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肺炎性心脏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01-15 06:03吕黎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20期
关键词:肺源延续性心脏病

吕黎松

(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0)

由围绕呼吸系统发生的疾病类型造成肺部动脉血管内压力升高,引起心脏病的综合疾病表现,被叫做肺源性心脏病[1]。该疾病有明确的致病原因,主要以(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多种疾病为主要诱病因素。该疾病发生后会造成气急、心悸、心力衰竭等现象,会对患者造成诸多困扰,针对此,我院选取了37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全面研究护理措施的优劣性。

1 资料与方法

1.2 一般资料

采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阶段内入院治疗的37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分为参照组18例(采取常规护理),男14例,女4例,年龄区间(49-78)岁,均龄(63.5±6.4)岁,平均病程 7.4年;护理组19例(采取延续性护理),男13例,女6例,年龄区间(45-77)岁,均龄(61.0±6.7)岁,平均病程7.1年,观察两组患者(例数、均龄、病程)均无差异,P>0.05。

1.2 方 法

1.2.1 参照组(常规护理) 依照计划对参照组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给予药物指导,日常嘱咐。

1.2.2 护理组(延续性护理) 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主要护理措施为(1)制定护理计划:根据组内患者的年龄阶段以及患病时长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全面考虑引起疾病的原因,成立专门的护理组,从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过程延展到出院护理方案[2]。利用合理的护理计划使患者适应院内护理和出院护理之间的过渡期,提高患者的疾病自理能力以及对疾病发展状态的判断能力[3]。(2)住院护理:在院期间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同时要配合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给予正确的药物护理,并对患者讲解用药知识以及药理作用,让患者了解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次数。告知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方式,减缓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几率[4]。监测睡眠质量,熟悉患者的精神状态,确保患者在院期间的恢复效果,同样要保障患者出院后对自己疾病的护理能力。(3)出院护理:预留联系方式,约定随访时间,随访方式,告知患者医院的信息交流平台,并对患者出院时的综合状态作完整的评估,总结患者出院时的身体情况,同时给予叮嘱和出院祝福。叮嘱内容主要为:坚持心率测量,监测体温,坚持用药等。(4)电话随访:在约定时间内定期进行电话随访,随访过程中要对患者日常的体征测量数据进行判断,同时分析患者目前的恢复效果,询问不良反应和用药状态,如口服药已经用完要叮嘱患者入院拿药,并嘱咐患者定期入院检查。(5)信息平台随访:定时在交流平台发表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科普文章,使患者在家就能够了解到疾病的护理方式,同时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热线,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24小时健康咨询,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为其提出积极的治疗建议,全面提高患者的恢复信心。

1.3 评价指标

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评价(%)参与评价的指标有(护理操作、护理态度)。评价标准确定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总人数×100%。当计算数据越大,说明满意度越高。

观察两组患者主动参与护理,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和积极乐观心态的护理效果。参与评价的指标有(主动护理、依从性、乐观心态、健康饮食、规律用药)等五个指标,设定每项指标的得分标准为25分,五项指标总共125分,根据得分高低评价有效程度,当评价分数越高时,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评价(%)

经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态度的总满意度为94.7%,高于参照组患者61.1%,P<0.05,如表 1。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n(%)]

2.2 观察两组患者参与护理后的效果评价(分)

经研究,护理组患者能够主动参与护理并具有较好依从性,并保持心态乐观和健康饮食习惯的护理有效评分均保持在20分以上,明显高于参与组患者,P<0.05,如表 2。

表2 观察两组患者参与护理后的效果评价(±s)

表2 观察两组患者参与护理后的效果评价(±s)

分组参照组(n=1 8)护理组(n=1 9)t值P值主动护理1 7.1 4±2.4 2 1.4 3±3.5 4.3 2 4 1 0.0 0 0 1依从性1 6.2 3±2.5 2 2.4 7±2.1 8.2 3 7 7 0.0 0 0 0乐观心态1 7.1 5±3.4 2 2.1±2.9 4.7 7 3 3 0.0 0 0 0健康饮食1 6.9 4±3.8 2 4.1±0.7 8.0 7 5 8 0.0 0 0 0规律用药1 7.8 6±2.1 2 3.1 4±1.7 8.4 2 7 4 0.0 0 0 0

3 讨 论

根据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状态可以大致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病快,发病时间短。与此相对应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则呈现发病时间长,起病症状较慢[5]。该类疾病在被确诊后一般会找到明确的病因,主要的诱病原因是由围绕呼吸系统疾病造成肺部动脉压力增大,进而引起心脏疾病的过程。该疾病在检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由肺功能损伤引起的心功能受损[6]。临床判断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的疾病有(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多种病症,其中以阻塞性质疾病为常见诱病因素[7]。在此基础上胸廓手术也是该疾病的显见诱病因素。该疾病的病症表现为肺气虚弱,咳嗽,气喘、精神疲劳并伴随心悸和呼吸难等多种症状,通过基础检查可以发现有此类疾病的患者肺部有明显肺泡肿胀特征,同时可以通过听诊检查发现患者发音过程中有声嘶,颤音等现象。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间歇性的出现下肢水肿,通常可配合积极的按摩手法改善。症状严重者通过X线检查会出现心室瓣膜肥厚的现象,此阶段容易并发呼吸衰竭以及心率衰竭等症状。高龄人群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疾病深入发展还可造成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发病急缓拟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了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要结合规范的护理方式,从患者入院时到出院后的整个治疗过程全面干预,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疾病发展情况做相应的评估。本文结合了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阶段内入院治疗的37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通过分组对比的形式,分为参照组18例(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19例(采取延续性护理),观察护理4周后两组的整体护理效果。在研究过程中,着重阐述了延续性护理的护理过程和实施方法。从疾病角度出发,延续性护理是指从入院接受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开始,直到患者结束治疗出院后展开随访的整个过程。其干预内容为:从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治疗时生命体征的监测,均实施完整性的计划干预。在患者未完全康复但已出院的时间段内加强疾病随访。其随访方式可采取:电话随访、上门随访、信息平台随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对患者出院后的疾病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及时记录,并给予积极的解决措施。同时可通过延续性护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护理效果。通过总体的研究发现,采取延续性护理方法的护理组患者对疾病的主动护理和从医依从性相对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要高,并在出院后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能规律的服药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在整个护理阶段内,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态度所保持的满意度为94.7%,明显要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1.1%,这说明采取延续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罹患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对疾病的恢复抱有信心,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的自律性。能改变以往常规护理时患者出现的不满意度。

综合上所述,采取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肺源延续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Smog in Los Angeles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