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夏提?木汗
摘要: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千百年来,因为主要聚居在我国的新疆北边,阿勒泰塔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甘肃阿克赛县等地,并且长期过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哈萨克族民歌有着很强的牧歌特点。也正是如此所以在哈萨克族当地形成了唱腔豪迈,热情奔放的民歌风格。
关键词:内涵教育;情感演绎;语言学习
引言
对于哈萨克族学习者而言要学习多种唱法,利用好音乐课堂的时间完成教学指导是一项有效率性的学习模式,与此同时,国语教学也要同步进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哈萨克族民歌的语言魅力,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参与式的汉语交流环境,使其体验汉语歌曲所具备的特点,从而进行多样化的音乐教学。为了提升哈萨克族学习者对几种唱法的演唱水平,笔者将在语言学习、发声训练、情感演绎这三个方面详细的展开论述,为这种多样化音乐教学做相关性研究。
一、多样化唱法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国语教学
虽然哈萨克族自己的歌曲很有特点,但是在多种唱法的教学训练中,汉族歌曲在音乐学习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发展哈萨克族学习者对汉族歌曲的演绎,需要对其进行汉语教学,增进他们对汉民族文化的认知,以此强化他们对汉族优秀传统的认同,践行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二)发声技巧训练
声乐演唱对学习者的要求极高,既需要学习者具备优美的声音,又要求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清晰的吐露字词,这对哈萨克族学习者要进行几種唱法的学习来说,熟练的掌握发音技巧是保证演唱完美进行的首要条件。但是为了准确的表达作品的内容,在技巧教学中还是要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灵活教学,实现由简到繁的的教学过程。
(三)内涵分析
声音作品的呈现需要演唱者对歌曲内容做情感共鸣表达,因此对声乐作品进行内涵理解对于演唱者来说也是必要的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演唱者不仅具有较高的演唱技巧,还能真切体会乐曲的情感内涵,并能在深刻把握乐曲情感基调的同时领悟音乐的情感变化和逻辑色彩的变化,把声和情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对声乐作品理解越深,在歌唱时就越容易把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越能在演唱的时候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心。
二、对哈萨克族学习者做汉语演唱教学
民族声乐的作品在现今这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下,在发展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基础上哈萨克族学习者对汉语歌曲的学习相比以往也丰富了许多。声乐教学是一门繁杂的科学,声乐教学的对象也各不相同。根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哈萨克族学习者进行不同唱法的教学尝试。
例如:为了让哈萨克族学习者对汉语歌曲有充分的了解,在音乐课堂中可以专门对一首汉语歌曲进行不同版本的翻唱,如流行或摇滚唱法等类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照顾到各个水平的同学可以对翻唱类型做不定式要求。对于偏向流行唱法表达的哈萨克族学习者来说利用流行唱法完成汉语演唱就是课堂学习的目标,而对于那些善于利用摇滚唱法的学习者来说对汉语歌曲进行摇滚形式的翻唱是最理想的学习方式。因为流行唱法与摇滚唱法在字词音调、表达形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需要这类学习者深入的了解汉语歌曲各类唱法的表达方式,然后逐词逐句的进行唱法的改编,最后在整首歌曲思想主旨不变的前提下做翻唱演绎。
三、以声乐技巧训练为基础的唱法教学
在语言发音准确性的教学训练中,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者的发音准确性,另一方面要锻炼其演出技巧。只有在字音表达准确的基础上进行换气、衔接、升降调的进一步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例如:在为哈萨克族学习者做汉语的吐字归音的唱法教学时,正式训练之前老师先让学生做脸部肌肉放松的动作,尤其是对嘴部肌肉做充分的运动放松。正式开始发音学习的时候老师针对每一位同学的发音做指导和调整,重点对发音的嘴型做标准示范,并鼓励学生面对面做发音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直观的观察中做问题纠正。声乐发音讲求的是气息平稳,因此在对学习者进行多种唱法的声乐技巧训练的时候必须要锻炼他们控制呼吸,只有把气息力量提上去才能保证在进行不同音域范围演唱的时候表现的灵活自如,为学习者开辟跨音域唱法提供扎实基础。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让学生们在完成发音的专项训练后才可以进入到音调转换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前馈反映控制。音调转换教学时候老师在前一个发音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做音调的升降练习,并要求学生在升降调尾部的发音上做弱化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做好歌词衔接。
四、以情感演绎为核心的风格唱法教学
正所谓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才能表达好作品的思想感情,在多种唱法的教学中,有一点对于学习者而言很重要,那就是“演唱风格”对于演唱者来说,一旦演唱者形成了自己的演唱模式,从本质上对歌曲的演绎这就是有别于其他人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演唱风格。因为有个性才能引人注目,但是要让学习者对自己的演唱风格有理性的判断还是需要对歌曲做内涵分析。
例如:在进行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教学的时候,老师首先需要对该歌曲中的主人公形象为学生做角色分析,老师通过歌词和整体和欢快的旋律能够得出“玛依拉”这个少女拥有活泼、天真、乐观的性格。然后基于对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以自己的理解来思考演唱技法,依据歌曲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起伏来准确的定位单句或段落的演唱情感。教学的最后是实操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歌曲。但是需要注意这里的演唱并不是让学生完整的唱出歌曲,而是指定片段让学生分别作唱,老师和其他学生在旁观察。演唱结束后,老师再根据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使用一些演唱技巧和规律提出指导意见,以此促使学习者能够更好的诠释歌曲内涵。
总结:综上所述,多种唱法教学的研究不仅对学习者有益,而且预示着声乐艺术作品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可能。民族声乐唱法融合作为一项特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音乐科学性和民族创新性,从某种程上来说是多样化教学的结果。在对哈萨克族学习者进行多种唱法教学的时候,指导者不能把教学目标局限在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上,而是力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从本质上让学生的对音乐有自己的演唱理解。
参考文献:
[1]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研究[J].邓敏.声乐教育论文. 2014(06)
[2]浅析中国民族声乐教学[J].张晓君;北方音乐. 2017(03)
[3]浅谈声乐教学中对哈萨克族学习者进行几种唱法的教学尝试[J].古丽孜亚.教师观点.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