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摘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改革;“因校施策”的校本定位,明确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涵。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合格+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依托扎实有效的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实施,开发建设具有“走班制、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式、能展演”等地域特色的校本公共选修课程。
关键词: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课程开发;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C-0059-04
公共选修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发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以生为本,推动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改革
(一)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变化
移动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不断颠覆着传统行业,未来行业的发展以及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将是常态,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改变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大批量培养单一技术工人的职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按专业类别统一排课、集中授课的方式也无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二)新时代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以应对未来就业岗位需求的变化,更需要通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来应对未来就业岗位变化的考验。因此,职业学校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除了应进一步优化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进行课程的“个性化”定制,开发学生能进行自主选择的公共选修课程。
(三)学校新定位确定“学生生长”的新内涵
根据新时代“生命生长”的学校发展定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通州中专”)提出了学生“长专、长特、长味、长终身”的发展目标。其中,“长专”就是全面提升、提优学生的专业技能;“长特”就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全面助力培养学生的特长;“长味”就是根据现代社会岗位的变化和本地区城市化进程第一、二、三产业用工比重的变化,学生未来从“蓝领”劳动者向“白领”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到“金领”管理者、企业家的未来发展,开设提高素养的人文类选修课程,让学生从外在形象、职业精神、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提升品味。
对应学生的“生命生长”,学校在课程建设上也提出了建设内涵,即“长特、长新、长精、长品牌”。“长特”就是建设一批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长新”就是根据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全面构建学校各学科的网络平台共享课程;“长精”是指建设一批有省市影响力的精品课程;“长品牌”则是要求各专业能够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可推广的课程开发模式。
二、坚持校本施策,明确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改革方向
(一)“个性定制”,明确公共选修课程需要走班选学
课程改革坚持“以生为本”,就要求公共选修课程在开发和实施上需进行“个性化定制”,课程的设置要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要根据学生的未来规划进行课程设计,既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或特长增设选修课程,更要开发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模块來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自主选学。公共选修课程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课程,在教学的组织上就必须采用走班选学。
(二)“校本属性”,开发带有区域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的开发,除了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更要贴合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而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就是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地方产业和行业,为本地培养产业和行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由于各地支柱行业和产业具有差异性,因此职业学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必然带有区域性、校本性的特点。
三、基于学生需求,构建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框架体系
根据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定位,学校经过对学生需求意愿、兄弟学校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南通本地文化传承类(非遗)、学校现有教学设施、教师的教学特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列出可以列入我校公共选修课程的课程名称,经学校公共选修课程开发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可行性论证,最终确立表演艺术类、文化传承类、书法绘画类、技能拓展类四个大类公共选修课程作为学校首批建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见表1)。通过构建的四个类别的公选课,通过学生走班选学的形式,力争让学生形成不少于1—4项专业以外的特长。
四、创新教学实践,打造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校本特色
推行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改革实践,以两年为一个周期,逐步形成了“基于走班制模式下公共选修课程课改实践”新的育人理念、新的课程体系、新的平台资源、新的组织结构、新的评价方式和新的教改成果。学校根据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的特点,概括为“走班制、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式、能展演”六句话。
“走班制”,就是打破班级建制,学生根据选修课程重新进行组班学习,通过走班可以根据所选课程或所选课程的模块难易程度进行组班,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
“学分制”,就是将公共选修课程列入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选课和正课一样进行教学与管理,公选课程的学分纳入各专业学分管理。通州中专的公选课程从第2到第5学期依次开设表演艺术类、文化传承类、书法绘画类、技能拓展类四个类别公选课程,每个学期每周开设2课时、计2个学分。
“菜单式”,就是每个学期根据开设的类别,列出开设的选修课程菜单让学生进行自主选学,学生也可以在类别范围内进行个性化定制课程。在课程建设上,学校资源丰富的课程采用先建后教的方式;学校教学资源缺乏的个性化定制课程,则可以采用选聘校外教师、行业技师、非遗大师来校授课,采用先教后建、边建边教等形式进行。
“模块化”,课程建设模块化、课程内容模块化,分初级模块(针对没有基础的初级学习者)、中级模块(有进一步提升者)、高级模块(专业化发展),同时在每个模块下面根据教学内容设立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情况进行针对性选学。
“开放式”,根据走班制的特点,学校开发的公共选修课程全部建成网络平台课程,学生在选学后能根据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平台也向社会开放。学校在课程实施时要求师生基于网络平台组织教与学,通过平台建课程、发布学案和进行作业上传和点评。第二期文化传承类公选课程,学校除了聘请非遗大师进校授课外,还配备了1:1的平台课程建设和辅导的教师,辅助非遗大师进行课程教学组织和网络平台课程的建设。
“能展演”,就是设立的公共选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根据喜欢程度和选学进程,每期选学均要面向社会进行汇报展演。“能展演”主要是根据学校公选课“学生生长”的课程开发定位,培养学生主专业以外的一项谋生技能,无论是艺术表演、非遗技艺、艺术绘画,还是第二专业拓展,均有技能考核要求,考核的形式就是要达到能对外进行展示的水平。
五、加强课程管理,强化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实施保障
(一)制定管理办法,规范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管理要求
根据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课程定位,结合“走班制、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式、能展演”的建设特色,为了保障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学校研制出台了《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办法》。主要包含七个方面,分别为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管理目标、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建设、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开课程序、走班制公共選修课程学生选课、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教学管理、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考核要求和学生成绩认定、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教师工作认定等。
(二)纳入培养方案,确立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课程性质
为了从课程建设一开始就进行规范,学校首先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来明确公共选修课程的课程性质。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2到第5学期连续开设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每个学期集中开设一个类别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每个学期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每周开设2节,每个学期计2个学分,合计选学8个学分。
(三)明确管理职责,保障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
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与实施是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保障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推进和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建设领导组。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由教务处牵头管理,负责选聘教师、发布学期选课清单、将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分解到系部,牵头做好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考核认定等。系部组织做好学生选课及学习的日常管理。另外,学校还组织课程专家专门负责指导公共选修课程教师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各项课程建成后由学校组织考核评定,对于优秀课程将颁发校级课程改革成果认定书,并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
(四)建设网络课程,提升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根据走班制公选课“走班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式”的课程特色,确定了走班制公选课程必须建成网络课程,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登陆网络教学平台自主选学。走班制公选课在教学实施进程中,可以采用边实施边建设来推进平台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团队申报走班制公选课程教学任务时,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课程说明,搭建课程目录;在实施教学前,提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学案,让学生在网络学习所需的教学资源;在实施教学时,教学团队不仅要充分运用已建的网络课程组织教学,更要组织和学生一起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影像资料、师生作品,不断丰富网络课程的内容;在实施教学后,教学团队还要进一步整合教与学的教学资源,调整和建设网络课程内容,为后一轮课程选修提供教学保障,做到教学资源建设的不断推进。
有项课改在推行、有类课程可公选、有种课堂可走班,在通州中专推行的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已成为师生最受欢迎的课程。职业学校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将引领课程改革和信息化建设走向深入。
责任编辑:章跃一