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红
摘 要: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中考是对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的一个检测,而且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对高中语文教学举足轻重,在目前的中考应试教育中,中学语文教学该怎样面对。为了能够使语文教学充分展现它应有的教学功用,就必须从中学语文学科的特征去考虑,全方位培养人才。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思考
一、功利性的语文课堂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下中考成为考量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从七年级到九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环节全部围绕中考设计。
首先,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心系中考,考虑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原本最富有活力,最愉悦,最能让孩子们享受语言文字魅力的课堂,由于中考成了字词的练习场,题海的战场,成了学生最有负担和最害怕的课堂,连续不断的字词教学和读写教学以及模拟考试,很难再有学生尽兴的阅读,尽情的角色朗读,丰富多彩的戏剧剧本表演,而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题海训练,课堂机械沉闷,缺乏活力,学生欲读不想、欲罢不能,教师尽情挥舞文字,泼洒语言,滔滔不绝,学生厌听,师生关系也因此趋于紧张,教师拼命去教是为了自己的中考质量奖,学生厌学是由于课堂教学的乏味。
而且学生由于课程多、压力大,无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去充实自己,大部分时间就是趴在书本上;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更多地应对中考,让课堂充满了应试教学,作业也都以中考为最终目标……语文教学在初中已经失去了它的趣味性,失去了它无穷的魅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深思
既然初中语文教育面临以上这种局面,那语文教师就应该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更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我有如下观点和大家探讨。
1.教育心态的转换
从教师来说,教学语文的心态应该改变,教学不能一味地为中考去教学,而是應该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堂有美文、有美景、有享受的过程。教师利用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让他们深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诵读李白诗歌时体会曼妙的浪漫主义手法,阅读《诗经》时了解先民们淳朴的生活和远古的风土人情。对语文教育来说,心灵愉悦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享受语文美文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语文看作一门学科,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生活,是一分美妙的享受,他们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雨露,领略着人间的真情,语文不知不觉成为他们的知音,用文字诉说他们的心曲。
其次,教师让学生有充分阅读的时间,在课文阅读中体会文字的优美,读懂文章丰富的情感。这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不是课堂背诵的“机器”和试题的“奴隶”。教师应尽可能不带中考“枷锁”去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悟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语文是各门学科中最基础的,所以只有当学生熟练地掌握它们,运用它们,才能够真正地在生活中发挥它无穷的功用,因此,教师要明白中考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方法,而不是语文课堂教育的总目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理性地去设计自己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
2.更新教学方法
有了以上的语文课堂理念,教师语文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而改变。课堂中首先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去阅读,去畅谈,去交流,去想象,表扬大胆发言的学生,让学生会学语文、爱学语文,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得到提高。然后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适中的题目进行提问,师生互动,一问一答中交流思想,解决问题;课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让他们乐于完成,按时完成,有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当学生有这种成就感之后,才能利于他们以后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语文课堂也不再是尴尬的课堂。
三、教学以中考为依据,培养全方位人才
1.教师教学以中考为依据,培养全方位人才
语文教师可以借用中考来引起学生及家长对语文科目的重视,纠正学生和家长的重理轻文想法。中考对教师是一个考量,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测量,我认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借中考成绩来引起学生对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视,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教学,这样的课堂既有趣又不死板。
2.教师探究中考内容
要让中考语文不陷入形式主义的授课方式,教师就必须认清考试方向,教学既以中考为依据,也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社会功用,全方位考虑去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使语文量大面广,教学不再局限于几个字词上和死记硬背的内容上,更不再局限于循环往复的模式试题上。
3.关注语文兴趣培养
语文是人类表现真情实感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如写作的、演讲的、阅读的。因此,语文教育可以在保持以中考为主体的前提下,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特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