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翠丽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小学生的培养要求逐渐发生转变,综合素养与道德品质成为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必备素养,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代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情况及其重要意义,结合实际教学,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研究”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是培养学生语文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形成责任感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掘语文教材的培养资源,拓展语文教学范围,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责任,形成责任意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升华学生的思想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当代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情况及其重要意义
(一)当代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情况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由于生活需求,许多人们忙于工作,对于小学生的关心较少,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发展的关注程度不足,将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唯一场所;而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非智力素养的关注,导致小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此外,由于网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着小学生的思维、情感,引起小学生的道德滑坡现象,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弱化了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导致小学生缺乏责任感[1]。
(二)责任意识对于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不仅仅承担着教书的职责,还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先育人,后教书”,引导小学生思想道正,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意识。一个人,若缺乏社会道德感,缺乏责任意识,那无论他多么出色,都无法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无法融入社会集体。在素质教育不断加强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发掘教材责任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维观念
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师就要认识到自身的育人职责,正确认知语文学科的培养优势,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责任教育资源,灵活利用语文教材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责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初步具备责任意识,潜移默化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观念,奠定培养基础[2]。
在《女娲补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等课堂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与“女娲补天”相关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通过直观的形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小学生的思维,促使小学生能够全神贯注的观看“女娲补天的故事”。教师要让小学生的心绪随着情节的变化而波动,并且让学生思考“女娲身为女神,为什么要‘补天,如果不‘补天,女娲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引出“责任”这一概念,让小学生感受女娲对于当时人们的责任感,初步形成责任意识。
(二)拓展语文课堂学习范围,帮助学生树立责任精神
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拓展教学范围,不要局限于一篇课文、一节课时,而是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作为核心,全面延伸与探索,引进多种不同形式的责任教育资源,让小学生在不同的教育资源的引导与感染下,感受“责任”的意义,认识到责任感对于个人、家庭、社会甚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价值,让小学生明白要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要学会承担责任,从而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小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3]。
在《出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出塞》,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人性美”、“渴望和平的憧憬”等课堂教学目标,引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并且在具体的古诗词讲解结束之后,引进当下较为热门的社会热点及事实,如“2019年年初华为对抗美国经济制约的反抗对策”、“社会义工对于地区政府的贡献”、“人民警察对于社会和谐的维护”、“航天宇航人员对于国家航天事业的奉献”、“70周年国庆阅兵期间全部参与人员的努力”等等,将抽象的“责任”感念与实际事例相结合,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责任[4]。
(三)开展合作交流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集体责任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引进多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责任教育效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责任意识,切实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并且进行学习成果评比,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促使学生自觉自動承担责任。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搜集相关资料”、“说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促使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等问题,让学生交流探索10分钟左右,并且进行可小组汇报。最后,教师会结合班级各个小组的交流过程、配合情况、汇报情况及问题交流结果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主动承担责任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可做到言传身教,更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价值与优势,潜移默化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责任意识,最终形成责任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掘教材责任教育资源,拓展语文课堂学习范围,开展合作交流小组学习,开展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启发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学生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郭美娟.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思考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0.
[2]谢景花.小学语文课堂应落实“立德树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9(10):108.
[3]林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