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2018-12-21 12:46刘晓萌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前教育

刘晓萌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教师发展的关注,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本研究以新联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建设为背景,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探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适应我国课程改革需要的高校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从实践角度探讨高校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分析高校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前教育

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教师发展的关注,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英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斯坦豪斯在“过程模式”中阐述了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在他看来,课程是帮助教师重建知识的资源。康奈利强调教师是课程实践事件的“自主代理人”,是“课程设计者”,论述了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国有学者认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开发的过程,会激活头脑中的理论,促进其反思以激发其工作的热情,提高其专业素养。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本研究以新联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建设为背景,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从实践角度探讨高校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分析高校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2 高校课程的改革思路

2.1 课程目标方面

在高校的教学任务当中,有几个颇为重要的关键词值得重视,分别是学校的教育目标、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而这些目标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在我们国家传统的高等教育当中,对于课程目标的设置还是存在很多误区。最突出的缺点就在于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这些知识则不是社会当中最需要的,更有甚者,往往是脱离了实际。这些毕业生一旦走进社会,往往面临的是水土不服,用人单位也有诸多不满。

因此在当下的高校课程改革当中,首先应该确定的是课程目标。目标不仅仅是改革的方向,也是改革的动力。在高校课程改革过程当中,国家有关部门也越来越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也越来越重视职业与专业的结合。因此,在进行高校课程目标设置过程当中,必须做到职业引领专业、专业反哺职业。

2.2 课程内容方面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当中,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以知识为主。在调研了几届学前毕业生之后,更深有体会,大多书本的知识在面临真实的情况的时候却是手足无措的。这就体现出当下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因此,在当下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当中,体现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就是紧紧贴近社会、贴近大环境。比如从以前的重理论知识到现在逐渐重视技能的培养。

2.3 课程组织形式

课程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科学合理地对课程进行组织与实施。在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当中,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渐从大而宽转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例如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就立足于中原经济区特别是郑东新区和航空港区为服务目标。

2.4 课程评价方面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民的意识。因此教育天生带有社会属性。在当下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当中,评价问题也是最为关键之一。因此在相对应的课程评价也应该做相对应的调整,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技能、从看重识记到看重理解应用。

3 高校课程改革中教师发展的途径

当明确了高校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的关系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探索途径和方法。高校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无法单单靠政策文件就能做到很好地贯彻执行。

根据著名教育学家古斯集的观点,以下几种方法能够较好地推动高校教师在课程改革当中做到好的发展:培训;课堂观摩和评价,基于斯金纳的观察学习理论;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探究;学徒制辅导。根据主要的途径,结合我校我院的各种实践活动,总结如下几点。

3.1 “双师共育、师师互动”措施

何谓“双师共育”,即专业导师和职业导师。专业导师对应的是校内,主要教授专业课、基础理论等,而职业导师则是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行业精英,主要进行职业引领、实践操作方面的内容。结合我校情况,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就业途径又是幼儿园。可是根据笔者多年观察以及幼儿园老师的反馈,很多学前教育的毕业生一入幼儿园,就会出现不会下手、不知如何处理操作的情况。鉴于此,特别引入了“职业导师”,真正为学生考虑。

专业导师往往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缺乏相对应的工作经历。而职业导师往往在实践方面存在很多经验,但是在理论层次方面可能有些匮乏。两者需要整合为一个协同合作的有机体,因此,河南师范大学新联教育学院就号召广大在职教师,积极参与职业导师课程,促进个人发展。

3.2 培训活动

根据管理学是思想,培训就是培养+训练。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院积极抓住每次宝贵的培训机会,争取让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够得到培训的机会。据相关培训教师的调研和反馈,他们纷纷表示培训带来的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虽然无法做到人人都能参加,但每位培训的教师回到工作岗位上之后,都会把自己的所获所得分享给大家,起到间接培训的作用。

当然,除了委派青年教师外出培训,也可以把优秀的同化、社會精英等请到校园。例如,2018年5月,我校邀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李丽为教育学院师生举办以“幼儿教育师范生说课设计”为专题讲座。不管是请进来,还是送出去,通过培训这种形式,都极大丰富了广大教师的知识层面,扩展了视野,促进了发展。

3.3 教研室集体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的单位,被认为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教养能力的基地。因此,应该特别重视教研室的作用,并积极利用教研室这一组织,合理构建一些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其中,教研室集体教研活动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教研室都是以同样或者相似的专业或职业为构成要素,它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为同一专业或者相近的专业,但每个人的知识、思想差异还是存在的。其中,又可以把集体教研活动分为专题式校验、问题导向教研、头脑风暴教研和竞争式教研。

3.4 外出见习

和刚刚所讨论的培训是有着截然不同之处的。学前教育专业有着很强的专业指向性,就是广大的幼儿园或者学前儿童培训机构,他们所服务的对象也是固定的。因此,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外出见习。见习,是真真正正做到把在做中学、在看中学、在学中会做。例如,2017年11月,教育学院就组织了青年教师前往郑州市中原区汝河一幼、汝河二幼、绿东幼儿园开展见习活动。2018年4月10日,我校教育学院前往跨世纪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在此次见习活动当中,近距离地接触了蒙氏课堂的环境布置,体验了活生生的蒙氏教学课堂。

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带来的影响也是一种直观而巨大的。因此,外出见习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举措。

4 高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发展

为了具体且真实地探讨高校课程改革到底给教师带来了何种发展,笔者就调研了若干名高校教师和部分已经毕业的我校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

4.1 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情感的变化

根据调研的结果,高校教师面对高校课程改革的态度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就如社会心理学所认为的,人类在面對新事物的时候往往态度是有一种抵抗的。在高校课程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很多高校教师出于惯性思维,处在一种抵抗、不满的态度里面。经过慢慢地实践和操作,逐渐在态度和情感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拒绝到接受,从抵抗到配合。

4.2 自身观念的改变

观念是一种固化的认知倾向,受个人成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是一种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的稳定的倾向。其实,在某些层面,高校课程改革改的不仅仅是课程本身,更是传统的惯性思维。根据调查可以得知,很多高校教师的观念的确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比如对待外出见习的意愿大大提高。

4.3 高校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

根据调查可以得知,高校课程改革也对高校教师的能力带来了比较大的发展,比如研读教材能力、课堂设计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高校课程改革无疑是当前高校教育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还是要考虑本校实际情况,在新联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发展改革中,坚持自我反思,探索课程改革下的自我发展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志强. 哈佛大学课程改革时期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J]. 现代大学教育, 2016(4):55-63.

[2] 刘振天. 高校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切忌重“课”轻“程”[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7):49-52.

[3] 龚放. 社会转型期大学课程改革研究的力作——评《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 2018(2).

[4] 胡善风, 汪茜, 程静静.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1):88-91.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学前教育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