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人兽共患病病原核酸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的建立

2018-12-21 09:29沈家红张磊萍林颖峥李树清
中国动物检疫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微球沙门氏菌

王 艳,沈家红,蒋 蔚,张磊萍,张 强,林颖峥,熊 炜,李树清

(1.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 200135;2. 上海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299;3.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 200241)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一种全球分布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影响感染宿主泌尿生殖系统,不仅会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1-2]。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人兽共患病原菌[3],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一种血清型,鼠类可以传播本病。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流行的人兽共患病,可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4-5]。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LV)引起的一种高度嗜神经、人和动物都易感的烈性传染病[6]。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棒状短小杆菌,近年来在许多家养和野生哺乳动物中(包括家养犬、猫,野生猫科、犬科动物,啮齿动物和反刍动物)都已检测到[7],人也可感染,因而备受关注。弯曲菌属(Campyolbacter)是20世纪70年代命名的一群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弯曲或螺形菌。研究表明实验动物肠道内也存在弯曲菌感染[8]。

本研究以布鲁氏菌、沙门氏菌、弓形虫、狂犬病病毒、巴氏通体、弯曲杆菌这6种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为对象,基于多重PCR技术的液相芯片检测体系,建立了能同时检测这6种病原的检测方法,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进行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链霉素-亲和素-藻红蛋白(SAPE):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表面羧基化的荧光编码微球:购自美国Bio-Rad公司;Luminex 200液相芯片检测仪:美国Luminex公司产品;沙门氏菌(Sal)、布鲁氏菌(Bru)、弓形虫(Tox)质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友情馈赠;狂犬病病毒(Rab)、巴尔通体(Bar)、弯曲杆菌(Camp)质粒: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物检疫实验室保存。所有质粒均克隆在PUC57载体上;将制备的质粒采用双纯水配制成500拷贝/μL的浓度,−20 ℃保存备用。所有样品均为进出境实验动物拭子或全血样品。

1.2 方法

1.2.1 探针及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根据GenBank登录的沙门氏菌、布鲁氏菌和弓形虫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5.0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引物、探针设计,使探针的Tm值尽量保持在56~58 ℃,分别在探针的上下游设计特异性的扩增引物(表1)。引物、探针送上海生物工程有限股份公司合成。将引物用水溶解成200 mmol/L的贮存母液备用。

1.2.2 单对引物及多重引物扩增性能检测 将单对引物及多重引物,分别对多目的基因进行扩增,以鉴定引物的特异性。单重PCR反应配制为:10×buffer(Mg2+)2.5 µL、dNTP(2.5 mol/L)1.0 µL、引物 1.0 µL、模板 2.0 µL、HotstarTaq 0.5 U、ddH2O 18.5 µL,总 PCR 体系为 25 µL。多重 PCR引物加入量为:BruF1/R2 2.5 pmol,SalF1/R1 2.0 pmol,ToxF3/R5 1.0 pmol,RabF2/R1 2.0 pmol,BarF4/R2 2.5 pmol,CampF1/R3 1.0 pmol。PCR 扩增程序为:95 ℃预变性 3 min,95 ℃ 30 s,55 ℃30 s,72 ℃ 20 s,35 个循环,72 ℃再延伸 1 min。反应结束后,取5 µL PCR产物在1.5%的琼脂糖凝胶上行电泳检测。

表1 探针和引物序列

1.2.3 微球探针交联 取相应的荧光编码微球100 μL(表 2),5 000 r/min 离心 10 min 后弃上清,用双蒸水洗涤2次;用100 μL 0.1 mol/L pH6.0的MES重新悬浮后,加入0.2 nmol/μL的探针3 μL,充分混匀后,加入15% EDC,37 ℃避光孵育30 min;离心弃上清,用0.1% SDS洗涤2次,用50 μL TE缓冲液(pH8.0)重新悬浮后,4 ℃避光保存备用。

表2 探针名称及对应编码微球

1.2.4 杂交捕获检测 取PCR产物5 μL,加入微球溶液25 μL(每种微球按照2 000个/25 μL),充分混合均匀后,先94 ℃变性3 min,再50 ℃孵育30 min;接着加入 SA-PE(浓度 0.2 µg/µL)70 μL,继续孵育20 min;将Luminex 200加热板加热到50 ℃,并调整至度数状态。孵育结束后直接上机读取信号。根据Luminex公司推荐的判定标准,当每种荧光编码微球个数不小于20个,且背景空白荧光强度不高于300时,表明试验成立,可以进行结果判定。

1.2.5 探针特异性检测 按照每个反应25 μL体系,将6种微球混合,对每对单一引物进行杂交,以检测探针的特异性。

1.2.6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建立 将特异性好的探针与多重PCR产物混匀杂交,设置仪器为同时检测6种荧光编码微球。取20份阴性样品,采用建立的液相芯片法进行检测,计算每种特异性检测微球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的均数和标准差,以均数+3倍标准差所得的值作为对应检测指标的cut-off值,确定阈值,高于cut-off值就视为阳性。

1.2.7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特异性 提取其他方法确定为阳性的沙门氏菌、布鲁氏菌、弓形虫、狂犬病病毒、巴氏通体、弯曲杆菌、小鼠肝炎病毒(MHV)、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仙台病毒(SeV)、小鼠肺炎病毒(MPV)的DNA,并以此作为PCR扩增模板,用建立的液相芯片法进行杂交检测。

1.2.8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灵敏度 将Bru、Sal、Tox、Bru、Rab、Camp质粒DNA分别依次进行5、10、50倍稀释,并分别作为PCR扩增模板,用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体系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单对引物及多重引物扩增性能检测

电泳结果(图1)显示,单对引物和多重引物均能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表明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图1 引物扩增性能的检测结果

2.2 探针特异性检测

6种微球对单一引物扩增产物的杂交检测结果如表3。数据显示,混合的6种探针针对单对引物扩增片段能有效识别捕获,且每种探针对其余两种目的产物没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杂交信号,其MFI均低于100。显示设计的探针序列针对6种扩增产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2.3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建立

对用其他方法确定为阴性的20份样品,将经DNA抽提、PCR扩增后得到的PCR产物用于液相芯片检测,用液相芯片法测得MFI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的阈值为91.55+3×9.83=112.04(表4)。

2.4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特异性

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表5),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对 Bru、Sal、Tox、Rab、Bar、Camp有特异性杂交反应,均为阳性,而与其他重要病原病毒质粒未产生杂交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表3 探针特异性检测结果

表4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阈值的确定

2.5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灵敏度

采用以上确定的检测体系,对系列浓度模板进行检测。数据显示,所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的检测灵敏度大致为50拷贝/反应(表6)。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上述6种人兽共患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方法、细菌培养法、细胞培养法。这些传统的检测方法不但耗时费力,而且可能会延误疫情控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类健康危害。液相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被誉为后基因组时代的芯片技术。它有机整合了有色微球、激光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技术,具有通量大、灵敏度高、用量少等优点。

表5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特异性检测

表6 液相芯片检测体系灵敏度检测 单位:拷贝/反应

本研究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建立了能特异性检测 Bru、Sal、Tox、Rab、Bar、Camp等 6种病原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能够对目标基因进行快速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50拷贝/反应,特异性好。因此,本研究建立的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沙门氏菌、弓形虫,狂犬病病毒、巴氏通体、弯曲杆菌6种病原的快速筛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微球沙门氏菌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多维度旋转耦合场制备Si3N4微球的模拟分析及试验验证
溶胶-凝胶法制备氮化硅陶瓷微球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