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强
摘要:基于农村小学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影响,使得他们的行为习惯与城镇小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其中许多行为习惯是不良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的存在不仅严重阻碍着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关乎着农村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更影响和谐农村的构建。为此,农村小学学校和小学生家庭要建立家校共建机制,针对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深化剖析,发扬和肯定良好行为习惯,针对不良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源上给予纠正和引导,就能够逐渐缩小农村小学生与城镇小学生之间的素养差别。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成因;措施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而与城镇小学生相比来说,农村小学生因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使得他们与城镇小学生在综合素养方面有很大的差距性,且农村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已经造成了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影响了农村千家万户的和睦幸福,关乎着农村經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农村小学和小学生所在的农村家庭要重视当下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小学学校和家庭要强化互动沟通紧扣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表现,采取有效措施形成联合教育机制去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引发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
1、对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度不高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大量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制度等发布和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许多农村家庭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育也取得了很多的突破。然而,因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机制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在师资力量上、教学条件、教学理念上等等与城镇有很大的差距性,使得农村小学不能够抽取一部分师资力量及抽取一部分教育资金去专门进行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致使农村小学过于注重学分和功利性教育,而一些家庭也市场经济观念影响也不关乎孩子的行为习惯良性发展,那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出现了盲区。
2、大量留守儿童出现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与城镇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性,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提高收入水平不得不远走他乡去谋生,把孩子的基础家庭养成任务就转移给年迈的父母、其他亲戚等。而年迈的父母和其他亲戚很多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根本不能够对农村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有高度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孩子只要听话不闹事,认真学习就可以,至于所谓的行为习惯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能够注意和养成。其结果是:农村小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在家庭得不到及时地纠正和引导,一些良好行为习惯也得不到家长的大力肯定和表扬,长此以往,农村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放任自流,进而难以再纠正和引导,出现了诸多成长问题。
3、家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当下,许多农村小学生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使得农村家庭对孩子的宠爱不亚于城镇家庭,尽可能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他们却不以为然,在这些家庭看来孩子还比较小,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只要长大以后孩子就懂事了就能够有效纠正和养成。更有些家庭认为讲究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是一种矫情观念,孩子只要认真学习,即使行为习惯上有点小毛病不足为奇,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家庭观念影响下,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势必得不到家长的有效引导。
4、学校与老师没有充分发挥有效培养作用
一些农村小学教学理论过于落后,他们认为学校的教育就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和技能,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是次要性问题,致使这些农村小学不能够把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纳入到常规性教学计划中,而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只是出于形式上。另外,一些学科教师也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培育,只要学生的学分高行为习惯上的不良表现可以忽略不计。显然,学校和教师的这样教育模式,使得农村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得不到保障。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1、大力肯定和表扬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农村小学生身上出现的勤劳勇敢、朴实、善良和努力等良好行为习惯,学校和家长不要吝啬要大力给予肯定和表扬,进而形成一种动力,驱动农村小学生为了更好地成长,有意识地向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促使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成为一名爱好文明、讲究卫生、关心同学、热情大方、热爱集体、正直向上的好儿童。尤其是,学校要利用一些学生集会、主题班会、校园文化活动等对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大力宣传和弘扬,并对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全校性通报表扬,进而是学生形成一种荣誉感,自觉反省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2、加强和培育小学生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对于家长,要明白在一生中孩子的健全人格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且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良好行为习惯支撑。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对于不当行为习惯应该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引导。不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留守儿童家长,要借助于现代通讯工具密切与孩子保持日常联系,深入与孩子谈心引导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于学校,要自觉承担起孩子健康全面成长的重任,关注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调动一切教育资料和创造一切教育条件,基于孩子的身心成长特点开设一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比如:开设健康卫生教育课,引导学生讲卫生讲文明;不良行为习惯危害结果宣传栏,帮助学生认清不良行为习惯的利与弊,愿意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向先进良好行为习惯标兵学习活动,形成感知力驱动学生自觉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向良好行为习惯看齐等。
三、结语
总之,当下农村小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已经比较严重化,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影响了农村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睦。只有我们重视农村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引发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依靠农村小学和家庭的力量逐步给予那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那么,农村经济社会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就得以确保。
参考文献:
[1] 龙振扬.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