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晓丽
[摘 要]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诗意地成长,然而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会发现,真正属于语文的东西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问题的罗列,烦琐的分析。及时引导、关注朗读,抓住契机、激发潜能有利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诗意地成长。
[关键词]诗意;成长;语文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6-0007-02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调整学生的参与状态,提供释放学生潜能的机会和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生生、师生共同发展。笔者认为这种生本理念下的自主高效课堂,优化了教学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并且是让学生“学会”的活动,教师应让学生在开放、灵动、真实的课堂中和谐、愉快地学习。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而实现师生共同探索,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诗意地成长。
一、及时引导有的放矢,调整状态积极参与
语文课堂应是生态的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尤其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形成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慧眼”,及时进行引导,以生成别样的精彩。
比如,在教学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时,学生对于“凄美的传说”见解不一,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桂林的山水令人赏心悦目,作者为什么要在优美的风景中插入这样凄惨的故事呢?经过分析、讨论,学生总结出: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要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这样的故事给文章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
实践证明,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及时引导、调整学生的参与状态,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自学预习的反馈,了解学情,调整策略,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经过合作探讨后能够掌握的不讲,易错、易混、易漏的一定要讲。这样有的放矢,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关注朗读回归本真,感悟意境追寻情意
叶圣陶老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利,能让学生充分地读的课堂才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很多语文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朗读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位置,大大降低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把琅琅的读书声还给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曾听教师A执教公开课《醉翁亭记》,那节课学生的展示很充分,教师A也及时地进行了点拨,并对文中的文言现象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从表面上看,那节课挺完整的,可细想一下,其实教师A丢了一个重要的抓手,那就是朗读。那节课几乎没有朗读,学生和教师都一头扎进了对字词、句子的分析中,笔者认为这就丢失了语文的本真。其实,教师A可以稍做调整,让不同形式的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面对这样优美的古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甚至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进而感受欧阳修那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好文章不厌百遍读,反复地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成。朗读既可以水到渠成地提高课堂效率,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诗意的美。
三、抓住契机适时追问,激活思維问出实效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总感觉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笔者觉得教师应巧妙地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与意义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甜甜的泥土》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篇小小说以细腻的笔法、优美的文字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这种爱?”经过讨论,有学生说:“从‘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可以看出母亲的爱。”教师适时地进行追问:“如果再具体些呢?从哪个词、哪个字可以感受到?”学生继续思考后说:“从‘倚字可以感受到,这表明她站立的时间很长,也就是说她很早就来了,站累了才倚靠着树。”教师继续进行追问:“说得好,那她为什么这么早来呢?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课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纷纷进行探究,然后明白了:“她太想见自己的儿子了,于是提前很长时间来等儿子,希望能早点见到自己的孩子。即使天再冷,西北风再刺骨,她也一动不动地等,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啊!”
教师适时的追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是令人难忘的,是教师巧用教学机智的结果。
四、激发潜能主动求知,有效质疑深入理解
在旧式的教育中,教师总喜欢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上不让学生乱讲话,要认真地听讲。结果表明,这样的教育方式效率很低,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很严重。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就应该学会“放手”,让他们主动地去求知。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写法称为借景抒情。请同学们找出包含作者人生体验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很多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语句,谈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通过赏析“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一句,感受到作者对死去弟弟的怀念。也有的学生通过赏析“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一句,明白作者受到了启发和感悟。
正在大家自由畅谈时,一位学困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文中说‘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觉得这里不好理解,我们养花不是好事吗?” “学贵有疑”,有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难能可贵。这位学困生当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者真的很开心。后来,笔者引导这位学生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行思考,最后他分析得出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花的不幸正是人的不幸。这使他对文本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这节课上,这位学困生能够提出疑问,可见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总之,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温情与温暖的,强调的应该是“人的教育”。教师要进行合理的调控,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质疑,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让教学回归语文的本真,使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沃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激发潜能、诗意成长。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