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视角,慧眼识“错”

2019-03-10 01:53:44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朱艳艳
小学时代 2019年25期
关键词:书签美术思维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 朱艳艳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随着美术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美术教育者意识到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也不可或缺。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强调以课程为中心,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单是培养一个能掌握基本美术知识与技巧的人,更希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起点应当与美术课程目标一致,从关注课堂结束环节的总结性评价,到关注课堂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直面“失误”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正是这些失误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具体表现出来,也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出现的失误都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小学常规教学中,学生面对自己出现的错误,常常觉得羞愧难当。而教师则期望教授学生正确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规避同类型错误。适得其反的是,教师直接教授学生正确的方法,没有让学生试错,或者无视学生的错误,反而为学习留下了“隐患”,导致同类型错误反复出现,难以消除。基于此,对于逆向思维理念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评价实践中的应用,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直面失误,引导学生从中找原因,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多样性的存在,从学生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案例一】

在让学生做书签的时候,一学生报告:“小d同学没有做书签,在玩剪纸。”教师问:“小d,你在做什么,能给我看看吗?”小d有些不好意思:“老师,我爸爸教过我对折剪纸,我本来想剪个形状特别点的书签。可是现在觉得和书签差太远了。”

在评价时教师告诉学生自己也做了一个书签,随后出示一个利用对折方法完成的剪纸作品,请学生对教师的作品做点评。学生甲认为这不是书签,是窗花。学生乙认为是书签,因为老师做的一定不会错。学生丙思考了一会说:“如果这个东西能达到书签的作用,看着又很漂亮,为什么不能是书签呢?”同学们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

事实上,课本教材给出的知识点没有错,学生的观点也没有错,错误的地方在于学生的思维被教师所讲解的教学例子限制。基于此,教师就需要深刻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学生实践思维的固化。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本教材中的内容、原理外,还需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而关于逆向思维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则需要教师反向思考问题,以实践探索式教学取代讲解填鸭式的理论化教学,即带领学生从实践中探索,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例如,关于学生对书签的争论,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更多的书签,再在课堂讨论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避免学生对课本教材的模板化认识,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质进行创作,而不是将学生当作流水线上的工人,限定他们的使用工具和表现方式。因而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当其未达到预期目标时,不妨通过积极的反向引导,激励学生直面作品中的“失误”,给创作留下空间。

二、善待“失误”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学习水平和知识储量的影响会出现各种错误,注意力不集中、疏忽也容易导致各种失误。调查教师对学生失误的看法,教师根据执教生涯的丰富实践经验,可以对学生的失误大致定型。所以,教师对待学生学习实践中出现的失误,更应该看透“它”,善待“它”。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失误主要体现在作业训练中。美术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直接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每况愈下,教师也会陷入“教画画”的框架里,这就对发掘美术教学本质和目的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逆向思维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提炼应用,还是强调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失误”,甚至可以和“失误”做朋友,并通过多样化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在失误中转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案例二】

从绘画教学来看,在学习《水墨画树》章节的时候,学生根据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进行绘画作业。有同学拿着绘画作品告诉老师:“老师,我想重新画一幅,这一幅画不好看。”教师:“哪里不好看呢?”生:“我这幅画只有黑色。”教师拿着该学生的绘画作品问:“同学们,×同学说他的这幅画只有黑色不好看,你们觉得呢?”生一:“黑色让人觉得很暗。”生二:“我觉得可以加上点颜色。”师:“老师觉得挺好看,仔细看这幅画真的只有黑色吗?”生三:“还有浅一点的灰色。”“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没有变化的墨色必然呆滞且没有生气,而x同学的作品则富有墨色变化。如果要添一些颜色让它变得更加色彩斑斓,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同学甲:可以在树上画蓝蓝的天空和白云。

同学乙:我觉得可以在树上画上红红的花朵。

同学丙:也可以在树的旁边画一条小河流。

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去观察墨色变化及由其带来的魅力。教师按照学生的意见,把学生的水墨作品用多媒体软件进行修改,采用了学生的建议后,没有色彩的绘画作品立刻变得充满生机,这样运用“逆向思维”理念去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次美术课程学习中,教师能细心询问学生对其作品的想法,尊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并且引导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人。

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巧用“逆向思维”理念,充满童心地看待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善待他们的“失误”,不可以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失误”,帮助学生从他们的失误中去创造更多的可能,不断培养孩子学习美术课程的热情和自信心。

猜你喜欢
书签美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透明书签
思维跳跳糖
创意美术
十一月书签
文苑·感悟(2019年11期)2019-12-05 02:50:31
十一月书签
文苑(2019年21期)2019-11-04 09:16:40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