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华 ,何长生 ,占松鹤 ,陈 曦 ,朱良强 ,陈海林 ,祁克宗,郑 举,沈 艳,周迎春,王 倩,王 维,王 军
(1. 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合肥 230061;2. 安徽省兽医病理生物学与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36;3. 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安徽合肥 230001)
禽流感(Avian In 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最早于100多年前报道于意大利,此后在世界各地不断报告发生[1]。A型禽流感病毒(AIV)中有15种亚型能感染禽类,其中部分H5和H7亚型具有高致病性,并可感染人类[2-3],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安徽省曾发生过多起H5N1亚型HPAI疫情,也曾分离出2013年全球首株H7N9流感病毒。安徽省水网湖泊众多,水禽养殖密度大,候鸟和家禽接触频繁,而且活禽交易规模大、分布广,再加上本地人有喜食现宰活禽的消费习惯,因而更增加了该地区活禽和人类感染AIV的风险。为了解安徽省A型AIV感染情况,掌握全省高风险区AIV的分布现状,找出重点防控环节,2018年4—5月,在安徽省高风险区域开展了A型AIV检测,检测范围覆盖了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屠宰场以及散养户等多个场点,以期为安徽省AI防控方案的制订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往年国家参考实验室对安徽省的AI监测阳性结果,选择宿州、阜阳、合肥、六安、滁州、宣城、芜湖等7个市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监测区域,将这7个市的家禽作为目标群。
采取先抽取群体,再抽取个体的抽样策略。用估计流行率方法,预设13%的群体流行率(p),95%置信水平(CL)和5%可接受误差(d),根据公式N=1.962×p(1-p)/d2计算,共需抽检174个场群。参考安徽省畜牧兽医局统计数据,根据种禽场、商品蛋禽场、商品肉禽场、活禽流通场所(包括批发、零售和屠宰场)、散养禽等各种类型场点的比例,对需抽检的场群进行数量分配,并随机选场。在每个群内,按照估计流行率方法,预设个体流行率为10%、置信水平95%和可接受误差10%,随机采集35份个体样品。
用棉签在养殖场内随机采集家禽咽喉/泄殖腔双拭子35份;在活禽批发/零售市场采集5个档口或摊位,每个采5份家禽双拭子,同时在每个市场采10份环境拭子,在屠宰场采集家禽双拭子25份和环境拭子10份,在每个自然村采集散养家禽双拭子35份。
将背景信息相同的5份样品混合成1份混样,用A型AIV荧光RT-PCR试剂盒进行检测,只要检测到1份混样为A型通用型AIV核酸阳性,则该样品所在的场点就被定义为A型AI阳性场点。对A型阳性样品,再用H5/H7二重核酸荧光RTPCR试剂盒进行分型检测。所有RT-PCR试剂均为深圳澳东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产品。
1.4.1 群体流行率 用黄保续等[4]的方法,对分层得到的阳性率直接标准化计算,并与检测试验敏感性(Se)、特异性(Sp)、群体内个体抽样的数量(n),带入公式 HSe=1−[1−p×Se−(1−p)(1−Sp)]n和 HSp=Spn,HTp=(HAp+HSp−1)/(HSe+HSp−1),计算出群敏感性(HSe)和群特异性(HSp)和群体真实流行率(HTp)。群体流行率的95%置信区间(CI)根据公式计算:,其中Z为正态分布中概率为0.05所对应的值1.96,N为群体抽样数量。
1.4.2 个体流行率估计 根据混合样品检测结果,用Epitools流行病学在线计算器估算个体流行率[5-6]。
根据安徽省7市种禽场、商品蛋禽场、商品肉禽场、活禽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屠宰场、散养禽等各层所占比例,将各层阳性率按所占比例进行加权计算。结果显示,安徽省7市A型AIV群体表观流行率为13.9%,标准化率为14.1%(95%CI:10.9%~17.4%)。
根据A型AIV荧光RT-PCR诊断试剂盒的试验敏感性(Se=99%)和特异性(Sp=99.9%),计算出HSe=99.2%,HSp=96.6%,得到安徽省7市A型AIV群体真实流行率为11.2%(95%CI:6.5%~15.8%)。
表1 安徽省7市A型AIV场群抽样数据和群体流行率
个体水平,共采集咽 / 喉泄殖腔棉拭子样品6 050份;将5份背景信息相同样品混合,共得到了1 210份混样,检测发现71份混样为A型AIV核酸阳性。用Epitools流行病学计算器,算得个体流行率为1.2%(95%CI:0.9%~1.5%)。
表2 不同场点类型A型AIV个体抽样数据和个体流行率
在安徽省北部、中部和南部,随机选择了7个市15个县(市、区)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7个市11个县(市、区)均检出A型AIV核酸阳性(图1)。
