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剑菲
【摘要】俗话说“若想育才,必先育人”,意思是教育重在育人,应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知识。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的课程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以及升华阅读水平。现阶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家长以及教师对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也是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阅读目标,立足阅读文本,提升阅读鉴赏力,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阅读教学过程的影响,探究总结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新课改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核心素养应该立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发展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要有关爱社会、关爱人民的责任心,以及爱国情怀。正如南通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洪涛所说:“人的全面发展是至高目标,是永恒的追求,然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标准多元化,孩子从小才能积攒起自信,‘一刀切的标准往往会伤害大部分学生,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孩子本身出发,从生长性的角度出发,不设过高的目标,也是对孩子年龄特征和人的本质的尊重。”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提升阅读能力是实现这一核心理念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新课改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措施,已成为目前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一、目前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低年级学生普遍年龄比较小,缺乏一定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能形成自主学习和阅读的意识,更达不到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认知能力和辨识能力不强,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懂得如何去学习等,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他们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懂文章内容,一直以来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形式化、教学模式简单化是目前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首先,部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很多知识点一带而过,正如杨再隋指出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虚化现象比较多,认认真真搞形式,热热闹闹走过场,语言基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难写的字不多念、多写几遍,该解释的重点不解释,该辨析的词语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或段落不能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文章大意不归纳,对于最基本的词句、篇章知识、标点符号更是一溜而过。杨再隋的这番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其次,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认知能力和辨识能力有限,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就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尽管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听不进去,又有什么作用呢?因此,老师必须找准方式方法,得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导向,能够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开展实施教学时,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应试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强化基础知识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抓起,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教育他们,我们应该从他们容易理解的字、词开始,循序渐进,延伸到句、段,有效地引导他们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比如新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开始由“拼音教学”改编为“识字教学”,通过初步学习了解简单常见的一些汉字,引出拼音教学的定位是工具,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便于和儿童的学前生活相连接。教材的改编体现了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因此,老师只有让学生学会、学懂最基础的字、词、句、段,才能更有效地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迪,才能为他们今后高年级的写作打好基础,搭好过渡的桥梁。
(二)培养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学生心中所想只能通过语言表达来体现,老师应该合理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等影响因素,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不应该只会埋头教书而不顾学生的课堂反应,应该注重学生的说,只有通过了解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知道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当学生想要提出问题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敢说敢问,给他们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比如小学一年级课文中有一篇《四季》,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表达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为什么喜欢,它有什么特点,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并自己组织语言描述出这个季节。然后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自己喜欢的部分可以多读几遍,通过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例如草芽是春天特有的,雪人是冬天特有的。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
(三)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思维能力
毕加索曾经说过: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长大后如何保持童心。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多数的孩子具备想象力、动手欲望以及探究欲望,他们的能力只是没有被重视,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对于小学生来說,他们的世界是自然的,万物是有生命的,这样的童真时期学生的思维最为活跃,正确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发挥想象力,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课文《影子》,课文以简洁、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俏皮活泼。老师可以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与学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可让学生边做动作边练习朗读。朗读形式尽量丰富多样些,可自由读、个别读、同座位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等等。组织学生课后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观察后口头交流一下。鼓励学生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块做这个游戏,并交流一下对“影子”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是从读开始的,只有读懂才能学好。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从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并提升语文阅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小青.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