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推进,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愈发深入人心,在传统教学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素养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变得更为关注学生创新实践等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从尊重学生主体出发构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全新模式。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为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作出一定探析,以期使初中数学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合作探究;初中数学;实践研究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师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来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这种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化合作学习模式无疑会给教学课堂带来焕然一新的面貌和氛围,然而一线数学教师应当如何结合科目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以下是笔者的些许思考和建议。
一、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作用意义分析
(一)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多为教师在课堂上先进行例题讲解,之后再组织学生做练习题,最后答疑解难,整个学习过程可谓单调乏味,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则在课程结构设计上充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其多样化的探究方法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1],既满足初中阶段学生个性独立的情感需求,又为其分别树立了具有挑战性、差异性的探究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锻炼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实践的首要条件就是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思维和合作探究上的独立空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则是导师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组织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交流,从而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取长补短,丰富解题思路,拓展思维方式,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学生主体过程化合作探究
数学本质上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但其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需要实践检验去认知学习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时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证明”之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引导学生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去探究即普通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从正方形的面积逆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从而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如此在合作探究与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拓展解题思路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二)有教无类,合理分配课程内容,全员合作化参与
既然是合作探究式教学,那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整体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教师对所需合作探究的问题就要有教无类地合理分配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全员参与一同探讨,在具体探究问题的细分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大致相同[2],从而可以在具体的学习问题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探究的焦点。例如:在学习复杂方程求解的时候,由于计算量较大,教师就可以分别分配给不同小组以不同的方程题目,再由小组长给成员分配不同的求解任务,如此一来确保合作探究教学课堂的全员参与和高效性。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沟通,分享思维碰撞
在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作为整个课程内容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动态地进行适时的课堂调节与管理,以确保课堂的主旋律是在求解当下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教师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在沟通中加强对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激发和培养,鼓励学生主动进行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例如:在学习复杂图形面积求解的时候,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主流思路都是解方程,解答出关键区域的数值从而求解答案,而在合作探究的思维碰撞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另辟蹊径将坐标系画入图形中从而直观明了地进行补图,从而很快地求得结果,所以在合作探究的同时强化师生交流与思维碰撞会给课堂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精彩[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对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和质量的提升都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在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丰富和开拓了学生面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自身的思维发散能力与空间几何想象力,锻炼了学生友好交流沟通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令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感受到数学科目独特的逻辑之美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刘良虹.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11):46-47.
[2]张春凤.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38.
[3]李泽洪.试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9):75-76.
作者简介:陈芳明(1966年11月18日生),男,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莲花中学,民族:汉。现在职称:中学副高级教师,学历:专科,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教材版本:华东师大版)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