自己的思想和做法(必要时诉诸武力)改变其他人的念头,这种态度就够成了威胁。”(严120)当今是诉求和平的全球化时代,这意味是我们必将生活在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环境中,需要跨文化交际双方,尤其是强势文化的一方放低民族中心主义,构建和其他文化双向平等对话模式,减少冲突,乃至暴力的发生
4 结语
电影《喜福会》是一场跨文化交际盛宴,虽然华裔群体对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不合理认知、单一固定的文化身份构建,和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民族优越感以及种族歧视导致跨文化交际对话模式单向化,引发各种矛盾冲突,但是影片的大团圆结局构想了不同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好可能。跨文化交际是面向双方的,而非单向沟通互动。华裔群体如何构建一种适应美国主流文化的对话模式,美国又如何构建多元文化联合互动的未来,这不仅需要华裔群体对美国文化和价值观有正确的认知,对本民族文化有足够的自信,也需要美国社会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允许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多重尝试。正如文化是流动的,联合的,和互动的适应美国社会的双向对话模式,并不意味着迎合,需要华裔群体和美国社会两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 商务出版社,1997.
[2]波尔.美国平等的历史[M].张聚国,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3]賀玉高.霍米·巴巴的杂交性身份理论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黄兆群.美国的民族、种族和同性恋——美国社会的历史透视[M].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7.
[5]许力生.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43): 113-121.
[6]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7]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2006.
[8]Gudykunst,W.B.,ed.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4.
[9]Steward,Edward C.American and Cultural Patterns: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M].Boston: Intercultural Pres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