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卓刀泉小学 周申霞
【关键字】小学;语文老师;班级管理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班主任都由语文老师担任。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学语文老师的感性特征,以及良好的与人交流能力。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加之小学生对于很多事物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因而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繁杂艰巨。如何利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当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寻找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每个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考虑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阅历的限制,对很多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管理方式陈旧。一些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压迫式”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平等关系,给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家长过于溺爱。目前,很多小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长期受到家里人的溺爱,因而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比如,一些孩子纪律散漫,缺乏诚信和感恩意识,这些在家里养成的不良习惯也进一步增加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负担。此外,教育观念不当。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出现了“成绩至上”的现象,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以上小学班级管理中切实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之寻找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改进措施,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优秀人才。
1.构建师生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新时代的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采取适宜的方法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以小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并解决问题。此外,语文老师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工作,深入了解班级上各个学生的内在特征,从而根据他们的性格以及教育环境来有效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比如,小明与小红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由于橡皮擦的原因而发生了一些肢体冲突,但是由于小红平时性格比较孤僻,与学生的相处不太愉快,因而班主任在了解打架缘由的时候,同学们都纷纷站在小明这边。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并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的言词对小红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将小明和小红分别带到办公室仔细询问原因,最后得知二人吵架的根本原因在于小明经常强行使用小红的橡皮擦。老师对小明进行了批评教育,使其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并让小明在班级里对小红进行诚挚的道歉。除此之外,该班主任还以朋友的身份与小红进行了深刻的谈心工作,也通过联系其家长了解了小红同学在家的表现,并积极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红活泼开朗的性格。与此同时,该班主任还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小红同学,并在课余活动的时候带领学生们与小红进行玩耍。久而久之,小红渐渐变得开朗活泼,也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2.在教育过程中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切实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感染班级的每一位成员,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规范学生们的言行举止。比如,某小学语文老师王老师刚刚接手了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工作,但是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该班级同学的时间观念极差,经常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嬉笑打闹,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导致任课老师不得不花费时间来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后来,王老师在与学生们的聊天过程中发现,学生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主要是由于上一个班主任缺乏时间观念。了解这一情况之后,王老师每次上课或者开班会都会提前两分钟到班级做一些准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王老师发现同学们在上课之前,也会拿出课本预习当天所要讲的内容,在上课铃响了之后,班干部对于嬉笑打闹行为也会及时制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使得各科代课老师对该班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老师的上课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由此可见,班主任的不良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为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夯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切实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的情况,并向一些家长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家校合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语文课本教材。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当前的小学课本中也包含了大量蕴含人生哲理的优秀文章,这给语文老师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小学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语文老师要切实利用语文教材的内在优势,使学生们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修养。比如,某老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时,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并将这种感恩心理切实渗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深切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一些老师在讲授《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时,通过课本知识的描述以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使学生们深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并结合当前的环境污染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合理运用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随手关闭水龙头、不随地乱扔垃圾等。小学课本中的教材选用,为小学语文老师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使学生们可以在语文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为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4.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效率,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一定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定期为学生们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语文老师在开展主体班会时,要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当前的社会现状,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小学阶段的主体班会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交通安全、行为规范以及诚实守信等,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素质。此外,语文老师还可以在主题班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性,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积极创新主题班会的开展模式,比如,老师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玩游戏等方式将枯燥的班会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现出来,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不良习惯带来的危害,使学生们深切认识到班会内容的重要性,从而在平时的生活中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效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达到开展主题班会的真正目的。
总之,班主任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寻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班级管理手段,构建师生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育过程中言传身教,充分利用语文课本教材,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从而为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促进我国当代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