图1 安徽省7市A型AIV横断面研究采样场点与阳性点
2.3.1 不同类型场群 140个养禽场中,检出4个A型AIV核酸阳性,分别是1个种禽场(1/21)、2个蛋禽场(2/49)和1个肉禽场(1/70),场阳性率为2.9%,经Fisher精确检验,检出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25个活禽交易场所中,批发市场(3/4)和农贸市场(17/21)A型AIV核酸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5.0%和80.9%,经Fisher精确检验,两者检出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2个活禽屠宰场和6个自然村散养户均未检出A型阳性。对养禽场、活禽市场、屠宰场和散养村户的阳性率进行两两比较,经Fisher精确检验,发现活禽市场与养禽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禽市场感染A型AIV的风险是养禽场的136倍(OR=136,95%CI:32.7~549.4)。
2.3.2 不同样品来源 140个养禽场中,3个鸡场(3/110)和1个鸭场(1/13)被检出阳性,鹅场未检出阳性(0/17),经Fisher精确检验,鸡场和鸭场间的检出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样品阳性率分别是鸡0.8%(6/770)、鸭1.1%(1/91)、鹅0(0/119),经Fisher精确检验,检出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活禽市场中,混合样品阳性率分别是鸡39.1%(34/87)、鸭39.3%(11/28)、鹅50.0%(2/4)、鸽子66.7%(2/3),经Fisher精确检验,检出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 环境样品检出率为37.5%(3/8),农贸市场为45.2%(19/42),经Fisher精确检验,检出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A型 AIV 群间分布情况
对A型AIV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H5和H7亚型分型,发现H5和H7亚型均呈阴性。
此次横断面研究发现,A型AIV个体流行率较低,但群体感染率较高,真实流行率为11.2%(95%CI:6.5%~15.8%),从空间分布看,没有地域上的差异,表明A型AIV在这些地区分布十分广泛。
从群间分布看,活禽交易环节的检出率较高,养殖环节、屠宰环节较低。在养殖环节,种禽、蛋禽、肉禽场中均有检出,但差异不显著,鸡、鸭、鹅、鸽子中的检出阳性率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A型AIV感染没有养殖场点类型和家禽种类的差异。活禽交易环节的AIV感染风险比其他环节高,这与国内诸多省份的检测结果一致[7-11]。
2004年开始,我国对H5亚型AI实行强制免疫,2017年又决定对H7N9亚型实行强制免疫[12]。2017年下半年,安徽省将重组(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用于秋季强制免疫。本次检测的H7亚型病毒呈核酸阴性可能与之有关。陈化兰院士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鸡接种(H5+H7)二价灭活苗前后,H7N9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数量由306株下降至15株[13]。此外,在H7N9亚型疫苗投入使用后,全国人间感染病例数量显著下降,安徽省尚未见人间病例报道。这都表明疫苗免疫在阻断H7N9病毒向家禽和人的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虽然本次检测未检出H7亚型病毒,但2017年8月滁州市曾报道在养殖环节发现H7N9变异株感染鸡的病例,因此建议按照《全国家禽H7N9流感防治指导意见(2018—2020年)》要求,继续加大监测力度。H9N2病毒虽然是低致病性的,但有研究显示,其在A型流感病毒向人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14-16]。鉴于此,下一步将对A型AIV核酸阳性样品进行H9亚型病毒检测。本次检测发现,活禽市场环境样品的AIV检出率较高,因此建议加强活禽市场监管,按照农业农村部防治指导意见,落实好“1110”制度(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存栏),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行冰鲜上市,降低病毒在活禽交易环节的传播风险。
本次检测发现,A型AIV在养殖和交易环节存在一定污染,而在活禽交易市场的污染更为严重,是今后AI防控的重点,需继续加强活禽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消毒灭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