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
[摘 要]农村初中有它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内涵,其班级管理也就有其特点和艺术。农村初中班主任应围绕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素养,设立一个班级目标,奉献一颗爱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班级文化和管理特色,实现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目标;爱心;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6-0086-03
笔者以宁夏西吉县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为研究对象,发现农村初中班主任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认真型,这类班主任工作敬业,一丝不苟,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二是严厉型,这类班主任管理学生严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现在的学生不好管理,农村家长又因各种原因疏于管理,有严厉的班主任,可以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家长很放心,绝大多数学生也很赞成。三是放任型,这类班主任对学生管理比较松散,学生负担相对较轻,但往往形成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教育。这几类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都没有上升到班级管理艺术的水平,所管理的班级往往没有形成良好的班风,教育效率偏低。那么如何掌握班级管理艺术呢?
班主任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农村初中班主任如何围绕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素养培养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笔者通过对西吉县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认为:要设立一个班级目标,奉献一颗爱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班级文化和管理特色,实现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标。
一、设立一个班级目标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我們应该在每个人的心里激起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将成为每个人的指路明灯,成为召唤他们前进的火光。”[1]班主任应设立一个班级目标,让学生在理想中成长。
1.接纳班级
班主任要抛开功利,欣然接受自己的学生,组建家庭似的班集体,把学生安排在一定的位置,让学生有归属感,觉得找到了组织。要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环境、路径,能找到老师,能打到开水,能找到食堂,能打电话向家长汇报,这样学生就有了生活和学习的安全感。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就能生活了,先生活再学习。
开好班会非常重要,第一次班会可以说是第一次亮相会,给学生吃定心丸的会,班主任应表现得真诚热情自信,衣着优雅朴素大方,语言通俗简洁,富有感情色彩,让学生感到亲切如家人。
组建班委会。可以让学生自荐,根据自己的优长,选择能胜任的职务。班主任要让学生介绍自己,鼓励学生树立为同学服务的自豪感和理想,让全班同学认识自己,并迅速成为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要把服务意识强的学生推出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班级的核心组织,把师对生管理,变成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的多层面管理,使学生得到最适宜的锻炼和发展。
2.制订班训和班约
首先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寻找能鼓励自己的一句话、一个模范人物、一个经典故事等。一定要向学生介绍中国的脊梁,介绍新时代和身边的模范人物,引导学生刻苦求学,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如“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训言,既有学习的态度,又有学习的目标,导向性很清楚,又易记易诵。班训要体现精警响亮、核心价值、通俗易行、伟人寄语、反复颂唱、融入骨髓的特点。有了班训,就要使其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血液。可张贴于教室黑板上方,可让学生记在自己的本子封面上,还可让学生写一段自己的体会,与同伴交流。在早操集会以及学校大型集体活动时让学生喊出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学生学习时就有一种力量。班训把简单的经常性工作、学习跟国家命运、人民福祉紧密结合,时时提醒,刻刻诵念,一定会根植于学生的心里,形成目标和动力。
3.拓展学生学习的宽度
为一己之目标,其境界一定是狭窄的,班主任要拓展学生学习的宽度,使学生有广阔的视野和家国情怀。班主任可利用晨会、班会、家长会等诵读经典,把品德理想的修炼,不知不觉地融入学生的读书学习中。可建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这样化个人为小组,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生生交流互动,讨论提升,变恶性竞争为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形成正气。班主任就是班级精神的引领者,班级魂魄的建设者,每天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学生成长上,而不是监督、批评上。
4.人人是班级的建设者
七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到了第二学期,学生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就让每个大组值周一周,每天有值日班长,负责班级工作,班主任当参谋。到了八年级,可以实行代理班主任制,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永远在集体里成长。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得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干。特别是要让学生承担起帮扶学困生的任务,变短为长,增长才干。保护最困难的学生,如留守儿童、孤儿,让他们感到人间的温暖、社会的美好,他们还能不努力吗?“集体的温柔和善良的情感,集体的关切——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啊!它就像一股汹涌的激流,撼动着感情最冷漠的学生。”[2]
二、奉献一颗爱心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教育的全部真谛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灵
爱只有变成力量才能撼动学生的心灵,爱学生就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班主任应把自己看成班级一员,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回答了问题也要对学生说“谢谢”;说话不到位,或教学不到位,要向学生致歉。班主任和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都要将班级兴亡视为自己的责任。成绩是“副产品”,做人是“主产品”。班主任如何爱学生呢?用悲悯之心,以心“唤”心:关心最困难者,关心家庭不健全者,关心身体有缺陷者,关心有疾病者,关心性格独特者,关心学生的每个细小变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越是困难的学生,越是工作的重点。学生只要融入班集体,就用不着教师天天苦口婆心。实践证明,好学生是爱出来的。
