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猜想思维

2019-01-11 16:15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胆内角规律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赵 星

猜想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猜想是获得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具有较强的思维性和假设性。新课标倡导,初中数学教学需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通过一些方法策略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能力。

一、什么是数学猜想

数学猜想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推理的基础上,不是捕风捉影的想象。数学猜想是研究数学的一种科学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分析数学知识规律中具有重要作用,丰富了初中生的理论知识,推动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数学研究是一种探究性的思维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也常常应用到探究思维方式,提出合理猜想,进而验证、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猜想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时间的限制下,数学思想可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重要性

数学猜想与论证属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学课堂中指导学生就某一事物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找到研究对象,解读数学知识潜在的规律,再将这种规律应用到数学问题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猜想,提出命题。通过整个过程,可帮助学生学会通过事物现象的表面探究本质,这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逐步发展的过程,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方式。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元化教学,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与大胆求证,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方法策略

1.探索中猜想,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无法进行发明创造。同样,数学猜想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在教学新知识之前,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中,经过教师的基本讲解,学生已经对新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指导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掌握了求证方法。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求证方法,去计算、探索四边形、五边形的外角和度数,并仔细揣摩看看其中是否有什么规律。在此之后,教师可提出n边形内角和的猜想,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验证总结规律,最终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的结论。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与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使用教学用具,指导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猜想,以达到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学会通过现象抓本质。以《勾股定理》为例,教师可运用教具进行引导教学。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利用教具引导学生逐步思考,让学生提出猜想:直角三角形直角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面积计算来验证勾股定理,通过实践操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有效提高了数学学习效率。

2.练习中猜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初中数学中提出的哪一个猜想都需进行验证,如此才能确定它的普遍意义,只有猜想没有经过验证就是空想,验证猜想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索未知的过程。为让学生参与数学猜想与验证,有效地猜想训练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需在教材文本与习题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应采用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以确保训练方法的切实可靠和行之有效。另外,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训练内容时,需将锻炼学生猜想能力放在首位。

例如,在学习数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道练习题。如下:通过填空,观察与分析,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1×2=( ),1×2+2×3=( ),1×2+2×3+3×4=( ),1×2+2×3+3×4+4×5=( ),1×2+2×3+3×4+4×5+5×6=( ),想一想:1×2+2×3+3×4+4×5+5×6+6×7+…+n(n+1)=( ),学生面对该习题,通过探索与讨论,可用自己的语音描述其中规律。数学猜想可以活跃人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练习中猜想,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所提出的猜想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思路,提出什么样的猜想,教师都应鼓励学生,以发挥学生参与猜想与验证的积极主动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课堂教学反思,传授学生猜想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猜想思维能力,首要前提是传授给学生猜想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现有信息,学会根据已知信息提出猜想以及验证猜想的途径,传输猜想的步骤、途径与规律方法,教师需在日常教学中精心指导学生,根据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指导教学。第一,归纳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举出一些特殊例子,辅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最终总结出这些内容的特性,最终提出更加符合事物本质的问题。第二,类比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两种及以上的事物,找到它们的异同点,推断这些事物之间的通性,并以此为据进行深入探索、猜想。第三,估算法,是指通过特殊事例对整体的数学规律,进行测量、估算与猜想。第四,实验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规律和特点,最后提出猜想。通过实验获得的数学知识,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减轻教师的劳动负荷。对于学生而言,动手操作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猜想,是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有效方法。

总之,无论是什么科目的教学,都应不断地提出质疑、验证猜想,如此才能为课程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敢验证,提升学生的猜想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大胆内角规律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大胆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三角形分割问题
我家的大胆蜗牛
大胆玩创意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