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倍受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是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专业群建设辐射带动各专业及专业群的发展,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提高。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专业群建设
一、职教环境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 号)特别提出:“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
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方案》《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湘教通〔2014〕176)的通知中:“从2014年起,三年内全省中、高职各立项建设30个左右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使之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变。”[2]
二、校企合作现状
湖南绥宁县职业中专学校在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县唯一一所职业学校有了长足进步,办学规模从三年前的4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321人,班级也从12个发展到现在的28个。师资在编教师61人,因为学生人数和办学班级增加,现在聘请代课教师14人,外聘校企合作单位驻校教师8人。近三年多来,绥宁县职业中专先后与7家企业联合办学:与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专校校合作联合开办了"三一重工班"和"远大空调班",与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校校合作开办了服务当地经济的"2+3"高职衔接旅游班,与湖南远洋船务公司校企合作联办了"海员班"、"海乘班"和"轨道交通班",与湖南中科师创校企合作开办了"电子商务班",与湖南高晨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开办了"手机软件班",与三一重工集团校企合作开办"三一汽修班"和"三一电焊班"。特别是与常德东亚集团校企合作联合开办了"汽车维修专业",常德东亚集团不仅提供了6名高级专业技师包揽了全部专业的理论与操作的教学,并且负担6名高级技师的工资,还无偿投资200多万元为绥宁县职业中专建设了汽修实训室。
三、专业群建设
近几年来,绥宁县职专教研组分为语文、数学、英语和校企合作等九个组。其中校企合作组包括与湖南海云教育集团校企合作联办了"海员班"、"海乘班",与湖南中科师创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开办了"电子商务班",与湖南高晨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开办了"手机软件班",与常德东亚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联合开办了"汽车维修专业",但不包括与长沙市望城区职业中专校校合作联合开办了"三一重工班"和"远大空调班"(属电工组),与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校校合作开办了服务当地经济的"2+3"高职衔接旅游班(属服装组),可谓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管理混乱,各企业负责人权高位重,学校没有相关的校企管理制度,作者任校企合作组组长,水平有限,没法实现校企合作专业与学校传统专业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各自为政,浪费学校优秀资源,学校形式有下坡趋势,比如与湖南高晨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开办了"手机软件班"因为没有招到学生而停办。
现在,本学期学校从全局出发,科学探讨,对学校教研组进行重新调整分配,作者辞去组长职务,校企合作专业应与本校传统专业协同发展,将校企合作组解散合并到其他的组,从而更有利于校企合作专业的管理和发展。学校专业群建设是职教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发展的抓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3]。最后学校教研组分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德育后勤组、电工汽修组、服装组、计算机组共七个组,后勤组并入德育组组建德育后勤组,语文组、数学组不变,远洋专业(出国工作,英语要求比较高)并入英语组,电子商务专业并入计算机组组建计算机电商组,导游专业还是在服装组组建服装旅游组,汽车修理专业并入电子电工组组建电工汽修组。经此一改,学校就形成了以学校传统专业电子电器、计算机、服装为核心,校企合作专业汽修、电商、导游等为辅的三个专业群:电工汽修专业群、计算机电商专业群、服装旅游专业群,如图所示。
如今,各教研活动进行的是如火如荼,课外兴趣活动由原来2-3个发展到现在的8个,为明年的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做准备,希望取得好的成绩,甚至有些专业竞赛打算实现零的突破。专业群建设以后,可在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和使用。学校将校企合作专业分到不同的专业群众(组),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实现各专业资源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学校好进行专业教学效果对比,从而更好的管理校企合作专业。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与专业群的有机结合,尽管学校已经有了专业群建设的基础,初具规模,但是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比如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共同管理和发展校企合作专业,创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育优秀专业教师团队等等,不一而足。
参考文献:
[1] 《价值工程》.王辉;趙冬梅.《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2016
[2] 《继续教育》.谢茂康;陈盛彬.《职业教育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研究——以湖南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专业群构建为例》.2016.
[3] 《职业》. 段标.《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的思考——以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2017
作者简介
袁星煌(1975-),男,湖南绥宁人,绥宁县职业中专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