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同安小学 吴春强
在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小组为基本形式,在小组成员中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为了追求形式,赶这个“时髦”,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1)只注重形式,忽略了实质。就是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并不重视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2)合作学习的次数太多,有的教师一节课无控制地让学生合作,这样既影响了教学内容的完成,又使学生养成懒惰的思想,不主动去思考问题。(3)让学生合作讨论的内容老师设计得不精湛,往往不是大大低于学生能力的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就是大大超出学生能力的摸不着边际的问题,另外还有合作的时机把握不准,合作学习的目的不十分明确等。
合作学习的内容是课堂上学生合作的基础,主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纠缠在琐碎的话题上;同时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是发人深省,有启发思考价值,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争论、求异、求新。例如:初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教学时,有例题:“一列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一列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教师组织学生演示题中情境,又设计了4个问题:①两列火车是怎样开出的?②两列火车1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2小时呢?3小时呢?③当两车行驶4小时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④两列火车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的路程与甲、乙两站路程有什么关系?教师将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学生积极地投入讨论当中,当学生得出“两车路程相加就是甲、乙两地的路程”时,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将这个结果用算式表达出来,学生得出了不同的算式:60×4+50×4,(60+50)×4,这部分内容有让学生合作的必要,避免了完全由教师灌输式的传授,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事先设计出了合作学习的关健内容,再由学生“思考、求新”的合作,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但并非多多益善。何时开展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抓住机遇,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连加(6.08+12.3+9.72)之前,出了这一道题:“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小强、小明和小军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印度洋海啸灾区,小强捐了6元零8分,小明捐了12元3角,小军捐了9元7角2分,请你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师之前还有一段关于印度洋海啸的相关介绍,将三个小数连加这个原本枯燥的计算题变得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提出问题,再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学生不能单独解决问题时,组织合作学习,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要求将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有不同的拼法,这点让学生单独思考很难完成。要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学生提出质疑时组织合作讨论,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四年级下册的“通分”问题有一道例题:比较“的大小”。有学生说“把这两个数化成同分子后也能比较大小”。这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之后不仅解决了质疑,而且合作能力得到了培养。
评价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对学生合作结果的认同,即使是不同的或者与教学内容相悖的结果,也要作出中恳的评价,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今后合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学习分数“通分”的例题:“比较的大小”,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小组讨论出:把化成,化成,也就是化成同分母后再比较,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由此引出“通分”概念,教师予以充分肯定。但也有的小组讨论结果是:把化成,,同样也能比较大小,但与“通分”的概念不相关,这时教师不能急于否定,同样也要表扬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因为这样的做法也符合本例题“比较大小”的要求。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是,我班还有一个小组提出这样的结果:因为照样也能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但与“通分”的概念更是相差甚远。教师仍要评价学生的“大胆,肯动脑筋,连这个办法都能想得出”。不能给学生“波冷水”或来个“迎头一棒”,让学生心灰意冷损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过教师要从三种不同的结果中,再组织合作交流、讨论,寻找出最佳的通用方法,也就是第一种方法—通分。这样,本节课上学生的素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性得到保护与发展,达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
以上就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的一些体会,就是“选择内容,掌握时机,适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