2.用爱陶冶学生
要当好班主任,首先要上好课,成为一名出色的任课教师。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是在课堂上,学生评判教师的首要标准是课上得怎么样。如果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课上得很棒,学生不但会钦佩他、崇拜他,同时也会理解和信任他。所以,作为班主任,刻苦钻研教学业务,认真探索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原则,细心传授学习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必过的第一关。只有把握好每一节课,利用好每一分钟,调动好每一个学生,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有所成的目的。
3.做一名大写的班主任
班主任要讲政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好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更是做人的楷模。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工作中,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班主任在工作中,会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学生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今天他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她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为什么他这几天花那么多钱?……这些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及时沟通和引导。只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够见微知著。
严是最大的爱,对学生严格教育、严格管理是班主任的法宝。不要动辄请家长。求得家长的配合是必要的,但把问题推给家长,借家长之手来惩罚学生,是教师的无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有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又有学生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班主任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把爱变为学生进步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农村初中班主任,要用爱探索针对农村孩子、留守儿童、弱势群体的班级管理艺术,使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为他们插上翱翔蓝天的翅膀。
4.尊重每一个学生
一是尊重生命。学生无论美丑、是否聪慧,甚或是残缺的,都是上帝给一个家庭的礼物。二是满足学生的教育发展权。教师是学生教育发展权的保障者。三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色,也能成为学生发展进步的催化剂。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看法、学生的表述。四是科学激励。真正的激励是发自内心的,要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性评价。五是以身施教,做学生的榜样。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成就学生,形成班风,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1.努力学习的习惯
一是以努力成才的故事作示范。如里约残奥会,残疾运动员打破了几十项世界纪录,甚至有的比健康运动员的成绩还高等。
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刻苦学习,涉及的方面很多,诸如预习、作业、课堂回答、考试等,教师要在鼓励学生刻苦读书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学习的诀窍。
2.积累的习惯
如诗词背诵方面的积累,每天抄写一首诗,一周抄写5遍,一学期20首,一年40首。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这个数量正好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吻合。通过抄写诗词,学生不仅写好了字,而且积累了诗词。
3.阅读的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把公民和读书的精神,化合在一处,以培植其做国民的能力。”[4]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读一首小诗,可以是经典古诗词、现代优美小诗、哲理诗等。小学低年级,可以诵读有拼音的儿歌、故事等;中年级,一天读一个故事或一首小诗;高年级以后读诗文。这样计算下来,一年200篇,12年共2400篇,其学习积累的深厚,可想而知。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把书读“破”,“破”就是读懂,读出深意,胸中有万卷,才能下笔有千字。读书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自然成景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5]一是广泛阅读,也就是攻城略地;二是细细品读唱读,精耕细作;三是增加人生的体验;四是通过读书比赛、写读后感、写书评、作文展、即兴演讲、辩论、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为阅读提供用武之地。
4.全面发展的习惯
比如综合实践课——剪纸。剪纸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素养,特别是对物体形状的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心理学家认为手脑共用,可以提高效率80%以上。
没有艺术陶冶的教育是跛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小儿年轻时,应养成好美的习惯。学校要有美丽的房屋和装饰,功课中应有插图,引起趣味。图画、手工、音乐都是很重要的功课,可以施以美育。”[6]
农村初中学校和班主任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备,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三是发挥学科交融的好处,使教师的教学技术在交叉中得到提高。四是举办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举办学生艺术、体育提高活动,激发教师、学生的兴趣。
除了培养学生上述习惯之外,还应让学生养成注重个人仪表的习惯、健体的习惯、讲礼貌的习惯、按时认真做作业的习惯、感恩的习惯、坚持的习惯等。
[ 参 考 文 献 ]
[1] 苏霍姆林斯基.关心孩子的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4.
[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出版社,1983:202.
[3]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第二卷)[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扉页.
[4] 陶行知.陶行知论普及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31.
[5]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10.
[6] 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13.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